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撕裂 「黃」與「藍」的平行世界
六月以來的社會風波,不但衝突一直升級,社會之間的歧見和撕裂也愈來愈嚴峻。在紛雜多元的資訊中,走出立場的同溫層甚至理解別人的觀點,變得日益困難。活在平行世界之中的「黃絲」和「藍絲」,如何擺脫「圍爐取暖」的命運,成了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HKG報的文章 | 立場新聞的文章 |
「指揮官嗌咪:『請你地遵守之前嘅承諾,不要衝擊警方防線。』換來的是粗口,緊接是水樽、磚頭,之後暴徒1212打數後衝了過來⋯⋯」 | 「看著警方一路進逼,催淚彈成為了其一的武器⋯⋯看到讓人激憤的一幕,警方在密集的夏慤道人群施放催淚彈,再傳來一兩聲槍聲,然後迎來一陣起哄。」 |
「中午十二點,十五個鐘了,終於可以退後休息,解下裝備,就躺在行人路上⋯⋯下午3點,行動升級,佔領立法會。原來唱聖詩是暗號,說好的不衝擊去哪了?」 | 「聽到一班基督徒對著門口鐵馬後的一班警察,在唱《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當你願意認真地做一件傻事時,會帶有一分力量,令人動容的。」 |
雖然是同一時間、同一空間,但媒體HKG報和立場新聞對於6月12日金鐘大衝突的記錄,卻如平行時空裡的兩組鏡頭,在時光長河裡各自並流。即使大家的鏡頭都聚焦在了同一處,簡單至衝突裏的同一首歌,各自描繪的場景也是截然相反的。
不同的鏡頭
同一個場景,不同的鏡頭可能會拍到不同的角度,進而展現出不同的結果,這也是眾人皆知的道理。媒體報道就像是鏡頭下的片段,拍攝和敘述的角度、方式決定了最終呈現出的景象。例如,金鐘大衝突後《經濟日報》社評的描述是,示威者「與警方發生流血衝突」,但《蘋果日報》的頭版標題是「暴政向我們開槍」。可見警察的執法和受傷,示威者的衝擊和受傷,媒體都可以自我取捨進而展現給其受眾。
8月11日尖沙咀、銅鑼灣等多個地方出現快閃示威,隨後兩天HKG報及立場新聞對與警察和示威者的報道和文章,也像在呈現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前者重點放在示威者的暴力,用上「曱甴」、「暴徒」等字眼,及形容警察執法辛苦,被「屈」、「被抹黑」等;後者重點放在警察執法是否具有法理依據,是否過度使用武力,例如形容「香港警察企圖謀殺香港市民」。
8月12至13日部分有關警察及示威者之文章標題 | ||
HKG報 | 立場新聞 | |
〈直斥汽油彈襲警喪心病狂 港澳辦支持警隊 依法打擊嚴重犯罪!〉 〈記者斥煙攻罔顧安全 警方反駁︰只為制止危險 「示威者用暴力有冇諗過途人?」〉 〈「一群前線工作的醫護人員」屈警方濫暴要無限期罷工〉 〈黑衣曱甴 還我右眼〉 〈暴徒雷射槍射眼12警受傷入院 |
關於暴力衝突 | 〈811港殤,警察已退化成野獸, 812 機場見〉 〈東區醫院逾200醫護集會 香港警察企圖謀殺香港市民〉 〈一群前線醫護人員:警重演六四血腥殘暴發起無限期罷工〉 〈布袋彈射爆眼? 警:不確定受傷原因現場有布袋彈有鋼珠〉 〈市民號召「警察還眼」集會籲塞爆機場為女傷者「討回雙眼」〉 |
〈扮曱甴智擒暴徒警方新招建奇功〉 |
關於警察喬裝 |
〈疑似警員假扮示威者執行職務 民權觀察: 行動無合理理由 需留意有否煽動群眾〉 |
同一顆子彈
這場風波的觸發點雖然是《逃犯條例》修訂法案,但令社會陷入嚴重撕裂的,卻是警察執法的問題。自從6月12日下午第一顆子彈射向人群時,一個巨大的分歧便橫在不同人的心中:警察是否過度使用武力?
