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外 港交所宜開拓想像空間
目前香港交易所是不少中資股、尤其是新經濟巨頭的首選上市地,如在接下來兩個月,喜茶、京東物流、嘀嗒出行等亦有意來港展開上市聆訊。港交所近年來積極改革,在其《2019-2021戰略規劃》中,提出成為「國際投資者在中國和亞洲的首選融資中心」的目標。近日港交所有意引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相關機制,但除了股票市場外,還有什麼發展空間?
去年,有154間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其中包括四間同股不同權企業、14間生物科技公司、9間利用第二上市渠道新上市公司,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總額為3,975億元,按年升27%。
受惠於內地加快資本化、大量資金流入、大市成交暢旺,新股市場活躍、交投活動蓬勃、互聯互通等政策下,加上交易費及上市費收入大幅增加,帶動盈利增長,港交所在上周三(2月24日)公布全年業績,多項數據均創新高。去年純利增長22%至115.05億元,收入連同其他收益增長17%至約192億元,全年合共派息8.17元,按年增22%。
在市場成交方面,港交所去年日均成交金額1,295億元,較去年上升49%,滬深港通及債券通日均成交額均創新高;除了正股市場外,去年期貨及期權日均成交量按年升6%。更甚的是,由年初至上月16日,港交所的日均交易量已是倫交所的四倍多。這亦令港交所市值有較大的想像空間,中信建投證券早前曾預測2021及2022年港交所收入為247.8及273.9億元,公司股東淨利潤預計達157.1億及175.1億元,給予港交所622元的目標價。
債券通急起直追
剛卸任港交所行政總裁的李小加曾表示,過去十年,香港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充當中外聯通的翻譯機與轉換器,實現「三通一擁」—股票通、債券通、商品通與擁抱科技,期望可將中國及全球的資金及商品通過香港實現互聯互通。
除了中國A股指數期貨及股票市場外,內地債券市場亦日益開放。自2010年起,內地已允許境外投資者直接進入內地債券市場(北向)。人民幣全球使用量不斷增加,衍生再投資人民幣資產的需要,交易平台增多,更容易進入內地債券市場。金管局與人民銀行在2017年推出債券通後,內地債券市場發展向好。普遍而言,國際投資者較為了解與國際接軌的監管環境,加上市場慣例,讓國際投資者以香港為平台,透過金融中介機構投資內地債券市場。
此外,互聯互通機制亦成為編制指數公司考慮納入內地債券為成份債券的推力之一,中國國債及部份銀行債券已先後納入彭博、摩根大通等綜合指數及債券指數之中,因而成為被動配置的對象,債券通交投將繼續快速增長。
債券通2020年交投活躍,累計成交58,518筆,共4.81萬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增長82.8%;成交總額4.8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升83%;而日均成交量由開通首月的14.8億元人民幣上升超過十倍,至今年1月的294億元人民幣。截至2020年底,境外投資者在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持有量達4,280億美元,佔總額的3%,當中超過三成半是通過香港的債券通平台買入和持有。金管局表明,將會研究南向債券通,並將債券通的交易品種擴展至回購及其他衍生工具。種種數據顯示,內地債券市場尚有很大潛力,但除此之外,港交所還有什麼可以發展?
併購非靈丹妙藥?
曾任香港聯合交易所副主席的前中銀國際證券董事總經理、金銀業貿易場永遠榮譽會長馮志堅認為,除了股市外,商品交易對交易所亦是很重要的一環。事實上,當年剛上任行政總裁兩年的李小加便曾作出港交所歷來最大宗收購,在2012年6月以166.73億港元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因LME專注於金屬期貨交易,港交所期望可借此擴展股票及金融衍生品以外的商品交易平台。
參考港交所統計數據,今年1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額按年升1.36倍至2,457億元;港股去年日均成交額按年升49%至1,295億元;而滬港通及深港通的南向交易日均成交金額各為130.74億元及112.98億元,各按年上升92.4%及83%。港股去年的總市值達47.52萬億元,按年升24.5%。
反觀除了與股本證券等相關的產品外,港交所在其他衍生產品,如商品期貨的交投並不活躍。參考2020年第四季《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季報》,所有期貨及期權產品(股票期權除外)的平均每日合約成交量接近50萬張,但絕大多數與期指相關,佔約97%。
港交所一直銳意進軍商品期貨市場,繼滬、深港通及債券通後,港交所旗下前海聯合交易中心(QME)自2014年起已着手研究與內地商品互聯互通,探討「商品通」,期望複製「股票通」,吸引境外投資者通過「商品通」投資內地市場,亦為離岸人民幣資金提供更多的投資工具。這些都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及實體經濟有正面影響,可是,五年過去,商品通迄今仍然未落地,而LME收費交易金屬合約的平均每日成交量只有571,000手,較去年下降了7%。
港交所於2019年曾開出天價2,900億港元收購倫交所,但以失敗收場。考慮到股權問題,馮志堅直言幸好沒有做成這宗「蝕本」交易:「其實不一定要併購,如香港與上海、深圳做深港通、滬港通,也沒有入股及收購的關係,如覺得有互補性,互聯互通已很足夠。」如在去年7月,新加坡交易所與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便擴大了合作夥伴關係,協助企業在兩地上市。
不論是境內還是跨國,交易所互相併購並非罕見。當時李小加表示,合併能創造出「跨全球、跨時區交易市場」,讓投資者可以在低成本、高效率的情況下,參與全球市場。沒有人有水晶球能斷言併購最終是蝕是賺,但香港的確需要開拓金融發展的各種想像空間。
除了港交所改革外,任命總裁亦值得注意,港交所於2月初宣布委任前摩根大通亞太區主席兼行政總裁歐冠昇(Nicolas Aguzin)接替李小加成為行政總裁,相關任命現時尚待證監會審批。歐冠昇與李小加同樣出身於摩根大通,已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可是,其外籍背景引起廣泛關注,馮志堅對此亦抱有疑惑:「選人要慎重,當中央都在提『愛國者治港』,卻將重要的金融市場交給他(外籍人士)掌舵,是否真的選無可選?」
外界猜測,港交所任命外籍總裁是為了吸引外資,挽回市場信心,但馮志堅對此決定有所保留,認為金融業是香港的主要命脈,沒必要在資訊安全、歸屬感等方面引人質疑,「選一個合適的人,也是很重要的。」
上文節錄自第254期《香港01》周報(2021年3月1日)《股票市場外 港交所宜開拓想像空間》。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