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斗到探月 2020成中國科技成果爆發年

撰文:王翠榮
出版:更新:

回首2020年,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成為一切事物的背景。在疫情「黑天鵝」下,全球經濟遭遇「寒冬」,中美矛盾從貿易戰延至科技戰。無論是上半年對擁有5G技術優勢的中國高科技企業華為的全面封殺,還是下半年對廣受歡迎的抖音海外版應用程式TikTok和其他中國應用程式採取行動,白宮的打壓和圍堵都讓中南海進一步意識到,後疫情時代混亂的世界格局下,唯有「科技興國」,才能讓中國搶佔制高點。

2020年,中國在探月工程、火星探測、衛星導航、載人深潛、量子研究、數據庫技術替代、核聚變技術國際參與,以及中微子實驗和晶片製造等領域,均有亮麗表現或重大國家戰略部署。

12月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攜帶月球土壤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着陸場着陸。(新華社)

最引全球矚目的當然是「嫦娥五號」將月球土壤帶返地球。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攜帶月球土壤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着陸場着陸。這是繼前蘇聯於1976年發射無人探測器「Luna 24號」後,四十四年來首次成功實現月球採樣返回。

▼▼「嫦娥五號」探月過程▼▼

+4

兩項引人關注的太空任務

作為富饒的「礦場」、理想的「太空補給站」,月球對人類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中國探月工程自2004年1月正式啟動以來,已成功實施「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和「嫦娥四號」五次任務。「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新樣本預計可為中國科學家理解月球地質和早期歷史提供更多信息。多國也競相展開登月計劃,包括1969年實現人類登月的美國,其於2024年再次載人登月的阿緹蜜絲計劃(Artemis program)備受關注。不過,近二十年穩步取得成果的中國,在月球探測上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已毋庸置疑。

實際上,中國今年共有兩項引人關注的太空任務。除了「嫦娥五號」登月,7月23日,中國成功將其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成為中國航天走向深空的重要里程碑。「天問一號」探測器預計將於明年2月抵達火星附近,通過制動被火星引力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展開着陸、巡視等科學探測任務。其既定目標是尋找當前和過去生命的證據,並評估行星的環境。目前,只有美國、前蘇聯、歐洲太空總署和印度成功地將航天器送入火星軌道,而中國很快會成為第五個到達火星的國家。

12月16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在《太空新聞》(SpaceNews)雜誌撰文稱:「西方國家與中國的太空競賽正在加劇,美國必須保持自己的太空優勢。」事實上,讓美國警惕的不僅是月球和火星探測工程。作為對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的回應,中國自主建設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在今年全部建成。

6月23日,中國成功發射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標誌着北斗系統全部建成並實現全球服務能力。衛星導航系統最早源自軍事需求,但其作用遠不止停留於軍事領域。在交通、農業、林業、漁業、電力、金融、公共安全、防災救災等諸多領域中,衛星導航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對於中國來說,北斗衛星系統覆蓋全球最重要的意義在於使中國避免在軍事、高科技和外交上被美國「卡脖子」。

不僅是向上的太空領域,向下的海底探測同樣有中國不可磨滅的印記。11月10日,「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器在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成功潛入海底10,909米處,成為人類歷史上第四艘抵達「挑戰者深淵」(Challenger Deep)的載人深潛器。圖為「奮鬥者號」成功潛入海底10,909米處。(新華社)

除了航天科技外,深潛和核聚變領域亦有突破,有關詳情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上文節錄自第246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2月28日)《從北斗到探月 2020成中國科技成果爆發年》。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6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撕裂、動盪、疫情、衰退⋯⋯香港人累了

港府防疫失能 袁國勇也累了

教育界爭議不斷 動盪過後走向何方

疫情下三度停課 雙職家庭倍辛酸

【上樓.寄生族】首爾樓價升幅冠全球 房地產市場亂象頻生

疫中溯流追源 歐洲人在孤絕中過聖誕

知名漢學家傅高義逝世 拋開西方偏見,平實看待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