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政策落後 社區配套不足 銀髮族何去何從?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頤康院院長莫思傑指出,現時院舍共有約306位長者入住,當中近六成來自香港。她指頤康院的空間、環境及醫療團隊都較香港的護老院優勝,現時頤康院有3名駐院醫生、18名駐院護士,以及其他護理員,整個醫療及護理團隊超過90人;院舍內亦有多名社工,閒時會帶院友外出飲茶、購物,甚至組織治療小組,關顧院友心靈上的需要,「以一個合理價錢,質素會優勝過香港同等的(院舍)。」

承接上文︰銀髮族勞碌一生 晚年仍為蝸居愁

莫思傑認為,港府若有意推動北上養老,必須解決過境醫療,以及長者醫療券如何在內地使用等問題。(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近年到內地安老的港人有所增加,莫思傑指隨着大灣區的配套逐漸成熟,相信北上養老將成大趨勢。她續稱,內地政府近年大力發展養老政策,不但提供金錢資助、開放政策,甚至撥出土地供非政府機構建設安老院,「香港不一定無改變,但內地暫時的土地資源會比香港大。」

莫思傑認為,港府若有意推動北上養老,必須解決過境醫療,以及長者醫療券如何在內地使用等問題。她指出,現時不少港人院友每隔數個月便需要到港覆診取藥,建議容許部份合資格的,如二甲、三甲等達一定醫療水平的內地公立醫院提供覆診服務,避免長者奔波勞碌。此外,現時內地只有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可以使用長者醫療券,她認為可擴大適用的醫療機構,以配合北上養老政策。

頤康院院長莫思傑指出,現時院舍共有約306位長者入住,當中近六成來自香港。(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至於不少發展商近年積極開拓養老產業,以高質素的長者房屋配以醫療設備作招徠,莫思傑認為兩者的市場有所不同,私營長者屋針對意識機能較好的長者,「可能是剛剛退休,仍有自理能力」,如頤康院般的院舍服務則主要滿足長者的安老護理需要,在市場發展方面,兩者能相輔相成。

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處理不少本港長者到內地養老的個案,中心副主任邵建波表示,個案中的長者多因住屋問題而移居內地,亦有部份希望回鄉落葉歸根。他指不少基層長者移居內地前,於香港的居住環境甚為惡劣,有與多名子女同住的長者被迫「做廳長」,更有長者因子女成家立室而「被逼遷」,需要獨自租住劏房。他批評香港的安老政策落後,公營安老院輪候時間過長,「有老人家說排到死都未排到」,加上私營安老院費用過高,令基層長者望而卻步,選擇到內地安享晚年。

邵建波稱,到內地養老的港人一般未有遇上適應問題,因不少人年輕時曾在內地生活。普遍而言,長者主要擔心醫療服務,如對內地醫療體制不信任、未能享有任何醫療福利等。他認為政府若有心推動港人到內地養老,應該完善現行福利政策,增加長者到內地養老的誘因,同時減輕本港公營醫療體制的壓力,建議政府可進一步擴展內地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試驗計劃,將涵蓋地區擴展至其他大灣區城市,並將相關政策發展為長期支援措施。他又認為,政府應拓展長者醫療券至內地三甲級醫院,減輕長者於內地的負擔。

香港安老政策落後,公營安老院輪候時間過長,加上私營安老院費用過高,令基層長者望而卻步,選擇到內地安享晚年。(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老人院以外 私營長者屋回應需求

根據統計處數字,香港人口在未來二十年將會急速老化,推算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將由2018年的17.9%,升至2036年的31.1%;至2066年比例將達到36.6%(見圖),意味着每2.73個人,就有1人為65歲以上長者。加上本港土地供應短缺,截至今年6月底,本港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已高達5.4年,長者一人申請者亦須等候2.9年,預料未來長者住屋將成社會重點需解決的問題。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不少長者均希望在家安老,而非在老人院走人生最後一段路。有集團便因應長者需要,嘗試推出不同的長者房屋和照顧服務,陞域集團便於去年推出長者服務式住宅「蔚盈軒」。蔚盈軒位於九龍城聯合道,鄰近九龍城街市、九龍寨城公園,與聖德肋撒醫院僅五分鐘路程,交通、社區設施配套完善。集團負責人鄧耀昇表示,了解長者抗拒被標籤,更擔心入住老人院後與社會、家人脫節,故選址上經過細心考量,希望長者住戶能保持與社區聯繫。

蔚盈軒踏入營運的第二年頭,回顧首年的「成績表」,鄧耀昇認為無論於營運、市場認受性方面均屬正面。展望將來,他預言「個餅會愈來愈大」,並會陸續出現老人院以外的營運模式。他表示並未單純視「養老產業」為一門生意,惟承認「好強調要賺到錢」,以維持其可持續性,「再開第二間、第三間。」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不少長者均希望在家安老,而非在老人院走人生最後一段路。(資料圖片)

發展銀齡社區配套 建養老產業

以不足40歲之齡從父親「舖王」鄧成波手上接手集團的鄧耀昇,早於數年前便留意到「銀髮市場」的可塑性,「現在(退休)那群人不論在財富、知識,甚至本身的計劃都(比以往的)好很多……愈來愈長壽、樓價愈來愈貴,總會更多地為退休着想。」推出蔚盈軒前,集團曾進行調查,發現有一班長者月花數十萬元聘請多個看護照顧自己,甚至於私家醫院長租床位,「把醫院當成服務式住宅」。鄧耀昇稱,蔚盈軒針對的便是這班較為富裕的長者,為他們打造家一般的生活環境,同時為他們提供所需醫療服務,「NGO與政府投放很多資源到中低價市場,他們基本上好像有無限資源……如果我們走入去(中低價市場),便要與NGO、政府作比較。」

近年有不少地產商積極開拓銀髮產業,惟港人對他們的形象偏向負面。(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鄧耀昇透露,現時有部份長者房屋項目仍處於補地價階段,短期內未能推出市場。除了提供長者服務式住宅外,公司計劃將現有的150萬平方呎樓面面積加入發展銀齡社區配套,包括考慮購買老人院,或以商業地方申領老人院牌照。鄧耀昇表示,公司希望從老人院、服務式住宅及銀齡社區等三方面建立養老產業,放眼將來,最終目標是成為產業的「先行者」,將更多相關的科技、政策帶入市場。

近年有不少地產商積極開拓銀髮產業,惟港人對他們的形象偏向負面,總離不開「地產霸權」、「吸血鬼」、「官商勾結」之類的指控。鄧耀昇說,由地產行業走到長者護理界,某程度是想改善公眾對地產商的觀感。他續指,自推出長者住屋項目後,曾與NGO、政府聯絡,各界都對計劃態度正面,「給予這班長者不同的體驗,創造出一個新的標準,是我們希望在養老產業方面做到的。」

相關文章︰

【全民退保.一】人口老化不可逆 政府勿忘安老之責

安老院舍宿位私營主導 資助院舍為何「等到死」?

【香港老人在內地.一】深圳鹽田老人院 88歲的自律與自由

【香港老人在內地.五】跨境安老好不好?地區工作者與老人對談錄

上文節錄自第18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1月11日)《銀髮族勞碌一生 晚年仍為蝸居愁》。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