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暢銷書】《情緒勒索》 職場、情侶、親人也有窒息相處時
2017年度,在電子購書網博客來,及誠品書店(香港及台灣)暢銷書榜中,《情緒勒索》高踞三甲內。這本涵蓋職場、伴侶、親人間不安關係的心理分析書,已經出版韓文及泰文版。
這篇節錄自《情緒勒索》,或者為你在2018年帶新啟示。
撰文︰周慕姿
「若果你不遵循我的意願,就是不孝!」在我們的成長階段中,或許父母都曾經說過這句話。為了避免引起父母不滿,最後我們都只得跟從他們的旨意。
可是,若果一直以這種方式與父母相處,你很大機會已經跌進「情緒勒索」的惡性循環。而且「情緒勒索」無處不在,甚至大部分勒索者都是你最親近的人。
如何擺脫「情緒勒索」,不讓別人操控自己的人生?撰文的周慕姿建議我們,必先重新審視雙方的關係。
不能滿足母親要求 就會被罵得像不孝子般
「前兩天,我媽打電話給我,她要我幫她買晚餐要煮的菜回家。平常,如果能準時下班,我都會答應我媽;但是那天,我工作非常忙,需要加班,所以我跟我媽說,我臨時被主管要求加班,沒有辦法幫她買。我媽聽了就不太高興。
她對我說,公司離家很近,我可以先買好菜回家,然後再回公司加班。
我很無奈地跟她說,我現在真的很忙,走不開,希望她自己買菜。結果我終於忙完、下班回家之後,我媽臉超臭的。
她很生氣地對我說:『生你這個孩子有什麼用?不懂得體諒媽媽的辛苦,連一點忙都不願意幫,我真是教育失敗,是個失敗的媽媽!』
我聽了媽媽這麼說,真的覺得很無言,覺得她也不體諒我的辛苦,但也覺得『是不是我真的有錯呢?』面對她的責罵,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只好默默地被她罵。
但是,類似的事情一再發生。每次回家,都變成壓力,我似乎就是要一直滿足她的需求……好像沒做到媽媽的要求,自己就是個不孝子一樣。」
分析
情緒勒索無處不在 勒索者還要是你最親密的人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是知名心理學家蘇珊‧佛沃在《情緒勒索》一書中提出的概念(Forward & Frazier,2000)。「情緒勒索」常見於許多人際關係中,包含職場、親子、夫妻、朋友等。情緒勒索者可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使用要求、威脅、施壓、沉默等直接或間接的「勒索」手段,讓被勒索者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例如挫敗感、罪惡感、恐懼感……
這些感受就會在被勒索者的內心發酵、造成傷害;為了減少這些不舒服的感受,被勒索者可能因而順服對方的要求。長久下來,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被勒索者讓勒索者以此手段控制、左右了自己的所有決定與行為,失去了「為自己做主」的自由與能力;最終,被勒索者的「自我」就在這過程中消耗殆盡,直到其心力一滴不剩為止。
實際上,有時身為一個情緒勒索者,他並非有意識地進行「情緒勒索」的行為,而是在面對自己的需求時,他習慣使用這樣的方式去達到自己的目的。他或許沒有發現,這對你而言是不舒服的;甚至,他在面對「需求沒辦法被滿足」的恐懼中,可能就會張牙舞爪,想要捍衛自己的權益,而無任何餘裕去注意到你的感受與需求。
要擺脫情緒勒索 必須重新檢視雙方的關係
但相對地,之所以能夠開始「情緒勒索循環」,也代表你願意接受情緒勒索者的勒索手段;你願意提供你的資源,以滿足他的需求,藉此安撫你心中的不安、換取內心暫時的平靜。不要忘記:唯有你接受勒索,這場交易才會成功。所以,如果你身處在一段情緒勒索的關係中,你需要先看清這段互動關係的樣貌,了解這個互動怎麼開始,怎麼持續,你們又在這段關係中扮演什麼角色。那並非代表你該把過錯怪在對方身上,或認為對方就是故意要讓你不好過;而是讓你發現:對方究竟使用了什麼方式,讓你心生不安,以至於勉強自己配合對方,期盼因此內心能重新獲得平靜?
「從小,父母就跟我說,要我懂得體貼、體諒別人的感受,要當一個好相處的人,不然沒人喜歡我,不然就不是個好孩子。慢慢地,我發現,我習慣會在環境裡搜尋別人『不悅』的情緒,然後,搞得自己很緊張,深怕他的情緒是因為我。於是,如果讓我發現了別人不悅的情緒,即使我知道那不一定是因為我,我都會下意識的去取悅他,讓對方開心。甚至,有時候在團體時,就算有人講話或做什麼事冒犯到我,我都會因為考慮對方的感受,或是怕打壞氣氛,而讓自己把情緒忍下來,笑一笑,假裝什麼事都沒有。」
你也是這樣的人嗎?你是不是總是去承擔別人的情緒責任?回顧一下你的人生吧,究竟有多少時候,你的人生,其實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活,卻不是為了你自己?事實上,我們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我們不需要為了別人的情緒負責。一旦你想要為別人的情緒負責任,你的人生就會為了別人而活。你生命的目的與意義,只剩下追逐別人的情緒跡象,與擔心自己是不是又怎樣造成了別人的情緒。
別人的情緒 沒必要負責任 你只需滿足自己需要
你不在乎自己的感受,也不可能在這過程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因為:如果你的人生,永遠都是別人的感受比你的感受重要,你怎麼可能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呢?
所以,請開始練習,練習把自己的情緒感受放在第一位。那不代表我們不能溝通、不能妥協,而是希望別人用尊重我們的方式,與我們討論事情的進行方法。當別人希望我們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時,他們必須要清楚地拿出來討論,尋求我們的同意,而不是用許多「貶低」,讓我們有「罪惡感」的方式,以此引發我們的焦慮,逼迫我們就範。
所以,請不要忘記:別人的情緒,不是我的責任。我人生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是滿足我自己的需要。在不侵害他人權益的前提下,我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最為重視我自己的需求,是沒有錯的。請用力地告訴自己:我的人生,不需要為他人負責。放下那些別人要求你背負的枷鎖,那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功課,不是你的。請練習放下它們,開始照顧好自己,完成自己的功課。
本文節錄自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作者:周慕姿,諮商心理師/心曦心理諮商所負責人,同時是宇聯心理治療所特約企業講師、企業諮商師;微煦心靈診所兼任心理師;《健康看我》、《醫師好辣》、《大腦先生》等節目的專家群;「風傳媒」專欄作家;「失戀花園」駐站專欄作家。另外,則是歌德金屬樂團「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的主唱。
畢業於政大新聞系、政大廣電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所。曾任中崙諮商中心心理師、新店高中輔導老師、台大心輔中心實習心理師等,並擁有阿德勒鼓勵諮詢師講師資格。從傳播到心理諮商、心理師到金屬樂團主唱,不管在哪裡,似乎都是個「非典型」角色,一路上也面臨許多考驗與自我掙扎。因此,周慕姿對自己諮商工作的期待,是希望能幫助人看到自己的選擇「是怎麼被困住」,還有「為何被困住」;而後,幫助他們看到「自己擁有的能力」與「其他的選擇」。
她相信:我們擁有「選擇的自由」,以及,若能以「真實的自己」面對生命,我們就能掙脫無形的束縛,獲得真正的自由。對她而言,「接納自己,獲得自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出版社:寶瓶文化
《香港01》 獲出版社授權轉載,大小標題為香港01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