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襲擊孰對孰錯?「後真相時代」人人自危
歷時逾年的反修例風波,令社會陷入空前撕裂,也促使香港進入以情緒和信念凌駕事實的「後真相」時代。去年的「721元朗襲擊事件」,是不少香港人近一年的夢魘,但當失職警員和追打市民的白衣人仍未承擔法律罪責,當晚受襲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卻遭警方以涉嫌暴動罪拘捕,結果再次引發兩極激辯,但雙方說法完全背道而馳——「黃絲」認為林卓廷是「原告變被告」,批評政府「濫捕、濫吿」;「藍絲」則指林卓廷行為挑釁、主導衝突發生。假如雙方都相信己方說法方為事實,當中爭議到底孰對孰錯?為何雙方見解有如此大的分岐?在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為何我們與真相的距離反而愈來愈遠?
黃藍劍拔弩張 視點大相逕庭
去年7月21日元朗爆發大規模衝突,百多名白衣人手持藤條攻擊市民,導致多人在激烈衝突中受傷。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於元朗衝突中亦在場進行Facebook直播,期間被打爆嘴角受傷,身體亦有多處傷痕。
事後民主派及部份媒體定性事件為白衣人「無差別襲擊」市民,而當日警方在衝突最為激烈的時候卻「遲到」38分鐘,其時社會輿論矛頭劍指「警察失職」,刻意縱容白衣人毆打市民。然而約一星期後,由極端建制帶起的「林卓廷帶領黑暴攻入元朗尋釁滋事,與白衣人爆發激烈毆鬥」輿論卻大張旗鼓,聲稱要還原事件真相,成為「元朗事件」的另一顯著觀點。
同一事件,在不同政治陣營看來卻有着不同的「真相」,這在反修例風波中並不罕見。而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上世紀「六七暴動」中發生的「林彬之死」,在不同政治光譜的傳媒報道中,也有着截然不同的「事實」和「觀點」——
商業電台《欲罷不能》及《時事評論》主持人林彬,在寓所附近被佯作修路工人的示威者截停,潑淋汽油後擲下汽油彈,全身被燒至重傷,送院搶救至翌日不治。面對連串爆炸及暴力事件,《明報》以《兒童無罪!抗暴有理!》為題發表社論,猛烈抨擊左派示威者殘酷不仁;但另一方面,針對林彬受襲,《大公報》卻以《地下突擊隊鋤奸 敗類林彬受重傷》為題進行報道,認為林彬倒中亂港,是香港陷入混亂的元兇,因此遭人伏擊是當有此報。
同一新聞素材,兩派解讀竟可相異如斯,而時至半個世紀後的今天,歷史陰差陽錯地再度上演,眼見雙方堅守信念,非要拼個你死我活,那到底誰才是「正確」地詮釋事件的一方?暴露於空氣中的「真相」,又有幾分是真,幾分是假?
