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巨變 北水南下 如何推動香港金融再上新階?
隨着內地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愈來愈高,內地資產配置手段亦出現變化。2020年,港股通南向資金淨流入達6,000億元人民幣,總持股市值規模增加9,590億元人民幣,助力恒生指數在去年底站穩27,000點以上;踏入2021年,「北水」(內地資金)繼續大舉南下,帶動恒指在1月突破三萬大關。儘管港股近日或受美國債息及香港擬加印花稅消息拖累,導致大市忽然轉淡,但分析普遍認為牛市並未終結。國際政經格局巨變,加上「北水南下」國策支撐,將為香港金融市場的再度發展帶來多大潛能?「背靠國家,面向世界」的香港交易所,又應該怎樣藉此良機擴大改革,積極踏上歷史新階?
內地資金大舉南下建倉,直至上星期才有放緩迹象。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北水」累計淨流入總額為3,106億元,已是去年全年淨流入額(6,721億元)約一半,帶動個別港股發展,如騰訊控股(0700)及美團點評(3690)等龍頭股月內大漲20%,在此趨勢下,港股市場將吸引更多內地資金。
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推波助瀾下,內地資金持續通過港股通流入港股,北水尤其是獲政府支持的公募基金南下掃貨,在港股市場的地位更為重要。近日,內地公募基金不論是發行還是南下速度均明顯加快。參考中金數據,截至今年2月5日,內地共有7,541隻公募基金,總規模達20.18萬億元人民幣,當中有1,095隻是可投資港股的非貨幣公募基金(港股比例約0%至80%),總規模達2.67萬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多出623隻。截至去年底,公募基金港股持股增加2,694億元人民幣,持倉市值達3,447億元人民幣,佔港股通港股持股市值的16.4%,較2019年上升9.8個百分點,從持股量及新增數額而言,公募基金已成為港股主要的購買力量。中金預測,公募基金平均每年將增持2,500至3,500億元人民幣港股,佔港股通南向總流入的三分之一至一半,而港股持倉比例將由去年底的15.8%提高到25%至30%。對不少投資者而言,香港估值低窪,不論是市盈率還是估值,都是偏低,加上港交所開綠燈,讓部份受本地市場追捧的生物科技、新經濟科技股納入互聯互通選股範圍之內,而恒指改革亦令個股多了被動資金追捧。
「香港是一個放大了的B股市場。」前中銀國際證券董事總經理、金銀業貿易場永遠榮譽會長馮志堅說。香港早已成為內地企業首選的境外融資中心,過去十年,香港市場的新股總融資規模超過2.3萬億港元,全球排名第一,其中大部份為內地企業融資。馮志堅從事銀行金融業務四十多年,亦曾出任多項公職,包括香港聯合交易所副主席及香港期貨交易所董事,不單見證香港的金融發展,還參與其中。他說,香港的金融市場在回歸前後均發揮着重要作用,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已着手發展外匯、股票、黃金等業務,亦提供各種各樣的理財產品及金融投資工具。
曾是聯交所副主席的馮志堅便是引進H股來港上市的推手之一。他解釋,在此之前,內地企業須在境外註冊,再以紅籌股形式來港上市。當時香港股市基礎弱,需要跨境上市的經驗;而內地上海及深圳證券交易所剛起步,內地企業需要大量資金,希望能有平台集資,在多月鋪墊下,青島啤酒在1993年7月15日成為首間在港掛牌的內地企業,打開了直接來港上市的大門,自此,國企、民企、國有商業銀行等大批內地企業紛紛來港上市。
B股所指的是以人民幣報價的內地企業股票,起初供外來投資者以外幣認購及交易,在2001年2月後開放至內地居民以外匯買賣股票,可惜B股市場規模細、交投少,流動性及融資功能薄弱,加上提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開通互聯互通等開放市場措施,使B股日漸被邊緣化。馮志堅說,內地的B股市場企業規模過細、工業不斷升級換代,令B股企業被淘汰,而在香港,企業可以用與美元掛鈎的港元融資,「其實最大的B股市場,就在香港。」
內地資金為何會選擇來港投資?除了港股估值偏低、有套利機會外,馮志堅認為,股票優質、匯率因素、資金流向及資產吸引力,亦變相吸引內地投資者投向港股,一同分享企業成長的成果。「內地有很多先天條件局限,香港是連接西方金融市場一個重要的橋頭堡。」與其他市場相比,本港的金融市場相對完善,加上廿多年來的人才累積及具認受性的法制基礎,對內地而言,香港金融市場舉足輕重。馮志堅解釋,「關內境外」模式讓香港不單止充當引資角色,將境外企業資金人才引入關內,隨着內地改革開放程度愈來愈高,還將關內企業的資金、人才帶出境外,從單向轉為雙向、從請進來到走出去,這些既是香港金融市場不斷發展的進程,亦是市場地位所發揮的功能。
加上從阿里巴巴一事上,港交所汲取教訓,在2018年4月修改《主板上市規則》,容許未錄收入、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及採用同股不同權的新經濟公司來港上市,這些工作為港股市場轉型及世界融資生態提供適切土壤,從改革至今,港交所已錄得逾90家新經濟公司掛牌。而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周三(2月24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當局重申港交所會檢視整體第二上市制度,包括非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大中華公司是否需要為創新科技公司,以及相應的市值要求等,而日後或有更多第二上市股份獲納入港股通,以及落實讓陸港兩地投資者可申購對方發行新股的「新股通」後,對股價及交投活動將有正面影響。
資金國際化 產品略單一
