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發展藍圖.上|重學業就業 輕創業置業 青年如何發揮所長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去年12月20日公布《青年發展藍圖》(《藍圖》),在首階段提出約170項青年政策,冀為青年提供有利環境,讓他們對未來抱有盼望,「成為愛國愛港、具備世界視野、有抱負和具正向思維的新一代。」《香港01》記者統計發現,林林種種措施分佈並不平均,當中有七成項目與學業、就業、創業、置業等「四業」相關,但在「三政」方面,只有3項議政和論政,參政更是不見蹤跡。
啟發青年、燃亮未來?
從統計可見(見下圖),對特區政府而言,培養青年的「四業」比「三政」重要得多。當中有54項(32%)是實習、生涯規劃及交流計劃,有41項(24%)是就業、創業及在職培訓,有25項(15%)是國民國安教育、價值觀教育,另有21項涉及中學和大專。
關注青年議題的民間智庫——MWYO青年辦公室研究員郭東旺歡迎政府推出《藍圖》,可見當局重視青年發展,願意提供遠景和社會目標,是青年工作的「好開始」。不過,他亦觀察到,《藍圖》偏重「四業」中的學業與就業和「三政」中的議政與論政,卻輕創業、置業和參政。他認同「重學業就業」和「輕創業置業」都是正確方向,因為對比起創業和置業,求學與工作都是人生必經階段,所以就算出現資源傾斜也是無可厚非。
不過,很多剖析青年問題的研究均指出,青年的學業、就業、創業、置業,本身就與香港的深層次矛盾息息相關,尤其是結構固化和產業單一,都令他們感到前景黯淡。對此,民青局在《藍圖》的〈探索篇 〉寫明,會為青年「提供優質且多元的教育」,從學習中探索興趣及志向;在〈希望篇〉則提到,支持青年多元的事業發展,包括《國家「十四五」規劃》列明香港「八大定位」的相關行業:金融、創新科技、文化藝術、貿易、航運 、航空、法律服務、知識產權貿易;《藍圖》還提到工程、測量、都市規劃、 建造、環保、醫療衞生及其他新興產業,整體希望學生學有所用、盡展所長。
空有實習,卻無發展?
然而,多元教育和多元就業的前題必然是「產業多元」。細究之下,《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的「八大定位」,只有與金融、貿易及物流、專業服務三大傳統產業發展得較為成熟,在2021年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56.4%;其餘定位及產業仍是「願景」,例如創新及科技產業的GDP佔比只有0.9%,文化創意產業則是4.5%。
國家大力支持,新興產業固然「未來可期」,但年輕人未必有資本和勇氣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也反映在青年人修讀課程的取向上。根據《藍圖》整理的2021年數據,約有119萬名青年曾接受專上教育,其中約36萬人(30%)修讀商科,另有22.3萬人(19%)修讀文學及社會科學;但與政府大力催谷的創科緊密相關的電腦、機械、電機、電子及輪機工程科,合共只有約18萬人(15%)修讀,相對前兩者而言佔少數。
從學業到事業的統計也可明顯發現,年輕人拒做新興行業的「開荒牛」。同樣在2021年,15至39年青年勞動人口有141萬人,最多人從事傳統產業,如公共行政、教育、人類醫療保健及社工活動,有32.43萬人(23%);其次是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有24.393萬人(17%);第三是進出口、批發及零售,有23.97萬人(17%);最後則是文化創意產業和創新科技產業,只有22.59萬人和0.46萬人,相形見絀。
規劃產業,協同發展
單從措施分類來看,《藍圖》未有提出扶持更多「具青年色彩」的產業,如直播播主、電競選手、極限運動、棋類競技等等。而看似較為重視的「學業」和「就業」,也不過是不斷重覆「交流」、「實習」和「生涯規劃」等詞語,分別出現30次、41次和14次。
《藍圖》銳意「啟發青年、燃亮未來」,但在落實層面,倘若未能開拓多元產業、創造更多高端好工,那麼無論老師幫學生做多少生涯規劃、商界怎樣和校方加強合作、各行各業如何提供實際機會,相信「啟發」空間有限,「未來」也是想像。
郭東旺表示,在產業結構單一化的環境下,政府更須幫助年輕人面對走出校園、踏入社會的挑戰,協助他們順利過渡,例如提供更多中學、大專的實習機會,令他們了解職場運作,從而裝備自己。他建議制訂《香港新興產業振興藍圖》,為每個特定產業制訂長遠發展規劃,而且要宏觀地促進不同產業之間的互相配合,產生協同效應。
置業主導,更難置業
《藍圖》就年輕人的住屋需求,推出4項政策:一是資助非政府機構租用合適酒店和旅館並將房間轉作青年宿舍用途,目標在五年內提供額外約3000個宿位;二是物色合適賣地項目,要求發展商預留一定數量單位,支援青年宿舍計劃;三是持續增加房屋供應,預計未來五年合共增加15.8萬個傳統公屋、「簡約公屋」、「綠表置居計劃」和「居者有其屋計劃」等公營房屋單位;四是在今年賣地計劃推出「首置」項目,助青年置業。
政府再推「首置」和青年宿舍,冀為青年提供獨立居所,重建置業階梯。惟正如《藍圖》最初所記,25至39歲青年與父母同住比率,已由2011年的45.7%升至2021年的52.7%;可以預見,即使五年內提供額外約3000個宿位和屈指可數的「首置」,也只是杯水車薪。事實上,只要當局仍然以「置業」主導房屋政策,樓價就會繼續遠超很多市民負擔,「置業」反倒更會成為不同年齡群體的生活難題,青年更加難有安身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