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回港女子病重也不敢去醫院 那打素醫生分享疫情下的難忘故事
疫症給予我們檢視不足的機會,能夠從中汲取最大的教訓,才不枉逝者的犧牲。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的經歷,使港人的抗疫意識和能力都明顯增強,專業醫護與普羅大眾之間的協調配合能力也得以提升;17年後,我們再度經歷一場重大的疫症,可會有新的啟示?(以下內容節錄自《COVID-19抗疫之路:香港醫護的心路歷程》。)
文: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急症室陳嘉寶醫生(港島東醫院聯網醫護)
以香港醫療界的專業水平,處理疫症的能力是無庸置疑的,這點正好反映在今次疫症中。專家學者和前線同事在各自的範疇發揮作用,運用豐富的科學、流行病學、病理學和臨床知識,快速地掌握了 2019 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傳播途徑、病徵和治療方案等,更在疫情未完全受控時,已發表相關的文獻。
醫學訓練注重科學,以上所述本來就是我們的專長,然而,我們的訓練是否真的足以面對疫症?當然,我們可以精益求精地做更多科研,不過疫症與一般疾病不同,要是用處理一般疾病的態度去理解疫症,則有點浪費醫者的獨特視野。除了分析數據和制定指引,我們應該在醫療當中擔當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疫症之所以讓人震撼,是因為人面對危難時會觸發深刻而獨到的感受,危難把一些現象放大,而這些平時只會輕輕帶過的問題,在危難面前我們再也不能退避而必須直視它。
最典型的例子,是戰爭、空難、地震等天災人禍,迫使人放下一貫的營役,去思考生活以至生命本身。依照這個方向,醫者在疫症面前,特別當我們身處在比外行人更優越的觀察點時,理應放下日常的操作,去思考病患的本質以至整個醫療系統本身。這是今次經歷令我感受至深的,迫使我從一個後設的角度去理解疫症,以及從中看到的問題。
【延伸閱讀】抗疫近1年同事仍不戴口罩防疫意識差 樓主出Po嘆:啲人真係唔驚(點擊放大閱讀)▼▼▼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先說病患的問題。有說醫學是最人性化的一門科學,從人性的角度看,疫症下大家忍受隔離之苦,生活頓時失去重心,孤獨感油然而生。隔離(isolation)除了指物理上,還包括經驗上的孤立。我們看到確診患者或受醫學監察的人被隔離,不少同事主動地自我隔離以減低傳染家人的風險,一般市民的生活也大受限制,各種活動被迫取消,親友相聚的機會減少了,這是物理上的孤立。
患病者的經驗是另一種隔離,即使有人關心陪伴,病人自身的痛苦始終是需要獨自承受的,這無疑讓人感到孤獨。我看過一位中年女病人,因疫情關係被困外地多月,回港後即使感到渾身不適卻不敢到醫院求診,直至出現明顯的抑鬱症狀和輕生念頭,在家人的勸喻下,才在疫情稍為緩和後來到急症室。
雖然最終證實她不是COVID-19確診者,卻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從她那控制不住的激動情緒,我看到孤獨、無助和恐懼。作為照顧她的醫生也有隔離感,會為渴望理解卻不能真正理解病人的痛苦而難受,相信她的家人亦有同感。一場疫症讓我看清楚醫學的角色不只圍繞一個病字,更不限於科學,而是有更多人性層面的東西。
【延伸閱讀】網民分享確診經歷 初期病徵好輕微 身體檢測才發現肺部有陰影(點擊放大閱讀)▼▼▼
醫學院的教授說過,醫學有科學和藝術的面向(medicine is a science and an art)。如果醫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人更健康,從而改善生活質素,那麼,科學觸及的只可能是一小部分,我們還需要更多層面的補足,才能全面地理解並準確地處理病人甚至醫療系統的問題。話雖如此,現實中兩者卻明顯地不對等,而且很多人誤把醫學的藝術性簡化成病人心理和社會需要的考慮,而事實上,像隔離和孤獨感這些狀態,都遠超此範圍。
這裏便帶到病患(illness)和疾病(disease)的區分:疾病是絕對客觀的醫學名詞,它除去了病患中的經驗部分。偏重科學(儘管是心理學)的缺點就是把目標由病患轉移到疾病,病人的經驗被技術遮蔽,病患還原到物理層面,導致醫學的非人性化。雖然全人醫療(holistic medicine)是個很好的方向,但麻木怠倦乃人之常情,如何實踐而不流於形式,才是癥結所在。這令我想起「關懷倫理學」,法國的醫院有哲學教授帶領醫護人員討論如何關懷病人。原來我們很容易不自覺地取代他人做判斷,而關懷倫理學的其中一個重點,是提醒我們把這個位置歸還他人,這是尊重,也是一種關懷。
套用在工作上,就是說我們要避免把自己的主觀感覺投射到病人身上,例如我們有時會懷疑病人誇大了痛楚的程度,或把病徵輕率地歸咎於情緒病。上文提及的那位病人,最初大家都認為她是受疫情困擾導致情緒病,所以出現渾身不適的表徵和輕生念頭。幸好我把她送到內科而不是精神科,最後診斷出心臟和腎臟病變,源頭治理好,「情緒病」也就不藥而癒。假如以主觀直覺判斷,便會耽誤病情或安排不必要的治療。
疫症下各種情感混雜在一起,往往會把問題複雜化,擾亂我們的思路;另一方面,它放大了一些慣性的錯誤連繫,使得我們反思。在處理病人,以至因恐懼前來「求診」的大眾、同事的顧慮時,需要避免主觀,放下「一向都是這樣做」的信念,發揮醫學的藝術性,即使未必能解決問題,至少可避免把事情變得更壞。畢竟,人性的復甦比心肺復甦和制度的復甦重要。
【延伸閱讀】新冠疫苗接種|年老爸爸唔怕副作用堅持注射 意見分歧全屋吵大架(點擊放大閱讀)▼▼▼
網民普遍認為,樓主不應干涉父母是否接受注射疫苗的決定,最後決定權都應該要交回父母,以下為部分網民留言:
書名:《COVID-19抗疫之路:香港醫護的心路歷程》
作者:港島東醫院聯網醫護
【本文獲「三聯書店」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