馮志堅指出,香港的資金來源很國際化,但產品卻略為單一。滬港通及深港通先後在2014及2016年開通,擴大了香港投資者的人民幣投資渠道與本地股票市場的流動性,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發展。而隨着取消了總額度限制及擴闊選股範圍,交投暢旺。滬深港通開通五年以來,北向流入金額達1.01萬億元人民幣,外資持股達1.44萬億元人民幣,而債券通開通兩年多以來,達成交易超過3.8萬億元人民幣。但港交所《現貨市場交易研究調查2019》指出,外地投資者的交易額佔比為43.3%,反映外資仍積極買入港股,配置資產。
如參考金管局在去年9月發表的《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港匯在受到新股集資活動、滬港通及深港通下的南向資金流入等股票相關需求影響下,單在4月21日至9月22日便因強方兌換保證被觸發50次,金管局根據聯繫匯率制度合共沽出1,685億元,而本港銀行系統結餘由2月底的543億元,增至9月24日的2,425億元。到了今年1月27日,香港銀行體系結餘為約4,575億元的歷史高位。
去年5月,美國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促使中概股企業考慮回歸港股或A股市場。香港金融市場資金自由流動,並擁有穩定的聯繫匯率,國際清算銀行三年一度的調查顯示,香港是2019年亞洲第二大和全球第四大外匯市場,如此背景,加上便利的上市制度及國際性證券監管制度,使香港成為中概股回歸或內地企業掛牌的優先選項。這些條件均為香港市場帶來機會,截至去年9月底,以市值計算,香港股票市場在亞洲排名第三,全球排名第五。截至去年底,香港的上市公司數目達2,538家,總市值達6.1萬億美元。
在大眾腦海裏,「國際金融中心」早已成為香港的代名詞,「如果只說銀行系統,許多大、中小型銀行也來香港開立辦事處、分行,從銀行的角度而言,香港是很國際化的。」但如只談股市,便是另一回事。馮志堅坦言,當愈來愈多內地資本、以內地業務為主的企業來港上市,從數目及市值而言,「國際」二字是誇大了。
港股「內企化」 難配合國策
在剛剛出爐的恒指季檢,恒指成份股增至55隻,其中36隻是中資股,改變甚至主導港股結構。內地赴香港直接投資與日俱增,截至今年1月,香港有2,545間上市公司,中資股共有1,326隻,包括291隻H股、177隻紅籌股及858隻民企股票,中資股在港股市場份額日漸增加,佔整個港股市場51.2%,市值及成交金額各佔整體股份78.9%及87.1%,從1993至2020年間,內地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在香港集資超過9,347億美元。
反觀其他地區的企業,對來港掛牌並不積極,如過去只有Uniqlo母公司迅銷(6288)、日本彈珠機營運商Dynam Japan(6889)、以色列醫療美容器械供應商復銳醫療科技(1696)、意大利奢侈品品牌普拉達(Prada,1913)等來港掛牌。「你數不出有哪幾間(在港上市的非中資企業),而且交投不活躍,這當然與資金投資取向有關,或者企業在當地已有自己市場,便不需來港掛牌。」香港成為內地企業重要的離岸集資中心,但馮志堅認為,香港金融市場如想配合國策,今天的發展難言足夠。
如何吸引更多地區及國際公司來港上市?若要成為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不能只放眼內地。馮志堅解釋,不論是連接中亞、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一帶一路」倡議,還是於去年11月中國、東盟十國、澳洲、日本、韓國和新西蘭共15個經濟體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都有助推動區域經濟,不論是合資企業,還是在當地從事活動的中資獨資企業,都可能有融資需求,這對香港而言是很大的商機,但要視乎香港法規能否接納:「要放眼地區及國際,如當地具中資背景的基建公司可如何在香港融資?這些就是我們的市場空間。」中國是RCEP中最大的經濟體,簽署RCEP有望為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和投資提供有利環境,並提升區內使用人民幣的水平。
2001年,國務院首次提出要將上海建設成國際金融中心,經多年規劃後,上海金融服務已成為國際貿易不可或缺的部份,近年更積極推展滬倫通。但人民幣兌換及進出等金融管制仍是上海的痛處,馮志堅認為,當上海尚未後來居上時,香港要留意當地放寬政策後的變化:「他們未能突破一些現存體制,所以香港應趁機加強自己,保住自己地位,另外亦需發展,不能只守住。」上海、深圳等內地城市因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及進出,變相局限了當地市場發展,香港則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現規模超過7,000億元人民幣,2020年首11個月經香港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交易額超過5,700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同期增長兩成。香港如何能更好地經營、鞏固其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顯然是推動本地金融業進一步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問題。香港成為內地企業重要的離岸集資中心,但若想配合國策發展,便不能只着重內地,也要放眼國際。
上文節錄自第254期《香港01》周報(2021年3月1日)《政經巨變 北水南下 如何推動香港金融再上新階?》。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