尋找一手資料 切忌人云亦云
回歸元朗事件中,不難發現現時網上流傳的各種言之鑿鑿的說法,不少都只是憑空臆測的流言。要擊破流言,我們必須分清資料的真偽,而最準確的方式,莫過於不經任何公眾媒體,直接翻查相關資料及記錄,以及查閱有關當時事件不經刪剪的原裝片段。
整合當日新聞及直播片段,林卓廷於晚上約10時45分乘港鐵前往元朗西鐵站後開始進行facebook直播,從片長約34分鐘未經刪減的原裝片段所見,林卓廷到達元朗西鐵站後開始詢問現場人士當時情況,並向現場人士解釋「已聯絡元朗警區警官」,希望警方盡快介入保護受襲市民,惟在場人士大叫「點會有用」。影片至約1分40秒時,可見地上有一根斷裂木棍,並已出現一名血流披面的受襲女傷者,可見早於林卓廷到達前早已有市民受襲。影片於3分30秒時,林卓廷多次向站內人士重複勸喻「唔好郁手」,並拉走至少兩位市民,着其「企後啲」,其後雙方一度對峙。影片於8分05秒時,林卓廷對白衣人表示「唔好入嚟」,10分37秒時,林卓廷表示「我哋一齊頂住佢」,其後雙方隔空對罵。15分20秒時,站內有人向站外噴水,15分40秒時林卓廷大叫「大家冷靜」。
16分30秒時,白衣人率眾攻入閘內,追擊站內人士,站內人士往月台奔逃。19分時,大部份站內人士逃入車廂,當時車廂內有大批非元朗站登車的市民。19分30秒時,白衣人抵達月台,開始攻擊車廂內市民。20分20秒時,車廂市民開始恐慌。21分10秒時,白衣人攻入車廂,揮棍攻擊車廂乘客。23分時,月台上有人將硬物往車內乘客投擲。24分10秒時,有乘客向白衣人求饒,遭白衣人拳打顏面。25分20秒可見,林卓廷嘴角流血,全身傷痕,直至此刻,車門才終於關上,其後可見車廂內遺留一地藤條及斷棍。
事件發生後,政府發表新聞稿,譴責有人聚眾在元朗港鐵車站月台及車廂內襲擊乘客,引發衝突,導致有人受傷,可見政府將事件定性為單方面的「襲擊」而非「打鬥」。
不過,今年7月,有人在知名影音串流平台Youtube上將林卓廷的直播片段加以剪輯,變成甫開始就見他向白衣人指罵,不久即見白衣人衝入閘內打人,令人以為林刻意挑釁白衣人聚眾生事。但林卓廷到場時已有少女受傷、他不斷勸喻雙方保持距離及多番提出希望白衣人保持距離的片段全被刪去。
要求證事實真相,唯有透過重組最難失真的第一手資料,方可一窺事情的全貌,不應聽信個別傳媒經過後製的報道,特別是經過剪輯的片段,模糊事情真相。以上重組希望主要聚焦於林卓廷、站內人士及白衣人於無刪剪影片中的言行,嘗試還原當日情況——林卓廷以北區區議員身份到場,上述言行到底屬於尋釁滋事,抑或另有原因,箇中真相希望留待讀者細細咀嚼——但如果,讀者只堅信自己一方的資訊,就可能陷入「同溫層效應」。
網絡「同溫層」 資訊「舒適圈」
「同溫層」理論(stratosphere effect)又稱「回聲室效應」(echo chamber situation),由心理學家凱斯.桑斯坦(Cass R.Sustein)提出。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一些意見相近的聲音不斷重覆,並以誇張或其他扭曲形式重覆,令處於相對封閉環境中的大多數人認為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實的全部。
在網絡進行溝通時,一般人都選擇與自己觀點相同的圈子進行對話,進一步鞏固自身已有的立場,而對截然不同的主張充耳不聞。這一傾向本是人之常情,但在現代社會中,由於網際網絡的應用和社交媒體的發展,大幅深化了這現象。在都市人觸手可及的Facebook及Instagram等社交網絡媒體,均採取了由用戶自己決定追蹤者/朋友圈,然後再由程式內建的演算法去推薦與用戶興趣相近的專頁或其他用戶,以吸引用戶興趣,導致社會進一步分化乃其副作用,且已積習難返。
在元朗事件中,社交及影音平台顯然成為了有心人利用來發佈不實信息的「工具」,由於此類平台具強大分享功能,但分享同時容許用戶加入個人意見,甚至是作一定修改及添加,因此在資訊經過多次轉發、整合甚至篡改後,就難以反映事實,但由於資料在朋友圈子或信任平台中轉發而來,人們就會傾向更容易相信該「事實」,甚至更容易挑動起情緒。
在「後真相時代」,受眾基於自己的情緒及立場去判斷事件,只願接收有既定立場的資訊,令資訊變得模糊失真,我們有太多途徑去接收各種經過編輯,只願我們接受特定資訊的資料。生於大時代,我們唯有心思澄明,拒絕一味接收資訊,嘗試自行抽絲剝繭,理性分析,方能擊破謊言,避免墮入有心人士的語言陷阱。
更多《香港01》深度報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