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士牽涉風化案 心理學家:愈是站在道德高地愈危險
近日偷拍案,非禮案頻生,涉事疑犯不少為專業人士,甚至執法人員。有心理學家指出:「愈站在道德高地的人,可能愈危險」,提醒要學習期望管理,切勿把別人的期望放太高,要學習「SAY NO」及紓解壓力,嚴重則需要向專家求助。
交通工具偷拍、宿舍偷拍各種情況屢見不鮮,今日(3日)一名聲稱無暇結識女生,承受過大壓力的測量師於港鐵站偷拍裙底被捕。他於庭上承認作出有違公德行為罪,裁判官接納報告指他有很大機會改過更生,判他接受150小時服務令。究竟成年人為何會有這種行為?又是否有解決方法?認知心理學家提醒市民切勿過份壓抑情緒,要學習拒絕別人,紓解壓力。
社會人士往往為專業人士帶上枷鎖
認知心理學家林茵指,普遍社會對專業人士有一定期望,而當中的期望會令各人身上背負著一籃子的角色,再以不同的角色應對不同的人。就好像普遍人士會認為警察是正義,會幫助市民;而醫生及教師等的專業人士,因擁有專業知識,知識水平較高,被認定為較少機會行差踏錯,但事實並非如此。林茵指以上種種先入為主的想法,是社會人士對專業人士的「Clichè」,亦即偏見,更有機會成為枷鎖,而當事主的期望管理能力不佳,一個導火線有可能令他做出與期望大大不符的事情。
專家:愈是站在道德高地愈危險
每個人的個性都帶有不同的橫切面,林茵指人有面對社會的自我(Social Self)及隱私下的自我(Private Self),而私下的自我普遍不多人會發現。但權威人士、專業人士需要長期滿足別人期望,解答意見,若未有做好期望管理,令期望同現實分野收窄,給自己喘息空間,絕對有機會出現反彈,變相愈是站在道德高地的人愈是危險,出現反彈機會亦大大增加。
若並未得到懲罰 行為有機會惡化
但並非每一個人公開或私下的自己分別都很大,普遍要看事主的抗壓能力及成長經歷都會影響。林茵則分享了一個個案,指一名男教師涉嫌非禮兩名男生被學校得悉,但學校要求家長息事寧人,最後男教師只是離職,亦並未得到任何懲罰。但男教師再犯案,在天水圍教琴期間非禮學生,最終被判入獄。林指,犯風化罪人士必須受到法律制裁,應摒除家醜不出外傳的思想。否則,有機會出現更嚴重的罪行。
面對過大期望 學習「SAY NO」
面對過大的期望或過多壓力,切勿一面倒壓抑,必須學習「SAY NO」甚至學習紓解,若情況太嚴重更需要尋求專家協助。個人而言亦切勿對自己太高期望,要明白自己所及之處,以免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