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唔出聲無人話你啞 學生封口8年 崩潰時頭撼牆
有人說,只要3次見面不予理睬就能毀掉一名孩子,雖然有點誇張,但小孩子的心靈的確非常脆弱。在新加坡有一個名叫黃欽衛的男童,8歲時因在課堂中說話遭到老師責罵,竟從此不再講話,患上「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崩潰時甚至會以頭撞牆和桌椅,整整8年「開不了口」。
甚至連咳嗽都不敢出聲
《海峽時報》報道,現年24歲的黃欽衛童年時本是個開朗多話的孩子,但在學校不時受到老師的責罰,包括在課室外罰企,教科書打頭等。在就讀二年級的某一天,因為在課堂上「太多嘴」,老師對着黃欽衛脫口而出:「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這讓8歲的黃欽衛認定說話是罪不可恕的,只有不說話的才是好學生。
在三年級開學首日,黃欽衛決心不再開口講話,因而從小學三年級到中四,他在學校一句話也不說,後來甚至連咳嗽、打噴嚏都不敢出聲。這樣的情況也使他容易遭到同學欺凌,崩潰時他會以頭撞牆壁及桌椅。
確診「選擇性緘默症」
黃欽衛的沉默令到家人擔心,儘管在家時,他還勉強能和父母說上一些話,但是壓力大時,連父母也無法交談;9歲時,父母帶他到心理衛生局檢查才知道他這是患上了「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
「選擇性緘默症」聽上去是患者的主動選擇,實際上是一種焦慮障礙,儘管患者有說話的能力,但是在特定情況下無法開口表達,也有人將這種病症視為心理失調的一種。有心理學家指出,病發時期一般在6歲至18歲,多見於童年時期,家長發現孩子有異常應該盡早尋求醫學意見。患者在一開始只是不講話,後來慢慢成為病態,逐漸導致功能紊亂,黃欽衛亦表示「經過一段時間,沉默再也不是一種選擇。」
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就連搭乘交通工具也會讓他倍感壓力——他不敢與人有眼神接觸,所以長期低着頭,結果導致頸部肌肉僵硬,影響肢體協調性,還一度需要用繃帶綁住脖子。
痊癒後出書《沉默不是金》
直到中四,接受治療後的黃欽衛才慢慢開始恢復說話,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聲音。他2015年從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畢業,現在是一名展覽助理。平時他愛好打鼓,喜歡畫畫。
從病痛中走出來,黃欽衛深覺新加坡社會對「選擇性緘默症」的了解太少,兩年前他出版了《沉默不是金》(Silence is not golden)分享自己的經歷,同時在自己的Facebook上成立群組,積極令更多人認識「選擇性緘默症」。他在接受採訪時稱:「沒有人可以獨自走過人生,尤其對於這些患者,他們往往要更長時間面對痛苦和困難。」
下面是黃欽衛Po在網上的打鼓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