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夫妻研發智能性愛娃娃衝出國際 第時做埋家務助理

撰文:中國人的一天
出版:更新:

四川夫妻8年前拿着80萬來到中山創業,在前兩年時間裏,他們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後又相繼抵押房產,負債百萬。如今,他們已經成功佔據海外市場,為家鄉百人創造就業崗位,公司年銷售額幾千萬。攝影及視頻:馮林(中國人的一天)【本文獲「中國人的一天」授權轉載。「中國人的一天」由騰訊圖片出品,聚焦普通中國人的生存狀態和喜怒哀樂。】

2010年,來自重慶的劉江霞和丈夫王慶豐在廣東省中山市創業,做的是當時國內少有的矽膠娃娃產業,從研發到成品面世,他們用了兩年時間。這期間沒有一分錢進帳,資金緊張就抵押房產,向親朋好友借,最多的時候負債100多萬。現在,他們工廠有200多名員工,75%的員工來自兩人的老家。(中國人的一天提供)
2010年以前,夫妻二人本來有着穩定的收入,當時從事的是人偶模特的銷售工作,也就是那種模擬人的服裝模特,幾年的銷售讓他們攢下了第一桶金,成了後來他們創業的資本。(中國人的一天提供)
因為工作的需要,兩人經常去到各地與廠商、經銷商打交道,無意間接觸到一種新型材料:熱塑性彈性體。這種材料有着與真人肌膚相似的真實感。劉江霞和丈夫想,能否把這種材料與人偶模特相結合,做出與真人相似的矽膠娃娃。在經過詳細的了解後發現,當時國內使用此類材料製作的產品體型相對於較小,想要生產出真人大小的產品,唯有從零開始,自主研發。(中國人的一天提供)
經過市場調研發現,類似的產品前景可觀,於是兩人決定創業。但是,創業談何容易,籌資金、選設備、請工人,研究人體工程學,每一樣都是摸索着前進。(中國人的一天提供)
剛開始的兩年是最艱難的,供應商催款、工人的薪酬需要支出。到2012年,不但幾十萬積蓄花完了,還負債一百萬,記不清有多少個深夜夫妻倆輾轉難眠。(中國人的一天提供)
2013年初,生意迎來了轉機,經過兩年的研發,他們的第一代產品面世了。夫妻二人分工明確,妻子劉江霞負責銷售,丈夫王慶豐負責產品研發,就這樣經過一年,工廠逐漸步入正軌,開始有盈利。(中國人的一天提供)
為了讓產品佔據市場主導位置,產品研發不敢怠慢,他們與上海一家科研機構合作,取得很大突破,並獲得5個發明專利。這邊產品研發有丈夫負責,但銷售管道的拓展也至關重要,劉江霞帶領員工東奔西走,常年在國內外參展,將產品推向世界。(中國人的一天提供)
每參加一個地方的展會,都要忙碌一周,前期的展廳布展、產品展示、業務洽談,每一樣劉江霞都親力親為。2014年,她去各地參展20多次,當時,小學五年級的女兒常常見不到媽媽,生活起居都由爺爺奶奶照顧。(中國人的一天提供)
終於,功夫不費有心人,自那以後,產品銷量直線上升,近七成銷往歐美等國。隨着公司日益壯大,需要的員工也愈來愈多,劉江霞說道:「我自己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創業者,我希望給老家的父老鄉親提供一個工作崗位,讓他們有一份穩定的收入,這樣我感覺自己做的事業就值了。」如今,公司裏近7成員工都是老鄉。(中國人的一天提供)
梁萬利,四川瀘州人,2015年通過熟人介紹,和丈夫一同來到工廠上班,剛到時的崗位是產品化妝,現在也負責質檢。她說在這裏上班的都是家鄉人,平時都說家鄉話,感覺聊天很親切,去年,他們夫妻在瀘州買了房,她非常感謝老闆給自己提供了這樣一個就業的機會。(中國人的一天提供)
羅榜傑,23歲,四川人。2017年大學畢業後做過半年網路主播,2018年春節後,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公司銷售部,負責海外的銷售工作。他說,剛進公司時,面對滿屋的各類型娃娃還有些尷尬。現在這些娃娃在他眼裏只是一件商品。(中國人的一天提供)
矽膠娃娃根據各國的市場需要來進行化妝。每一個模型面部的妝容都是手工一筆一筆描畫上去的,好的化妝技巧能賦予這些模型鮮活的「生命」。(中國人的一天提供)
這些產品身體各部位都能自由活動,如需改變動作,只需彎曲關節部位即可完成。(中國人的一天提供)
劉江霞介紹,目前公司的產品已經更新到第五代,已經逐步與AR智慧技術融合,現在的產品可以實現與人交流,是智慧家居領域的必需品。通過APP喚醒她打開空調、熱水器等,通過這幾年的銷售統計顯示,目前消費群體以80後和90後居多。(中國人的一天提供)
裝箱完成,檢驗人員根據資訊表逐一核對後封箱發貨。消費者觀念的逐步解放,是導致成人用品消費者群體快速壯大的主要原因,釋放「被壓抑」的消費需求,也成就了成人用品市場的壯大,使國內成人用品行業迸發出全新的活力。(中國人的一天提供)
隨着公司業績穩步增加,團隊運營日益強大,劉江霞現在更多的是把時間留給家人和提升自己。今年7月,她帶着初中畢業的12歲女兒去了德國、捷克旅行,算是對親情的彌補。幾年前,劉江霞開始喜歡上種植蘭花,忙完工作回到家就悉心照料這些花花草草,感覺特別愜意。她說:「只有心情好、身體好,才有精力去幹事業。」(中國人的一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