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克.影評】影史片帶影迷經歷時間之旅 遊走荷里活夢工場
疫情肆虐,戲院關門,電影愛好者如何是好?Netflix最新上架導演大衛芬查(David Fincher)磨刀六年、以影史為藍本的新作《曼克》(Mank),定能一解相思之苦。惟須溫馨提示,較諸昆頓塔倫天奴的《從前,有個荷里活》,本片的影史「考據」更強,觀影門檻更高。然而,倘能投入其中,必然樂而忘返。
大衛芬查以驚慄、犯罪類型電影聞名,如《七宗罪》、《搏擊會》、《失蹤罪》等,而《曼克》則是他較少涉獵的傳記片。導演以曾任記者的已故父親傑克芬查(Jack Fincher)所撰劇本為藍本,揭露影壇經典《大國民》的背後秘辛。電影所涉乃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而非當代影史,若稍有認知會較易入戲及有所共鳴。本片名副其實地復古,還見諸刻意拍成黑白片。但別因此低估電影技術含量,觀其美輪美奐的美術及視覺效果,來年在頒獎台上橫掃各大技術獎項亦不足為奇。
這齣傳記片的主人翁並非憑《大國民》名留影史的名導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而是與他一起「合撰」劇本、卻幾遭歷史遺忘的編劇赫爾曼.J.曼凱維奇(Herman J. Mankiewicz),曼克就是他的「別名」。電影找來奧斯卡影帝加利奧文力(Gary Oldman)飾演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的狂放才子,其可塑性甚高,演活文化人簡直手到拿來。
相比觀摩演技以至視效,導演明顯更希望觀眾關注文本,全片蘊含海量資訊及言志訊息。導演盡情挖掘荷里活的歷史寶庫,與觀眾一同回望「那些年」,近乎徹底摒棄類型片風格,創作上猶如脫韁野馬,比《從前》更進一步─畢竟,後者仍保留一定程度的娛樂性及商業性,甚至帶有一點cult片玩味。
本片並非典型線性敘事結構,而是以多重「閃回」形式的插敘來呈現角色經歷,觀影時宜養足精神,不然很易墮進五里霧中。凡此種種,也印證Netflix給予創作人極大自由,毋須受商業票房成績綁手綁腳……更多電影分析,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節錄)
上文節錄自第244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2月14日)《《曼克》影史片帶你遊走荷里活夢工場》,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封面報道】是時候正視「雙重國籍」問題 建「中國香港公民」身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