3D打印日本和牛「神複製」肌肉脂肪血管 距離我們舌尖有多遠?

撰文:中關村在線
出版:更新:

近期據外媒報道,日本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詳細介紹了利用3D生物打印技術成功製造出有大理石花紋效果的和牛牛肉。作為世界上最頂級的牛肉,和牛肉被通過3D生物打印出來後,它離我們的嘴邊還能有多遠?

首先,這次打印出來的肉類製品並非真正的和牛肉,是研究人員使用從和牛身上分離的幹細胞來 3D 打印一種肉類替代品,其中含有肌肉、脂肪和血管等組織,打印出來的肉類纖維排列方式與傳統和牛肉非常相似。

【相關圖輯】其實早已有人成功研究出素食版3D打印牛排 點圖看看製作過程▼▼▼

+11

什麼是真正的和牛?

作為從1956年起改良牛中最成功的品種之一,和牛作為全世界公認的最優秀的優良肉用牛品種,和牛其實是從西門塔爾牛的改良後裔中選育而成,其豐富的口感和昂貴的價格,更是被全球老饕譽為佳餚聖品。但高質和高價的背後卻是飼養和牛時對飼料和品質控制非常嚴謹,每隻和牛更是在出生時便有證明書以證明其血統,在如此嚴格的管理下,和牛潔柔見鬆軟的脂肪(油花)較其他品種的牛肉更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理石紋。而根據肉質的大理石的分佈狀況、顏色和鬆弛程度等評判,和牛又分ABC三類,5~1五個等級,其中A5為最為頂級的和牛肉評價。

如何3D打印出和牛肉?

從此次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發布的此項新的研究成果來看,並非是傳統的通過植物蛋白進行堆砌而成,而是採用了和牛身上分離出來的幹細胞進行打印而成。眾所周知,幹細胞具有無限的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細胞,它能夠產生至少一種類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細胞。此次採用和牛身上的幹細胞加以培育成為最終細胞,從這些細胞中製造出包括肌肉、脂肪或血管在內的單個纖維。然後按照組織學結構以 3D 方式排列纖維,以再現真正的和牛肉的結構。這種3D打印方式使得以可定制的方式重建複雜的肉組織結構成為可能,從而在製造的伊始就可以人為控制打印出來肉類的脂肪分佈和肉品的鬆弛程度,在未來無疑可以根據食客自身喜好進行訂製。

為何要3D打印牛肉?

3D打印和牛肉有什麼市場前景嗎?多養幾頭牛不就可以嗎?對於肉類消耗量你一無所知,我們就以和牛為例說說吧!首先,日本和牛產量在2018年是14.9萬噸,隨着日本出口政策的大環境,日本和牛產量預計到2035年達到30萬噸。關鍵是,對於地域狹小的日本來說,養這麼多牛極為困難。不論全球牛肉消耗量,我們單說中國2018年進口牛肉量為106.3萬噸,2020年更是達到了212萬噸,即便是日本不吃牛肉也無法供給中國市場。所以和牛的價格如此昂貴。其次,作為畜牧業中污染最大的反芻動物,其在養殖過程中將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隨着人口愈來愈多,因物種的多樣性養殖面積固定,肉類產品的供出現極大的缺口,此時人造肉類產品的研製並不是提前,而是落後了。

人造肉早已被提上日程

其實人造肉早已被提上日程並已經端到了我們的餐桌上。現在人造肉主要分為素肉和培育肉兩種,而素肉更是開始大規模使用了。素肉主要是以非本身肉類合成製品,其中有碎肉合成的也有植物蛋白直接合成的,諸如我們在餐廳吃到的廉價牛排,或是漢堡中的素肉都是這類產品,這類產品由於價格較低,已經廣泛應用於廚房中。而培育肉就是採用動物細胞通過培養「種」出來的,此次3D打印和牛肉就屬於培育肉的一種,與傳統培育肉不同的是,這次採用了3D打印技術,讓肉類具備較為豐富的口感。但培育肉技術要求較高,售價更是貴的離譜,所以還未端上我們的餐桌。

3D打印技術其實是一種立體堆砌的製造技術,其廣泛的應用於小至開模製造大到航天航空,應用於人造肉上更是可以為我們提供豐富的口感,這樣一盤3D打印出來的和牛肉,相信在2035年前就能端上我們的餐桌。

【相關圖輯】KFC人造肉傳說成真?肯德基將推3D生物列印炸雞 力求還原口感(點圖放大瀏覽)▼▼▼

+4

【相關圖輯】台人氣「素食界麥當勞」扭登和被指詐騙 漢堡用料竟非全素兼有蟲(點圖預覽內容)▼▼▼

+6

【本文獲「中關村在線」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