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0|大灣區就業固然機遇無限 香港呢?

撰文:郝子雨
出版:更新:

政府統計處昨日(11月30日)發表第三季勞動力數據,其中20至29歲青年是重災區,合共有7.82萬人失業,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佔整體失業人口的三成。此前,特首林鄭月娥剛於上周三(11月25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提到特區政府將會補貼2000個名額,為剛畢業的香港青年提供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就業機會。
如果「就業計劃」是為解決港青就業問題,那麼對比近9萬名失業港青,這2000個名額的作用實在有限;如果「就業計劃」是想令港青一展所長,那麼港府所應該設法提升的,是他們的競爭實力,而非單靠薪金補貼;如果「就業計劃」是為響應「建設大灣區」,香港本身已是灣區城市之一,「發展好香港」就是「建設好灣區」。

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建議將以薪金補貼2000個名額,呼籲在香港及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本地大學畢業生到區內其他城市工作,為期18個月。政府消息稱,有約1600個名額為一般職位,月薪至少1.8萬元,港府每月提供津貼1萬元,另外300至400個名額專為創新科技畢業生設立,港府將補貼1.8萬元;為此,當局將在防疫抗疫基金預留4.3億元,預計最快年底開始推行。

無可否認,香港青年的確需要重新認識「一國兩制」,並且明白粵港澳大灣區之於香港的特殊意義,不但有助香港強化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且可以拓闊自身視野。然而,觀乎整個就業計劃的政策邏輯,再反思香港青年當下所面對的就業困局,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

觀乎整個就業計劃的政策邏輯,再反思香港青年當下所面對的就業困局,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資料圖片)

港青面對結構性失業困局

政府統計處昨日(11月30日)公佈最近勞動力統計,第三季失業率經調整後錄得6.4%,共有25.98萬人失業,當中逾三成人口(7.82萬人)年齡介乎20至29歲,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如果「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是為解決本地青年失業問題,那2000個名額對於近八萬名失業大軍而言,根本微不足道。大灣區作為炙手可熱的國家發展大計,人才競爭早就相當激烈,不管是一般職位或者創科職位,相信能夠獲有關企業聘用的港青,在香港根本不愁沒有工作;反倒是那些本身的教育水平較低、被迫接受學歷與職業錯配的青年,前景堪憂。

眾所周知,香港經濟結構固化,新興產業並不發達,而地產和金融更長期壟斷香港發展命脈,吸引不少人才投身相關行業,包括出身不同專業人士。另一邊廂,零售、銷售、旅遊、飲食、物流、運輸等等服務業是香港另一支柱,但相關就業要求較低,無需高等學歷或專業技能。在經濟好景時,尤其是旅遊業鼎盛時期,化妝品連鎖專賣店銷售員的月薪可以多達5萬元,可能比一般專業人士更為豐厚;但當香港經濟下滑,加上修例風波和新冠疫情的雙重夾擊,這些行業首當其衝,例如7至9月的「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失業率便高達11.7%。

有人認為,青年失業只是周期性問題,相信疫情過後便會反彈;然而,香港產業轉型困難、欠缺經濟動力也是不爭事實,當世界各地傳統產業紛紛透過創新科技升級,當疫情已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行為和習慣,幾可預見,即使疫情過後,香港經濟仍然交困——假如港府再不重整人才規劃、加大教育投資、幫助港青提升競爭力的話,問題將會更加嚴峻。

「移民」是當下港青熱議的話題之一。很多人都說,基於《港區國安法》等政治因素而打算離開香港。(資料圖片 / 高仲明攝)

逼走港青的不止政治因素

「移民」是當下港青熱議的話題之一。很多人都說,基於《港區國安法》等政治因素而打算離開香港,但不少論者指出,逼走年輕人的深層次原因,是本港生活成本之高、產業之匱乏、上升機會之難。

上個月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策略及發展研究中心聯同其他三家機構調查顯示,2020年應屆畢業生的平均入職薪金較去年略高,學士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約為1.4萬元到1.6萬元。這相對較於灣區就業計劃中普通職業的1.8萬元起的月薪而言,差距並不算大,相信大灣區職位能夠吸引港青的原因,便是產業的機遇與生活成本的差別。

青年民建聯早前就新一份《施政報告》表達期望,提出因香港住宅用地有限、住房剛需難以解決,故鼓勵港青到大灣區置業、創業,或往返兩地上班生活。這樣將問題拋向別處的思維和特區政府如出一轍。不過其對置業的相關考量不無道理——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去年發佈國際樓價負擔能力報告,指出香港連續十年登上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一個每月收入位於家庭入息中位數的香港家庭,需不吃不喝20.8年方可上車買樓。近年來,公屋輪候年期不斷攀高,樓價也不停飆升,青年即使在職場獲得不錯的薪水與前景,若想在這個城市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也需背負「樓奴」身份。

香港連續2年成為全球130個城市中生活成本最高的地方,與瑞士蘇黎世和法國巴黎並列榜首。(資料圖片)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日前發表《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也顯示,香港連續2年成為全球130個城市中生活成本最高的地方,與瑞士蘇黎世和法國巴黎並列榜首。也就是說,即使同樣一萬多的人工,在香港的生活成本卻遠遠高於內地,這也成為「逼走年輕人」的原因之一。這個城市,究竟還有什麼能讓土生土長的香港年輕人留下來,將香港建設得更好、更有活力呢?這才是當政者需要反思、考慮的,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思維,不要等到香港的新生力量被掏空才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