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約訪青年委員屢摸門釘 政府是時候拓闊溝通管道了!
為了解青年委員自薦計劃的成效,記者嘗試接觸憑自薦計劃躋身諮詢委員會的代表。惟整個過程碰到不少困難,包括接觸自薦委員無門、查詢得不到回覆,以及被各種不同理由婉拒。記者最終雖然成功循不同途徑,邀得個別委員接受訪問,然而,採訪過程喚起記者對政策透明度的想法:「政府是時候開放更多溝通渠道吧!」
約訪屢摸門釘 理由五花八門
「我希望把年輕人聲音帶進委員會,同時想要把委員會的信息灌輸給年輕人,做好橋樑的角色……」自薦計劃的宣傳語句強調其橋樑角色,那到底自薦委員如何扮演橋樑?什麼人能踏足這道橋?
採訪之初,記者瀏覽青年發展委員會網站卻無法查到委員的聯絡方法,只好撥打查詢熱線。向處方表明來意後,得到的答覆卻未有突破。「首先多謝你的查詢,但很抱歉,我們要尊重委員的私隱,未能向你提供直接聯絡方式……不如你告訴我想接觸哪個自薦委員,我替你傳遞信息,看他想不想和你談。」
其實檢閱委任名單後,不難發現部份委員身兼其他公職,有些更擁有專業背景,要聯絡他們,絕對不乏門路。但是撇開記者身份,普羅大眾又是否懂得接觸他們的途徑?難道市民欲跟自薦委員交換意見,均需先向秘書處請求協助嗎?
或許,政策未有規定委員需與市民溝通,但是,既然委員會銳意聆聽青年聲音,為普羅大眾提供有效的接觸渠道,似乎有不可或缺的理由。
歷經「二次遊說」 多人「已讀不回」
青年發展委員會的官方網站提供由試驗計劃至第二期計劃的委任名單,一共列出超過20個諮詢委員會,總共三十多名自薦委員。記者嘗試循不同途徑接觸逾十位自薦委員,並分別透過電郵、電話及社交平台聯繫。
「摸門釘」成了這次籌備工作的常態,絕大部份自薦委員,幾乎提供的回覆都離不開「不太方便接受傳媒訪問」或者「沒有意見能夠分享」。
有些委員是專業人士,幾番遊說後,最終仍向記者表示未能抽空受訪。更遺憾的,莫過於有些委員選擇「已讀不回」,有些承諾會盡快答覆,最終卻沒有蹤影。
對傳媒工作者來說,這種情況實在見怪不怪。畢竟自薦委員與普通市民一樣,擁有選擇是否接受訪問的權利。
然而,青年自薦委員可是從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應如宣傳短片所言,誠心為社會服務,將年輕人的意見有效地帶入政府。
截稿前,一位自薦委員透過信息回覆,以「身兼其他工作崗位,身份較為敏感」為由,婉拒記者邀請。正當記者準備追尋下一個目標時,該委員告知可代為聯絡相熟的自薦代表。
不敢輕言受訪 需先徵求意見
本以為有委員穿針引線,成效會更為顯著。惟事與願違,最終亦未能覓得對象,被拒原因不外乎「我一向不接受訪問」等理由。那位素未謀面的委員反而很熱心,表示願意向其他委員進行「二次遊說」,但最終亦落得同樣下場,遭其他委員「已讀不回」。
其中一位自薦委員收到來電時,頓感錯愕。在記者表明來意後,他好奇道:「請問你如何獲得我的聯絡電話?」理解來電目的後,他對訪問漸生興趣,惟他認為接受訪問前,需先徵求秘書處同意,才敢正式答覆。
記者感到好奇,難道秘書處有什麼指引?還是自薦委員的自主性不足?那麼宣傳片中所謂的「橋樑」,是不是市民尚未踏上,便已搖搖欲墜?
若特區政府能夠體察民情,弄個意見傳遞平台,讓青年自薦代表能收集大眾意見,再代為轉達,在執行上應不會十分困難吧?記者向這名委員再探口風,訪問最終亦確定起來。委員再問道:「這次訪問與修例風波有關嗎?現在接受訪問是最佳時機嗎?」
整個採訪過程難關重重。青年委員自薦計劃本意雖好,但在執行、政策透明度及公眾參與度上亟待改善,如此成效才更為理想。
相關文章:
上文節錄自第186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0月28日)《採訪後感:拓溝通管道 橋樑應通達》,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