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影評】改編特殊學校集體欺凌案 涉超過300宗性侵事件

撰文:寇斯珮
出版:更新:

台灣電影《無聲》近日開始優先場,屬今年金馬獎入圍影片中的頭一批與香港觀眾見面。電影改編自2009年台南特殊學校啟聰學校中發生的真實事件,一名女學生在學校被學弟強暴,事後反映給老師,卻被冷處理,校方用各種方法希望淡化事件。進入法律程序之後,經調查才發現共有超過300宗性侵案件,涉及的學生有70多位。十一年之後,這次事件被拍成電影,台灣放映頗獲好評,觀眾紛紛稱其為台灣版《無聲吶喊》(改編自韓國光州仁和聾啞學校的真實性侵和凌虐事件)。

電影改編自2009年台南特殊學校啟聰學校中發生的真實事件。(《無聲》劇照)

新人女導演柯貞年在2010年以拍攝短片和劇集出道,《無聲》是其首部長片,順利入圍今年金馬獎的八項提名,包括最佳新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電影原創音樂、最佳剪輯及最佳音效等。

片方及觀眾將電影與《無聲吶喊》相比,無疑十分切中要害。無論是題材還是拍攝方法,這部台灣電影具有濃烈的韓國風味。其一是,兩個地區都面臨社會呼籲轉型正義,因此近年不少主流電影都將重心放在闡述這兩個主題上。這些電影大多採用類型片拍攝手法,輔以精緻的燈光、美術及音效,在大銀幕上有上佳表現力,從而引發大眾討論。其二是,它們往往僅限於將事件用普通的戲劇手法表達出來,難以真的從創作上提高層次,人物刻劃較為扁平,心理變化和動機都泛口號化,且不深刻。韓國的一系列「逆權」電影都屬此列,改編自轟動且不可思議的真實事件,最後都只能轉化為平平的影像。

《無聲》入圍今年金馬獎的八項提名,包括最佳新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電影原創音樂、最佳剪輯及最佳音效等。(《無聲》劇照)

唯有在各種強烈情緒的交替之間,導演用推導施暴者動機的過程讓人得以喘息。電影嘗試用因果邏輯來表達校園暴力的發生和演變……

+5

上文節錄自第236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0月19日)《《無聲》台版無聲吶喊 揭露校園黑暗面》,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6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押後《施政報告》背後 特首有必要上京「跑部」

香港在「雙循環」格局中擔要角

中央連摑港府幾巴掌 請林鄭班子做好「港人治港」

公開調查 明晰理據 「釘牌」縱有理 教局須服眾

疫症時代 兩岸三地美術館伺機變陣

染疫特朗普親當「白老鼠」 單株抗體療法乃「通往疫苗橋樑」?

政治光譜兩極化 美國第二次內戰的隱憂

張艾嘉:當大家都在後退,就是我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