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餐廳推「精英漢堡餐」限醫學、法律生購買 原來係……
中文大學餐廳The Stage推出「精英漢堡包」,只限就讀指定學系的學生購買,引起不少中大人嘩然,指餐廳公然歧視。
原來這是一場由兩名中大新傳系女生策劃的社會實驗,她們直言:「呢個社會對唔同學科有好多標籤!」
今日(3月22日)有中大學生在facebook貼出中大餐廳The Stage推出「Elite Special」尊貴漢堡套餐、只限被喻為頂尖的『神科』生購買,包括:「GBS(環球商業)、IBCE(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QFIN(計量金融學)、QFRM(計量金融學及風險管理科學)、PHAR(藥劑)、MEDU(醫學)及LAWS(法律)」,不少中大人高呼餐廳做法過份,又有人自嘲「我無資格食」。
至晚上一個名為「畢業鳥 Graduate Bird」的facebook專頁上載短片,內容正是The Stage售賣精英餐的情況,原來這是一場社會實驗!
戲劇手段反映現實
《香港01》聯絡到這埸社會實驗的兩名發起人Manyi和Kristie,她們是就讀新聞與傳播學院四年級的學生。策劃這場實驗,並非任何科目的功課、也沒有學系支持,而是純粹出於自發,「希望透過呢場campaign,帶出一個message,唔好對唔同學科嘅人有labeling,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做自己鍾意做嘅事,唔好理人點睇」。
Manyi和Kristie指社會上各學科都被貼上不同標籤,「讀Engine(工程)就係水泡、成績唔好,讀冷門科例如人類學就搵唔到工,讀醫科一定好叻」;快將畢業要投身職場的她們,留意到不少同學面對將來都有挫敗感,「覺得自己嗰科唔夠競爭力,源頭正係社會對唔同學科有標籤,令佢哋有壓力」,故希望「透過dramatic手法,帶出呢樣嘢幾荒謬」。
餐廳冒險支持
決定在餐廳進行這場實驗,因為她們計劃這場活動針對大學生,而餐廳正是大學校園生活一部分,人流較多。Manyi和Kristie在實驗前一個月已經與The Stage開會,The Stage提出可以設計特別餐單,Kristie表示很感謝餐廳冒著被罵風險與她們合作。
今次實驗為時約一個半小時,有幾十人向餐廳詢問有關套餐或拍下該將單張,並有不多於10個人購買了套餐。
逆向思線:神科學生都唔想被標籤
Manyi指過程中不少人表示這個套餐「唔 make sense」,更有人問餐廳收銀員為何只有指定科目是精英,「佢問點界定咩係神科,然後唔買個餐」。又有同學逆向思維,「佢話如果自己係嗰啲神科嘅學生,都唔希望自己被標籤係精英,可能只係咁啱鍾意嗰科,唔想背負咁大壓力」;不過亦有人如常點這個「精英餐」,「『抵係重點,就算有歧視,都影響唔到其他人』」。
觀看更多學生如何看(點擊放大圖片)
「社會把尺唔可以量度科目價值」
作為新聞及傳播學院學生,Manyi和Kristie也被貼上不少標籤。Manyi表示經常被問是否會在電視新聞上看到她,又有親戚向她說從事新聞行業「搵唔到食」、香港無新聞自由等。
而Kristie本來就讀酒店及旅遊管理學,是不少人眼中有前途、有「錢」途的科目,不過二年級時就轉讀新聞系,「想做少少嘢影響大眾,唔係成世只係為自己工作。我覺得社會把尺唔可以量度科目價值,最重要係點定義自己,同對社會有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