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國際競推統一認證 冀消「漂綠」憂慮
綠色金融成為全球投資界的大氣候,但綠色債券普遍未受各國政府監管,投資者對企業「漂綠」(Greenwashing)仍存憂慮,為了杜絕「漂綠」行為,各式第三方綠色金融認證機構應運而生。
在歐美為首的國際債市,企業主要依據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的《綠色債券原則》,及氣候債券倡議組織的《氣候債券標準》發行綠債,前者為一套自願遵守的準則,而後者更進一步,訂定了詳細的認證機制,訂明可獲認證的項目、資金運用及匯報守則等,要求至少95%集資金額須與綠色項目掛鈎。
至於中國內地的綠債,則大致遵循人民銀行及發改委的指引發行,但與國際標準有着不少差異,例如把「清潔煤炭」和「大型水電」都歸類為綠色項目、允許以50%集資金額作一般營運等,為國際投資者所不接受。
「定性」式認證 增審批彈性
香港積極發展綠色金融,也有推動相關認證,其中香港品質保證局的「綠色金融認證計劃」目前是唯一獲官方資助的債券認證計劃,品質保證局總裁林寶興受訪時指,自本財政年度(4月1日)開始至2019年11月,該局已認證總計80億美元的發行綠債,超越去年全年數字,涉及完成56宗個案,當中35宗為綠色債券,其餘為綠色貸款。
為防企業「走數」,該局會於綠債發行後,每年監察落實情況。林寶興說,在制定認證計劃時,除參考國際標準,也參考了人民銀行等內地指引,該局已設有不同通道處理申請,以盡量解決和減少紛爭。若產品符合計劃下的綠色定義,會納入綠色通道,但如遇到暫不在綠色通道分類內的申請,如新科技產品,或內地標準所允許的清潔煤和大型水電等,該局會先放在紅色通道,由技術委員會審慎討論,但他指,該局目前仍未有相關個案,全部認證債券都經綠色通道發行。
品質保證局金融及科技助理總裁丁國滔形容,該局的認證方式「行得較前」,基於科技日新月異,該局採取「定性」的認證方式,即先評估項目是否對環境有正面影響,而非有固定框架,稍不符要求都不叫綠色項目,而現時已有不少金融機構參考這種認證方式,如氣候債券倡議組織近期更新轉向「定性」方式,「大家都轉緊」,相信只要透明度夠高,投資者可自行作決定。
「一債多證」做法普遍
不過,由該局認證的綠色債券,絕大部份同時取得其他認證機構的認證,包括領展3月發行的綠色可轉換債券、工銀今年發行首批大灣區主題的綠債,甚至是香港政府發行的首批綠債,這是否代表品質保證局的認證認受性不足,難「一鎚定音」認證?丁國滔解釋,如企業曾取得綠色框架的第二方意見,往後再申請發綠債,都可以重用該份意見,「用完再用」,故有企業會帶着本身持有的第二方意見,參與該局的認證計劃。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亦指,為綠債取得兩至三個不同認證是市場慣常做法,當中實有分別,如第二方意見是獨立於發行企業的專家或機構,就綠色債券框架給予意見;品質保證局則為綠色債券的發行進行評估和核查。他又指,該局推出認證計劃後反應不錯,若認證不受國際投資者接受,「發行人亦不會幫襯」,從公司角度,取多一個認證「不是填張表」,需花時間和精神與品質保證局溝通,「錢反而其次,若公司認為沒有Value added(增值)就不會做。」
上文節錄自第195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2月30日)《綠色債券成新浪潮 香港宜「借北風」 構築環保金融生態圈》。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