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看過的「閃令令」旅遊書 創辦人:想做亞洲嘅Lonely Planet

撰文:張定明
出版:更新:

這本書,五顏六色,似曾相識。如果要說,可能是一代人的集體回億。我們也習慣叫他「閃令令」。
「幾乎每個年輕人,旅行都有用過我哋嘅書」,長空出版社老闆郭昊展訪問時說,聽似很大口氣,卻令人暗暗點頭。的確,這本「大大隻字」的終極天書,太深入民心,讓人不得不承認,真的有看過。

「幾乎每個年輕人,旅行都有用過我哋嘅書」長空出版社老闆郭昊展說。(張定明攝)
排第二至第十名都是旅遊書,而長空出版的「閃令令」旅遊書,就佔上6個席位。(公共圖書館2016年書籍借閱排名)

根據公共圖書館2016年書籍借閱排名,成人中文非小說類書籍,撇除首名的文憑試歷屆試題,排第二至第十名都是旅遊書,而長空出版的「閃令令」旅遊書,就佔上6個席位,借閱量總共達63,401次,比起金庸系列還要多。長空出版創辦人郭昊展(Sam)接受《香港01》專訪,他聽到以上的資料,隨即笑稱「全公司都知,係開心嘅」,但卻引伸另一問題,有人跟他說,會否擔心少了讀者買書,他深明「本身唔買書嘅人,就算冇得借,都有方法喺網度搵,問朋友借都唔會買;會買書嘅人,總會為了方便,願意畀呢個價錢」,市民在圖書館借閱,令更多人認識「閃令令」,總是好事。

郭昊展指,「壓力太大,所以成日都想出去」是港人愛旅行的原因。(張定明攝)

出走原因:香港壓力太大,所以成日都想出去

剛過去的五一勞動節,連同星期六日,連續三日假,辦公室內總是充斥着「買到張平機票」、「三日兩夜」之類的旅行話題,彷彿香港人就是天生愛旅行。「可能真係想離開香港。第一,香港壓力太大,做嘢辛苦,假期又唔知去邊,所以成日都想出去」。Sam又指,以前旅行是需要籌備,相反今日的旅行方式,是即興,隨心為主,「想走就走」,他舉例,即日來回台灣的人,比比皆是,「以前去台灣已經係大件事喇」。

【旅遊書是如何煉成的】旅遊記者免費去旅行?出版社老闆:冇想像中咁好做

加上近年廉航出現,令到「搭飛機」這回事變得更輕易,連帶酒店也變得更便宜,「去個台灣一千蚊搞掂」,Sam剛巧抓住港人愛旅行的心態,以及旅行「鍾意攞住本旅遊書」的特性,造就了旅遊書出版的興起。

辭去記者工作 創業搞「閃令令」

回想起第一本「閃令令」,面世11年,當年Sam辭去雜誌記者工作,選擇創業「因為搞本雜誌開支好大,咁不如出本雜誌式嘅旅遊書啦」,第一本是東京終極天書。回想該書給人感覺,排版密密麻麻,一格又一格內容,就似雜誌一樣,看中港人「食玩買」口味,直至現在,公司已經有42本「閃令令」旅遊書。

郭昊展表示,「閃令令」無論在內容及排版,均作出很多改變,堅持資訊由記者實地採訪,經求證再出版。(張定明攝)

追溯至4、5年前,Sam知悉「閃令令」讓部分人的感覺就是「閃令令?都係嗰啲大路嘢啦」,皆因曾經備受批評「地圖唔夠準確,資料有錯」之類的,Sam坦言,「當時開始有個問題,書出得多,開始追唔切update,但收到投訴之後,都痛定思痛,扚起心肝做好更新」,結果,一些受歡迎景點如日本、泰國、台灣等,一年更新4次,一般路線也做到半年一次,希望保持最新資訊。

「睇開我哋就知,我哋跟得幾貼個市場,呢排興KOL,我哋有搵健吾做feature,亦有文青、親子專題,一本書滿足你好多嘢」,強調全部資訊由記者實地採訪,經求證再結集成書,「今日嘅閃令令係已經有啲唔同」,再被問文青會喜歡嗎?「我唔夠膽講,好適合文青,但係走資訊型路線,最起碼我哋唔係求其請個part time、freelancer來亂寫」。

「呢個係品牌,認得閃令令嘅人,一定多過識得長空」郭昊展更希望將長空Skyyer發展成亞洲版的Lonely Planet。(張定明攝)

為何封面一直不變?

談到那個「閃令令」封面,為何一直不變?「呢個係品牌,認得閃令令嘅人,一定多過識得長空」。在香港出書,一年賣過萬本已經需要慶祝。而「閃令令」的受歡迎程度,也反映在銷量。3年前徐緣在專欄撰文指,「閃令令」系列一年賣逾250萬本,東京等熱點,一年發行12萬本,一般景點都印6萬本。時至今日Sam指出「好好彩仲keep到」。

長空出版,已經將實體書的內容上載到「Skyyer」App,並指「行內第一個人咁做」,不擔心會影響到實體書的銷量。(資料圖片/張定明攝)

免費app睇晒實體書內容 渴望成為亞洲Lonely Planet

同時也意識到行業的發展,需要多變。「行內我係第一個,將所有系列的內容都放晒喺App,完全免費」,Sam指有很多人不相信「咁大隻蛤乸」,他卻明白在資訊泛濫的年代,很多內容可以免費得到,與其爭一日之長短,倒不如自己開放內容,讓「閃令令」接觸更多的人。

「我唔相信有生之年,會冇晒雜誌同書,仍然覺得實體書有得做」Sam表示公司除了會繼續出書,同時經營社交媒體、拍片、做網,公司亦開拓英語市場,做英文版的旅遊資訊,在網上及App發放,渴望有一日能夠成為亞洲版Lonely Pl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