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聯旗飄揚於國會 特朗普與拜登誰是「僭主」?
上周三(1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衝入國會山莊,大肆破壞,舉世矚目。跟其他特朗普式集會一樣,此次事件中也有人揮舞南北戰爭時期的南方邦聯旗。事實上,特朗普與邦聯的結合並非一個單純討好保守派的舉動,當中是反抗心理與歷史進一步符號化的結果。如果美國的體制再無法化解一部份人的不滿,更大規模的內亂可能接續有來。
1865年4月14日,約翰.布思(John Wilkes Booth)在華盛頓的福特戲院刺殺了美國總統林肯後,根據其個人日記所述,他在刺殺林肯後於舞台上以拉丁文高喊了一句「sic semper tyrannis」—「這就是暴君永遠的下場」(Thus always to the tyrants)。
這是一句出處不明卻廣為傳頌的羅馬諺語,傳說中,布魯圖斯在元老院刺殺終身執政官凱撒後,亦曾喊出這句話。立國文化深深受到羅馬共和國影響的美國,自然亦繼承了這句名諺。十八世紀末,「sic semper tyrannis」便成為了維珍尼亞州(Virginia)的州格言,至今日為止,仍然印在州旗之上。
布思行刺林肯是美國南北內戰的經典一幕,為不少人所熟知。在行刺的前一周,南軍總司令李將軍(Robert Edward Lee)向北軍投降,邦聯(CSA)已告名存實亡。布思向來支持邦聯的理念,因此,在北方生活的他才背負了「叛國者」的罵名,後更因為同情李將軍未獲即時赦免,鋌而走險地刺殺林肯,以為南軍復仇。
巧合的是,以「sic semper tyrannis」作為格言的維珍尼亞州便是支持蓄奴制度的南方州份之一,而邦聯的靈魂人物李將軍,也正是出生於維珍尼亞州。
然而,為何當下要提起這段往事?無他,近日美國發生的動亂,實在不期然令人回想起這幕一個半世紀前的「英雄」故事。
▼▼更多1月6日美國國會暴亂情況▼▼▼
與林肯遇刺政治意涵出奇相似
上周三,仍然不肯承認敗選的特朗普號召支持者於華盛頓集結,他在白宮外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指控選舉舞弊,又抱怨包括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在內的共和黨人沒有給予他足夠的支持。
同日下午,國會正準備點選舉人票和確認總統當選人,特朗普支持者轉向包圍國會,最終有部份人衝入國會山莊內,造成混亂,引致至少四名示威者及一名警察死亡。
這場「特朗普之亂」,跟布思刺殺林肯有着很不同的情節。布思刺殺了林肯,特朗普的支持者只是衝擊國會;布思行刺林肯時,已經爆發了南北戰爭,而且戰爭已經到尾聲,其行動改變不了南軍戰敗的局面,但特朗普支持者造成的動亂是否就此完結,暫且難以預估。
在躁動不安的上世紀六十年代,甘迺迪兄弟先後遇刺,曾令美國局勢動盪。若然特朗普繼續煽動極右勢力,人們不免擔心將來會不幸再次發生刺殺總統等要人的事件,甚至激起更嚴重的內亂。將上星期的事件與林肯遇刺對比,可以發現,兩者反映的一些重要政治意涵竟出奇地相似。
林肯是在傳統北方史觀中的英雄人物,既是內戰的終結者,也是守護美國價值、提倡黑人平權的人權鬥士。雖然近年的修正歷史觀會一定程度為南方邦聯平反,但在傳統中,南方邦聯的支持者就像布思一樣多年被指控為「叛國者」。然而,在一般人眼中英雄般的林肯,在布思及南方邦聯的眼中,卻是一名「暴君」。
「Tyrant」這個英文詞彙來自於古希臘語,原初是指那些通過不正當手法謀取權力的人。這些人可以是利用「民主制度」上位,也可以是以控制混亂局面為藉口,得到本不屬於他的權力。據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理想國》所述,民主制度失序後,便會有人竊取國家權力。故在古希臘的語境下,「tyrant」又常被譯作「僭(越之)主」。由於這些僭主大多以極端的暴行聞名,故此,後來又漸漸譯作「暴君」。
無論是「僭主」還是「暴君」,本質上都是得位不正者。布思等人覺得北方聯邦侵害了南方州份的權力和利益,從他們的立場出發,林肯才是真正的「僭主」。但放在當下,誰才是「僭主」呢?
在美國主流媒體和政治精英的眼中,特朗普依靠煽動民粹主義上位,過度使用總統權力。他是美國二百多年民主制度的破壞者,就這點而言,他可謂不折不扣的僭主。然而,對特朗普的支持者而言,即那些常強調「愛國」的保守右翼、反對民主黨普惠施政、強調自己是「納稅人」的經濟右派、不願遵守防疫措施的自由至上主義者,民主黨與拜登正在威脅美國的立國價值、侵害他們的自由與利益。而他們相信特朗普對大選的指控,認定這場選舉有大規模的舞弊,是民主黨竊取回來的,因此,拜登才是「竊國者」、是「僭主」,特朗普反而是他們眼中的「英雄」。
這兩個跨越時空的例子都在說明,「英雄」與「僭主」可能只是一線之差……(節錄)
上文節錄自第248期《香港01》周報(2021年1月11日)《邦聯旗飄揚於國會 特朗普與拜登誰是「僭主」?》。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