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跑手】40天環台跑930公里 退休社工不停步 籌款撐癌病友
「追求夢想時,你會忘記自己幾歲。」台灣記錄片《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中87歲團長賴清炎的一句話,套在踏入退休生涯的香港社工譚志強(譚Sir)身上,同樣適用。《不老騎士》記錄了平均年齡81歲的17位長者,花13天騎電單車環台圓夢,而61歲的譚Sir則單人匹馬,由香港飛到台灣,一步一腳印跑足40天,終於完成930公里的環台跑,達成退休後的夢想之旅。
身體狀況會否適應?不懂普通話怎麼辦?公路危險可能遇到死亡威脅……種種困難仍無阻譚Sir實現夢想的心,而環台之旅不只是他個人興致,同時亦為香港癌症病人籌款,讓病友們知道社會上還有人「同佢哋一齊走過呢條困難嘅道路」。一直跑一直跑,譚Sir終籌得25萬元予香港防癌會,自己獲得前所未有的滿足感之餘,亦給病友一個希望。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l7U1Y7t5LO
人稱譚Sir的譚志強在社會褔利署擔任社工37年半,亦曾在伊利沙伯醫院擔任醫務社工,經常要接觸腫瘤科病人,當他4年前從工作崗位退下來後,遂用一年時間籌備環台慈善跑。譚Sir年輕時間中也會跑步,直至55歲看到書本的一句話:「如果是一個跑步的人,人生裏一定要跑一次馬拉松」,令他的起心肝,首次參加全馬賽事,以後他每年都會完成一次馬拉松。到差不多退休時,他燃起環台跑的計劃,「希望用這個興趣繼續服務社會」,為癌症病人籌款。
連續40天、每天平均跑要20多公里,對年輕人來說亦非易事,已屆花甲之年的譚Sir同樣憂心體力能否應付,「太太覺得我幾廿歲人仲每日咁跑,都好擔心」,他遂尋求醫護朋友的意見。結果譚Sir用了半年時間在香港測試體能,由每天跑10公里、一星期跑6天,繼而每2星期加2公里,直至數個月後嘗試一星期跑6天、每天25公里,「係跑到嘅就放心啦」。
除了體力問題,不懂普通話及對台灣不熟悉亦成為難題,由規劃路線至編排日程全由自己一手包辦,對電腦一曉不通的他,為慈善跑一步步學習使用Google Map。他指太太原先非常反對計劃,且提出許多問題希望令他打消念頭,「睇下我會唔會自我放棄」,結果卻更加看出其堅定的信念,「佢見我每日都喺度跑,到咗6、7月(太陽)好曬都堅持……仲日日坐喺電腦前規劃路線」,既然反對不來,只好倒轉過來支持丈夫。
癌症基金會為11月「小小環港澳慈善跑」設立捐款網頁:
https://www.cancer-fund.org/diy-page/?pageId=354
籌備一年解決了重重難題,直到2015年12月底正式開跑,不過40天的跑步旅程卻較想像中更困難。特別是其中一段是有「死亡公路」之稱的蘇花公路,依傍清水斷崖,路窄又多彎位,當地交通部2008年的資料顯示,10年來有約1046人命喪公路、近14,000人受傷,連當地司機也勸喻「如果可以唔跑就唔好跑」。但這條卻是唯一由宜蘭到花蓮的公路,譚Sir不捨得放棄,「如果唔跑,覺得有少少遺憾,不是完整的環台路線,未試過都要試下去做」。幸得一對新相識的台灣夫婦一前一後冒生命危險陪跑,最後3人平安跑過死亡之路,環台路才沒被斷開。
跑過20多天,譚Sir終於病倒了,遠在香港的醫護朋友勸他停下來休息,但他記掛的卻是開跑時的誓言:「為着癌症病友,幾辛苦都要努力完成環台跑」。他指不想因休息而少了3天路程,加上蘇花公路也能安然度過,故不敢輕言放棄,尤其想到癌症病友經歷的化療電療過程,「口又爛又暈又嘔,他們都能捱過,我現在只是小病,應該可以試下」。結果第二天如常起程,卻是40天之中最長的路線,當天需跑33.3公里。譚Sir事後坦言的確辛苦,甚至一回到民宿已「昏迷」,幸最終吃藥焗了一身汗後「大步檻過」,「全程都冇停(跑)過」。
「熱血、夢想」這兩個形容詞不是年輕人專用,回想這次環台經歷,譚Sir直言最大感覺是「我都可以有一個美好人生」。他指退休前一直都是工作,在沉重責任下不容易得到滿足感,但今次退休後毅然跑到台灣,實現想做的事,並將自己的技能發揮,同時又為了社會公益而做,40日的跑程為香港防癌會相關計劃籌得共25.8萬元善款,令他深深感到「人生都幾美好」。
譚Sir表示,辛苦工作數十載,人人退休後都想去旅行享受人生,或學習一些以往未有時間接觸的興趣,這無可厚非,但很多時只停留在這階段,未有更上一層樓。他認為,若然老友記想過有意義的人生,不妨想想將興趣或專長貢獻社會,做有意義的事,幫助有需要的人。
他又洋洋自得說,很滿意現在的退休生活,「環台跑完成了,精神沒有完結」,回港後他仍勤力地將其中的正能量,透過講座分享出去,直至目前已去了超過50場分享會,又獲邀到長者中心教授跑步。今年11月,譚Sir將籌辦7天環港澳慈善跑,每天約跑20至28公里,旁人除了可一同參與外,還可以將善款直接捐助給香港癌症基金會,讓他把環台跑的精神延續下去。
問到何時言休不跑?譚Sir坦言沒有明確時間表,只視乎身體狀況,「我哋都幾廿歲,唔好畀自己咁大壓力,隨住能力去做」。他常銘記太太的勸勉,「努力但勿勉強」,只要還能為社會做公益的事都會繼續跑,他豁達地笑說:「做到我真係跑唔到嗰日,無辦法就唔跑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