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就任】中國已成美國新挑戰 北京順勢重整大國外交
1月下旬,隨着已經入主白宮的美國總統拜登帶着一群奧巴馬時代的幕僚重返白宮,大舉廢除特朗普時代留下的政策與法令,華盛頓的風向似乎正隨之調轉。但從北京的角度看去,華盛頓城頭大王旗的變幻,其意義終究有限,中美之間的大勢不會因個別人物而發生具體轉移。
北京雖然在外交語言中強調此前的風波是「美國當政者對中國的認知出現了嚴重偏差」,以致「把中國視為所謂最大威脅,並由此採取了完全錯誤的對華政策」,可是,北京早已明白美國兩黨在「遏制中國」這一點上已有共識,其差異僅在於手段不同。
考慮到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只有美國的13%,到今天已增至超過七成,更未有因特朗普的貿易施壓而受到打擊。遏制中國這個強勢崛起的競爭對手,以繼續維護美元霸權、主導多邊規則、獲取最大經濟利益,當然是美國的長期目標,而中國成為美國最大挑戰的這一現實更是一目了然。
打壓兩年未見成效
以美國科技界元老、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微軟(Microsoft)聯合創始人蓋茨(Bill Gates)為代表的美國產業界人士認為,中美之間仍可以藉美國生產的「噴氣式發動機、娛樂產業和昂貴的晶片」而相互受益,因為華盛頓的施壓可能會「強迫中國自己製造晶片」。
當中國開始自己製造核心元件,而非以「造不如買」的態度應對現狀時,對美國的威脅更大。如果中美因地緣政治因素而建立起兩個獨立的技術體系,矽谷的利益將直接受損:此舉既會令美國公司喪失全球最大市場,也會為美國培養出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大趨勢下的新話語
踏入2021年,隨着慣於對中國採取極限施壓的特朗普因敗選下野,美國大資本青睞的拜登當局上台,反對「中美脫鈎」、「堅定主張中美接觸」的美國政界、金融界和高新產業界人士都暫時鬆了一口氣。
拜登在去年12月4日接受訪問時強調,不會立即採取行動取消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出口美國近一半產品徵收25%關稅的措施,還稱要與其「亞歐盟友磋商,制定連貫的策略」。隨着拜登任命素以對華強硬著稱的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進入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中國和亞洲事務,華盛頓已經展示了足夠的鋒芒。
對此,環顧近期北京外交高層人士的言論和觀點,外界也能發現一些相對明顯的迹象。1月16日,王毅在中國共產黨黨刊《求是》雜誌上發表署名文章,更展示了中國外交在大國關係上的總路線。有關王毅文章細節及分析詳情,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上文節錄於第250期《香港01》周報(2021年1月25日)《中國已成美國新挑戰 北京順勢重整大國外交》。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