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來】基因編輯食物難逃監管 應視為基因改造生物?

撰文:孔祥威
出版:更新:

能抵抗炎夏的安格斯牛、不會染上禽流感的雞、羊毛更長的山羊……為增加農產量,改善動物福利,近年科學界正掀起一場以基因編輯(gene editing)改造牲畜組織的革命。但近日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仔細觀察其中一隻經編輯的動物—名為Buri的無角乳牛,竟發現其基因組含有細菌的DNA,更包括一段抗生素耐藥性的基因。本來潛力無窮的基因編輯,會否就此走上過往基因改造的失敗道路?

承接上文:基因編輯誤中副車 農場動物時有畸胎

到底基因編輯動物肉類或相關農產品,應否視為基因改造生物? 美國基因公司Acceligen行政總裁Tad Sonstegard只說:「我們稱之為精準育種,這是語意問題。」Acceligen母公司Recombinetics副主席Mitch Abrahamsen辯稱,他們只是把一個已知的基因在同一物種內改成另一個版本,編輯出無角牛就好比把人類藍色眼睛基因改成綠色眼睛。

數年前,Sonstegard在牛隻品種Senepol身上發現一種讓牛隻能適應炎熱氣候的耐熱基因SLICK,他深信可透過基因編輯在安格斯牛引入SLICK。科學家從一隻紅安格斯牛(Red Angus)身上抽取細胞,並以名為TALENs的基因編輯進行修改。他們把基因中一組鹼基對刪除,使安格斯牛也有Senepol的SLICK基因。在美國製出20,000個這些細胞後,再冷藏運到巴西,然後在當地進行複製,把這些細胞的DNA加入卵子,在實驗室生成胚胎置入牛代母。 Sonstegard坦承,他們從美國轉往巴西發展正正是因為監管的原因:「這裏監管系統有別於美國,似乎可以直接進入市場。這是我們所希望的。」他曾預期,約十年內,巴西會有數以百萬計基因編輯牛。

Van Eenennaam曾試探FDA的監管態度。她希望可把她大學農場內的牛製成牛肉,她主張經基因編輯的牛可與一般牛肉一樣安全食用。(UC Davis圖片)

與Recombinetics合作的Van Eenennaam,去年為他們的無角乳牛向FDA立檔存照。Sontesgard指Van Eenennaam當時這樣做是想向FDA試探,詢問可否把佔用大學設施的部份多餘基因編輯動物送住屠房,製成牛扒、漢堡扒等。Sontesgard解釋,他們想知道FDA對於他們想取得食物豁免監管的態度,又認為這些經基因編輯的動物,「有或沒有那細菌質體都可安全食用」。Van Eenennaam也有自己的經濟考量:焚化每磅實驗動物需要60美仙,要焚化共重約一噸的動物將是一項龐大開支,當然是用來做漢堡扒最好。

FDA在3月揭發Buri事件後召開會議,裁定Buri帶有細菌基因,並且不論在何種定義下都屬基因改造生物(GMO)。發現一隻無角動物有從另一物種而來、不想要的DNA,等於為Recombinetics的商業前景「判死刑」。「那是新的基因,所以完全命中了GMO的爭論。」Van Eenennaam說,「從食物安全角度看,我不擔心,但監管的話,你不會再想嘗試。這不是一項有前景的產品。」她說自事件發生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已把五隻公牛中的三隻焚化。歐洲法院在7月判定,基因編輯農產品也應該受基因改造生物的同樣法規監管。

Recombinetics的努力付之一炬,在基因編輯過程中混入細菌基因,其牛肉將需要被視為基因改造食物般嚴格監管。

今次「混入」牛隻的外來DNA並不危險,雖然帶有抗生素耐藥性,但還會由另一個稱為啟動子(promoter)的基因序列控制,Lombardi說這性狀「不太可能」會在牛隻開啟。FDA發言人Laura Epstein指,他們無法評論這發現會否影響任何要核准荷蘭乳牛的申請,但這些外加基因本身不存在健康風險。

消費信心仍待建立

雖然世衞多年來均表示,基因改造食品基本上安全,但消費者卻不是這樣想。去年11月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發現,約一半美國成年人仍相信基因改造食物比起非基因改造的相應產品,較不利於人類健康。

基因編輯與基因改造之別(香港01製圖)

英國根德大學遺傳學教授Darren Griffin覺得,不應該戴有色眼鏡看基因改造食物:「總括來說,公眾仍然對基因編輯食物擔憂,但這需要是基於科研實證的反駁。唯恐天下不亂的標題如《科學怪肉》(Frankenstein foods)不應該在討論中擔當任何角色。」北卡羅萊納州大學生物學家及《CRISPR期刊》主編Rodolphe Barrangou就認為,這是基因編輯或改造食物的最大難題:「阻止前進的問題是監管、公共關係、行銷和商業發布,至為關鍵的事情明顯都在科學範圍之外。」

北卡羅萊納州大學基因工程與社會中心總監Jennifer Kuzma補充,如何監管不一定只着眼科學原理:「所有投票都在說大家對動物生物科技的信心低於植物生物科技……一個監管系統不可以100%都基於科學或科學風險,設定這些標準時就需考慮(社會)價值。」史丹福大學法律教授及生物倫理學者Hank Greely認為,更根本的恐懼是「CRISPR的民主化性質」,這可讓一些立心不良的人任意進行實驗,因此他主張研究人員需要登記註冊。Van Eenennaam則認為,若政府實施強硬監管,基因編輯會在真正開始前就結束:「我們可以停止這討論,因為我們將永不會用它。它就這樣完蛋了。」她對過往很多針對GMO的無謂反對感到挫敗,並在基因編輯看到同樣問題:「讓人對一件事感到恐懼比較容易。」

有科學家批評,現階段以為可以完全掌握基因編輯甚至以之解決問題,是態度傲慢,改善現有養飼方法或許更為簡單直接。(Getty Images)

誠然,基因編輯雖然隨着CRISPR在2013年前後面世而在近年發展大躍進,但它只是潛力龐大,技術仍十分幼嫩。一些專家提醒,以現有水平,基因編輯仍不完美。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動物科學教授Raluca Mateescu便質疑Recombinetics製造耐熱安格斯牛的做法:「這是向前的重大一步,但有其他基因牽涉其中,所以,這不是答案的全部。」

對於自己是否在操控大自然,Sonstegard的回應是:「我會說這種觀點毫無道理,因為基因突變每分每秒都在發生,十分隨機。而這(基因編輯)只是引入一種精準很多的突變方式。說我們在扮演上帝嗎?我不同意。」

英國土壤協會(Soil Association)行政總裁Helen Browning提醒,在戶外飼養動物並提高動物福利標準,可讓牠們較不容易染病:「若基因編輯是用來抵抗疾病,不如首先鼓勵公司改變養豬方式,令牠們不易染病。」

相關文章︰複製寵物販賣情感 空有軀殼無靈魂代孕犬如生育機器 複製寵物不如支持領養

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突破基因改造食物困局 溝通比科學理據更重要?

如果可以,人類應否改變自己基因?黑客編輯肌肉基因 基因編輯有幾神奇?

上文節錄自第179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9日)《細菌DNA擾亂基因編輯 食物革命未竟全功》。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