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治理・二|摸着石頭抗疫 黃梓謙:政府須主動建構社會資本

撰文:劉夢婷
出版:更新:

每逢面對社會危機,社團在動員、救援、互助和倡議方面總能起到重要作用,但特區政府向來忽視組織工作,即使新冠病毒疫情屢次爆發,也不願介入統領社團抗疫工作,而是交由社會團體自行發揮互助力量。例如「全港社區抗疫連線」(連線)成立兩年以來,組織派發超過6,000萬份物資、覆蓋至少400萬名市民。參與統籌「連線」義工服務的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黃梓謙從中總結組織經驗,認為當局必須主動擔起建構和領導「社會資本」的責任,才能善用民間組織提升地區治理效能。

早在十年前,黃梓謙已經創辦「凝動香港體育基金」積極參與社區服務,主要透過集結社會資源為基層兒童提供專業體育培訓。第五波疫情在年初爆發後,黃梓謙從新聞獲悉「全港社區抗疫連線」將會協助分發中央援港物資,便向「連線」總召集人陳振彬自薦成為抗疫義工,對方隨即邀請他加入團隊負責統籌義工事項,包括建立義工招聘系統,管理及配對義工服務。

總結三個月的抗疫經歷時,黃梓謙頻頻提到「摸着石頭過河」——從分配資源、提高物流、穩定工作模式,全都需要在摸索中前進。他強調,要令義工各展所長,最重要是「需求」和「供應」的接軌;但是,民間義工組織未必具備足夠技術和能力統合物資、掌握需求、精準供應,因此需要政府帶頭統籌、提供支援,例如建立統一資料庫。他相信,這既有助供需快速接軌,更有利於建構「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22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6月20日)《「連線」摸着石頭抗疫 黃梓謙:政府須主動建構社會資本》。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黃梓謙形容抗疫期間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民間組織能力有限,始終需要政府來接軌供需、從中調配,他還把視角拉闊到特區政府應該如何善用民間組織提升地區治理效能,認為關鍵在於當局必須重視「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建構。(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每逢面對社會危機,社團在動員、救援、互助和倡議方面總能起到重要作用,但特區政府向來忽視組織工作,不願介入統領,而是交由不同社團自行發揮互助力量。(全港社區抗疫連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