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身份認同問題 港青並非都叛逆

撰文:石中堅
出版:更新:

不少人曾引用過去十年的民調表示,青年對國家反感日增、國民身份認同持續下降,是無可挽回的局面。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港人身份認同調查顯示,自2017年以來,18至29歲青年自稱純粹「香港人」的比率一直高踞近七成,自認是純粹「中國人」的比率則徘徊在個位數的百分比,2017年底更跌至0.3%。

單純強調「中國人」和「香港人」這種二元對立的講法,未免過度簡化現實狀況,有違科學原則。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濟學系客座副教授宋恩榮及中大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研究助理潘學智在2018年於《信報》發表《香港青年對「中國人」身份認同由負轉正》一文,指身份認同調查有「身份對立」和「多元身份」兩種不同的問卷設計,前者要求受訪者在「香港人」與「中國人」中二擇其一,又加多「香港中國人」和「中國香港人」而四擇其一,卻無法反映受訪者可以同時加強或減弱對「香港人」和「中國人」兩種身份的認同感;後者則以兩條獨立問題問市民對「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認同感,可同時加強或減弱。

單純強調「中國人」和「香港人」這種二元對立的講法,未免過度簡化現實狀況。(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事實上,港大民研同時採取了上述兩種問卷設計,但媒體上大多數報道均過度着重「身份對立」的部份,忽略了「多元身份」的結果—後者顯示港青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程度在2017年下半年顯著上升,並由負轉正;而即使在「身份對立」的問卷中,港青對「中國人」的認同在經歷2017年的歷史低位後亦有回升之勢。由此可見,所謂「港青反華反中」並非一個既定事實,若問題真的出在媒體和教育上,為何在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那一年半蜜月期期間,港青的身份認同感沒有持續下降?

當然,時移勢易。經過去年的反修例事件後,民情洶湧—卻是洶湧地愈加撕裂。就以「多元身份」角度來說,香港民意研究所今年6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受訪者對「中國人」身份認同僅為5.74分,較半年前跌0.4分,創回歸以來新低;反之,「香港人」身份認同為8.57,佔眾多選項之首;曾經存在的「中國的香港人」和「香港的中國人」兩種重疊性身份大幅減少。也有人認為,提供這些數據的調查都是「假新聞」、「假數據」—藍絲會說這是「黃絲洗腦」、本土派則說這是維穩假新聞,中央不同部門及官員也各有研判。

當社會氛圍及輿論皆將國家與港人推向對立面時,中央及特區政府應當如何修補裂縫,為香港尋覓一個共融而民心歸順的未來?(資料圖片/羅國輝攝)

當社會氛圍及輿論皆將國家與港人推向對立面時,中央及特區政府應當如何修補裂縫,為香港尋覓一個共融而民心歸順的未來?宋恩榮及潘學智的調查有其指標性作用,點出了民心背離並非一日之寒,也不是單純針對一兩個個別因素便能成功「化解危機」。教師、媒體、社福界是否「愛國愛港」,這是「硬條件」,無論如何改動,皆有不足之處。反之,管治質素、政府給予外界的觀感(例如,能否讓港人看見「一國」之下能夠兼容「兩制」)、陸港文化交流及融合,這些屬於「軟條件」,雖短期內未必可以大幅調整,但對民心的影響較前者為甚。筆者有數點倡議,望能幫助化解港人與國家身份認同的「死結」。詳情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上文節錄自第238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1月2日)《論身份認同問題 港青並非都叛逆》。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8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美國大選】特朗普不應連任的理由

選前一刻拜登勝算高 特朗普選情會否再次逆轉?

世界期待一個怎樣的美國?

黎智英助理Mark Simon捲入美國選戰 政治操弄假新聞,是守護還是破壞公義?

與其擔心長者乘車被濫用 不如全民共享兩蚊優惠

與袁彌昌對話 中間派,你到底是什麼?

換走港製標籤 港產品如何華麗轉身?

德國現場觀察 「歐洲典範」如何對抗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