那顆無法被忽視的子彈,是怎樣出現在不同媒體的鏡頭裡?以《眾新聞》6月19日一篇報道為例,其指出警方使用武力不合規矩之處,包括布袋彈應只向身體下肢瞄射;而《文匯報》的解讀卻全然相反,形容示威者過分使用武力,而警察則是「使用適當武力將這些人驅散」。後者在6月23日另一篇報道中,同樣將警方行動的描述為「相當克制」。我們不難看出,對於同一顆「子彈」,即使不同媒體均有提及,也能引向不同的立場。
類似的情況,在這兩個多月一直發生。再以8月11日為例,不同媒體均提及警方派人穿黑衣、帶上口罩,喬裝為示威者混入人群。這單一事實,不同的側重和表述,也呈現出不同的溫度。例如立場新聞一篇報道從警察執法的合理性入手,引用監警會前委員、法律學者張達明的意見,而網上讀者的留言多是批評警方手法「踩界」,甚至直言警察「踐踏法律」及自視為法治的代表。在被視為「藍絲KOL」的屈穎妍的一篇文章《曱甴之亂》,示威者被形容為「根本就是暴徒、是黑社會」,社會則被說成「滿目瘡痍」和「從未如此破爛過」、凸顯出警察有必要喬裝執法、扭轉局勢。
可見,敘述的雖是「真相」,但不同的側重點和敘述方式也有辦法把它展現成對自己最有利的面貌。
後真相時代的各自圍爐?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由於人人都可以在社交媒體發放未經查證的消息,令真相比以往可能更難獲得甚至變得不重要,很多人形容社會進入「後真相」時代。特別是當志同道合的一群人融入同質群體,分享相同的觀點、討論單一來源的資訊,便會出現迴聲室效應(Echo chamber),又名同溫層效應。尤其是Google搜尋的個人化,Facebook通過演算法推送與用戶偏好和立場相關的資訊,也讓人在相對封閉環境中,以為一些意見相近的聲音就是事實的全部。
在今夏的社會困局中,不難看到同溫層的匯聚。《立場新聞》一個質疑警察喬裝執法的報道,在Facebook上獲得讚好和分享分別約兩萬,回應三千,大多對警察這般的執法手段提出質疑和不滿,比如「黑警好低莊」(手段不高明)、「黑警折墮至此」等留言,獲得非常多人讚同。而HKG報一篇稱讚警察喬裝執法有智慧、將示威者負面比喻為「曱甴」的文章,也在Facebook上也獲得讚好逾萬,回應逾千,當中大部分表示認同,比如「近兩月最開心呢日」、「希望陸續有來」等留言獲得多人支持。
同一件事,重點明顯不同的兩篇報道吸引了各自的觀眾,相同立場的人們在同一個圈子中彼此認同、稱好。在網絡世界和社交媒體,不同陣營之間並沒有具體的區隔,照道理資訊可以傳到不同立場的人手上,任何人也可以去另一個陣營交流意見。但因為資訊的發達和廣傳,異見之間彼此討論和說服對方的情況,在現實中並沒有怎樣發生。相反,媒體、KOL(意見領袖)等凝聚受眾,更體現出網絡資訊同溫層的問題。
網絡上的KOL無論立場是「黃」是「藍」,都能聚集一批立場相同的粉絲,成為一個小圈子。例如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以支持警察聞名,其Facebook主頁匯聚了約8萬人;支持示威者爭取訴求的民主黨議員林卓廷,其Facebook亦吸引了逾6萬人。兩個社交網絡對於同一事件,也呈現出截然不同的世界。例如浸大學生會會長方仲賢8月6日因購買激光筆被捕一事,何君堯轉載了前特首梁振英的貼文,分析方仲賢購買「觀星雷射槍」的動機,進而論證警方拘捕的合理;林卓廷則轉載《蘋果日報》的新聞,評論道「咁好多大學教授、老師都藏有攻擊武器啦!大家快啲去自首啦!隨時塞爆警署」,嘲諷警方無理取鬧。兩則貼文各有支持,留言大部分為持相同立場者,可見不少人在各自的同溫層中狂歡,並沒有因為資訊的發達而去關注另一方。
雄辯勝於事實
然而,即使面對異見,人也很容易對相反的意見視而不見。這涉及到後真相時代的另一個特質,「訴諸情感與個人信念比客觀事實更重要」。即使說,人更傾向於為了堅持的立場選擇合適的事實論據,而不是根據事實選擇立場。
心理學的「動機性推理」理論指出,人類太執著於自己的立場時,往往會投入額外的認知資源來駁回持相反觀點的證據,以讓自己更確定自己的信念。這也是同溫層效應如何脫離虛擬世界,存活在真實世界中,影響人類大腦的「認知模式」的方式。即當人遇到和自己認知矛盾或是意見相左的資訊時,便會感到不舒服,破壞大腦的穩定,因此經常忽略或是合理化不喜歡的資訊,形成了雄辯勝於事實的現象。在同溫層自我穩固的過程中,「真相」變得不那麼重要。每一個「事實」都會被扭轉為對自己所持觀點最有利、最合理的「論據」。
後真相時代的「雄辯勝於事實」,讓人們立場先行,把情感和感覺放在首位,證據、事實和真相淪為次要。如此,偏見也能換取共鳴與支持。持不同立場者在各自的同溫層內不斷加強自己的理據,不斷積累情緒,最終讓各方撕裂愈來愈大。這個夏天留給我們的問號,除了香港政局的出路,還有如何走出同溫層的問題。
相關報道:面對爭議 社會怎樣漸行漸遠?上文部分刊於第176期《香港01》周報(2019年8月19日)的《如何走出「黃」與「藍」的平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