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大餐講故事】火焰布甸、聖誕蛋糕 傳統食物的意義

撰文:書摘
出版:更新:

聖誕節將至,舉行派對聚會時當時少不免聖誕蛋糕。
聖誕布丁燃起火焰那一刻,眾人總是看得目瞪口呆,但原來各個地方對其製作方法及日子都存在嚴格的規例。
至於十六世紀流傳至今的第十二夜蛋糕(Twelfth Night Cake ),更是歡聚時節的「重頭戲」,當中決定了各人在派對中所飾演的角色,能否向眾人發號施令全憑蛋糕裡面藏著的東西…

聖誕布丁已成為聖誕節聚餐時的「重頭戲」,小朋友們對於其「浴火」都會表現驚奇。(pinterest)

人自然是每天都要吃喝,但年底的這幾頓要稱得上盛宴,菜色自然得比平日豐盛,好讓參加的人能大口吃肉,大杯喝酒。至於最接近聖誕水果蛋糕的雛型,大抵應該是集穀類、牛奶與蛋去煮沸而成的麥糊或粥品。這種食品在調味上慢慢加入香料與甜分的元素,最後就成了聖誕節當晚飯淋上白蘭地、燃起火焰後送上餐桌的聖誕布丁。

  製作聖誕布丁 各處鄉村各處例

在我所屬的大家庭裡,相信也在很多人的家裡,小朋友們都會因為「浴火」的布丁而一臉驚奇;但說到要把聖誕布丁給吞下肚,小朋友可就興趣缺缺了。關於聖誕布丁的製作,相關的規矩可不少。遵循傳統,聖誕布丁應該在十一月底的「喚醒主日」(Stir-up Sunday)那天,也就是「耶穌將臨期」(Advent)開始前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製作。在製作時,出席的每個人得輪流攪動麵糊,象徵喚醒信仰,然後就可以為新年許個願望。換到美國,聖誕的烘焙季節開始在感恩節之後的隔天,所以就是十一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

英式肉餡餅在中世紀是「吟歌獻飲」的傳統一環。(視覺中國)

  英式肉餡餅 曾經是「吟歌獻飲」的重頭戲

如今聖誕節餐桌上還看得到的一個甜點是英式肉餡餅(mince pie),這在中世紀是「吟歌獻飲」(wassailing)的傳統一環,也就是挨家挨戶吟唱聖歌,並獻上飲料來換取實質捐助或祝福。「吟酒獻飲」有時也會用上小蛋糕,惟並無證據顯示此傳統中用上的是特製的聖誕蛋糕。在某個點上,聖誕布丁的做法從煮沸(加稠)變成了烘烤,自此聖誕布丁就走上了屬於自己的道路,變成了我們印象中厚重而黝黑的蛋糕分支。

第十二夜蛋糕。(pinterest)

  第十二夜蛋糕 遊戲決定各人角色

這種烘烤出來的新式蛋糕(經常仍含有酵母或泡狀酵母),最初的起心動念並非為聖誕節,而是為了一月六日的「第十二夜」所做。這是個歡慶饗宴的時節,同時歐洲許多地方在這時都有「惡搞之治」(misrule)的傳統,大家夥會男女變裝、會大吃大喝、會遴選出一堆「男孩教皇」與「惡搞王上」來指揮「朝臣」去唱歌、跳舞、演短劇,當然這些歌舞戲劇的內容都是尺度大開,拼命秀下限。

蛋糕在第十二夜的狂歡中扮演要角,可以至少追溯回十六世紀,證據是當時就有一個習俗是蛋糕裡會藏有象徵性的豆子或錢幣,吃到的人就可以獲得「豆王」的頭銜來發號施令。這種傳統一路發展下來,開始有點欲罷不能。吃個蛋糕不僅可以抽到東西,過過當國王的乾癮,你還有機會可以扮演皇后、乃至於一票大臣等各種角色。

追溯至十六世紀,當人在第12夜的狂歡中,吃到豆子便可以向在場的人發號施令。(WikiMeida)

一八三八年,位於倫敦老貝利街(Old Bailey)的刑事法院起訴了一個人。這人遭指控跟市內的一位烘焙師傅訂了包有全套角色的第十二夜蛋糕,結果卻放人家鴿子。
 進入維多利亞時期,蛋糕裡的東西從權力或角色扮演的「兌換券」,突變成了算命的「籤條」,可以預測抽到者的命運吉凶。這個傳統延續到現代美國新娘派對上的特製蛋糕,師傅會把小飾品或緞帶直接放進蛋糕內。
 第十二夜蛋糕每年仍可在德魯里巷上的皇家戲院(Drury Lane Theatre)買到。這主要是依循勞勃.巴德利(Robert Baddeley)的遺願,畢竟他雖是十八世紀的喜劇演員,卻也一度擔任過糕點師傅。在歷史上,這個蛋糕只停賣過十三次,包括兩次世界大戰。
 後來這個英式傳統也橫越重洋,來到了美國。包括主顯節,乃至於有如嘉年華會般、但已跟基督教八竿子打不著的「狂歡節」(Mardi Gras),你都可以看到蛋糕現身增添歡慶的氣氛。

第十二夜蛋糕現時仍可在德魯里巷上的皇家戲院買到。(BritishTheatre.com)

本文節錄自蛋糕裡的文化史

作者簡介 ︰艾莉莎‧萊文(Alysa Levene)- 為牛津布魯克斯大學(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的社會歷史學家(以及狂熱的業餘烘焙者)。她研究並發表許多文章和書籍,皆關乎本書觸及的各種主題:童年、健康、家族和飲食的歷史。本書是她第一本著作。

譯者簡介︰鄭煥昇 、謝雅文 、廖亭雲 

出版社:行人 

《香港01》 獲出版社授權轉載,大小標題為香港01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