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歌.二|數碼音樂產業年代 廣東歌從神壇跌落華語樂壇邊緣

撰文:戴小橦
出版:更新:

走進旺角西洋菜街鴻光大廈,經過一道長樓梯走到盡頭,可以看到一塊不起眼的深紅色小牌子,上面印着「老友記天地唱片」幾個燙金字,門口貼了一張海報,寫着《這樣憶起陳百強》的新書講座活動,屋裏隱隱約約傳出80年代的經典歌曲。推門進去,不足三百呎的地上橫七豎八地堆滿各種音響部件和雜物,櫃上密密麻麻的黑膠碟卻被碼得出奇齊整;走進看去,九成以上是橫跨數十年的廣東歌大碟。老闆黃國恩對每一張都如數家珍:「最多的時候,我收藏了近四萬隻(唱片)。」然而,記者採訪的整個下午,都鮮有人入內光顧,只是偶爾有人路過在門口張望⋯⋯

提到香港流行音樂發展,就不免要提到唱片行業的興衰起落:1995年,黃國恩開了自己第一家CD鋪,當時人們仍會輪候幾個小時去買一張喜歡的唱片。

如此情景,在「翻版」唱片出現之後一去不返,「差不多在1996年就難支撐下去了。」黃國恩說,「那時張學友早上才推出新唱片,下午已有人賣翻版。」再之後,數碼音樂的到來,更是直接打翻傳統唱片行業的聚寶盆。

為在收購、倒閉狂潮中存活下來,大批唱片公司投向卡拉OK商業模式,強調市場和包裝,漠視音樂創作,將打造偶像歌手當成一門生意。但這種做法只求速度不求質量,當韓流和歐美音樂來襲,這些口水歌根本無力招架。

與此同時,內地娛樂及唱片市場卻在慢慢崛起,並逐漸取代香港成為華語樂壇的核心……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26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7月18日)《數碼音樂產業年代 廣東歌從神壇跌落華語樂壇邊緣》

黃國恩提到,「翻版」工廠的大量出現對唱片市場產生極大衝擊。(鄭子峰攝)
「翻版」唱片的出現,令原本暢旺的本地唱片市場一落千丈。(香港01製圖)
造星運動風氣始於1982年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梅艷芳的奪冠。(網上圖片)
港產片則缺乏創新,不是家族爭產就是警匪鬥智。(視頻圖片)
湖南衛視看準時機,借鑑歐美的全新「選秀節目」形態,讓《超級女聲》、《快樂男聲》、《我是歌手》等競技綜藝成功進入大眾視野,造就李宇春、張靚穎、張傑等一批又一批當紅的選秀明星。(《我是歌手》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