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一】在商業經營中實踐社會使命 社企是門好生意?

撰文:陳澔琳
出版:更新:

庇護工場、食物銀行……這些都是對社會企業(下稱「社企」)的刻板印象。社企有別於依靠捐款及贊助的慈善團體,以商業手段實現社會目的見稱,近年在香港蔚為風行,社企營運模式亦有所改變。政府以往成立不同基金及資助計劃,鼓勵非牟利組織和企業家以創新思維推動社區發展,亦在今年度《財政預算案》預留1.5億元港元予「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支持社企營運,拿掉空洞的數字,社企是一盤怎樣的生意?

近年社會企業如雨後春筍湧現,這是一盤怎樣的生意?(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社企透過做好事賺錢,因此幫人是目的,賺錢是手段。」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客席副教授、豐盛社企學會會長紀治興說。「社會企業」的概念源於英國,英國社企聯盟(SEUK)定義社企為運用商業手段去實現特定的社會目的。換言之,社企不視賺取最多利潤以分派給股東為首要目的,而是嘗試透過商業操作解決社會問題,利義並舉。

在本港,民政事務總署綜合不同的定義:「社企是一盤生意,透過企業策略和自負盈虧的營運方式,以達致特定的社會目的,而其不少於65%的可分發利潤會再投資於本身業務,以達到該社企的社會目的。」本地社企五花八門,提供社會缺乏的服務或產品、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和培訓機會、保護環境、運用本身賺取的利潤資助轄下的其他社會服務等,滿足不同人士的需要。

本地社企五花八門,當中包括提供社會缺乏的服務或產品、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和培訓機會等等。(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利用商業力量拯救世界?

上世紀七十年代,歐美國家經濟衰退,失業率急劇上升,貧窮問題日益加劇,政府面對嚴重的財政赤字,不少人開始質疑凱恩斯主義,甚至認為社會問題或是政府過份介入市場所致。基於歐美經濟蕭條及政府削減社會福利支出,社企便在營商及公民力量的土壤中應運而生,儘管香港社企發展較晚,但也大致在這社會背景下產生。

2000年,時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甫上任,便積極改革福利機構服務的資助模式,政府於2001年從實報實銷制度改革為整筆撥款津助制度,目的是鼓勵機構善用資源,以提高彈性、解決行政程序導致服務僵化等問題。然而,機構亦因此面臨減薪及縮減編制,不少機構需要自行發掘不同資源及方法以維持服務,營辦社企遂成為出路之一。

政府在2001年推出整筆撥款津助制度,令不少機構面對減薪及縮編的壓力,要發掘不同資源及方法維持服務,營辦社企遂成為出路之一。(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在2001/02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撥出5,000萬元支援殘疾人士就業,社會福利署遂開展「創業展才能」計劃,以撥款設立種子基金資助慈善機構,透過市場導向形式為殘疾人士創造就業機會;至2006年民政事務總署為配合扶貧委員會工作,獲1.5億元撥款推行「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向合資格非牟利機構提供種子基金,成立社會企業,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機會及提升技能。計劃自推出以來共資助約220間社企,僱用超過5,000人,包括殘疾者、有就業困難婦女、長者和年輕人等。兩項計劃為每個項目提供最高300萬元資助,資助期不多於三年,政府期望資助期完結後,社企業務可自負盈虧。

這些計劃成為不少本地社企的起點,但社企時至2007年才漸漸進入大眾的視線。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在《施政報告》表示會大力支持社企發展,以改善香港失業及貧窮等社會問題。曾蔭權認為,政府、商界和民間合作發展社企,可推動關懷文化,發揚「助人自助」的精神,為社區創造更多職位。

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在任內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表示會大力支持社企發展,希望改善失業及貧窮等問題。(資料圖片/李孫彤攝)

助人自助 不計回報?

紀治興在2011年成立「豐盛社企學會」,這個非牟利組織召集各界專業人士成為義工,期望以知識和經驗推動香港社企及社會創新的發展,現時紀治興不時坐在辦公室內免費為社企把脈,以一對一的模式傳授經營技巧及學術知識,為社企解難,同時豐富自己的企管知識。他說,自己踏足社界純屬偶然,之前長年在內地工作,至2006年辭掉惠普中國區副總裁一職,49歲便提早退休。回港後,他在基督教會當執事,結識了同為教會執事的社企豐盛車房創辦人。紀治興記得,那時車房在虧損,所以他捐款支持,翌年再蝕便再捐,如是者到了第三年,車房帳目仍是慘不忍睹。「蝕了錢便去籌錢,這個心態是不會成功的,即使你最初多有心,到頭來什麼熱誠也磨蝕了!」所以當時紀治興決定「一半捐錢,一半捐時間」,試圖救回車房。

豐盛車房理念是讓從業者一邊賺錢,一邊學手藝,車房的學徒多為懲教署轉介的釋囚或社工轉介的隱蔽青年。紀治興說,最初着手協助營運時,一看便發現車房完全不曉得如何做生意,品質管理標準、顧客電子數據庫等統統欠奉,連最基本的零件價格、員工出勤記錄也一塌糊塗,沒有好好控制成本。他於是決意重整旗鼓,同時引入分紅計劃:如果車房在半年內有盈利,當中三分之一會按薪酬比例分給全體員工,結果車房成功在六個月之後轉虧為盈。

紀治興創立「豐盛社企學會」, 為社企診斷「奇難雜症」。(黃寶螢攝)

紀治興說:「每個國家的扶貧(政策)也有一個組合,最簡單是慈善捐款,其次就如綜援、再培訓、最低工資、甚至社企,即曾蔭權所說的『做大個餅』。」當政府願意投放更多資源,放寬申請資格,加上官方宣傳及媒體報道,社企遂如雨後春荀般湧現,成為香港其中一種普及的商業模式。按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下稱「社聯」)轄下社會企業商務中心2007年起每年編制及出版的《社企指南》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港有654間社會企業,較2016年上升7.2%。值得留意的是,並非所有社企均到社聯登記,因此實際的社企數目會更多。

只是,對任何企業而言,守業並非易事,在市場競爭、租金壓力的大環境下,社企要在香港同時結合商業和社會目標,面對的困難更為複雜。紀治興指出,社企由創辦到上軌道平均需要五年時間,能持續營運的成功率約有六成,如何達到收支平衡以至獲利無疑是最大挑戰。如「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自推出以來,36間社企在資助期滿後三年內停業,而根據持續營運的社企在資助期後提交的周年進度報告,約有六成社企有盈利或收支平衡。紀治興分析,仍能繼續運作的社企,不外乎是有盈利或是機構有能力承受虧蝕,但他強調,盈利並非量度社企成敗的唯一標準,為社會帶來多少影響才是重點。

「黑暗中對話體驗館」於去年因收支失衡 結業。(資料圖片)

在紀治興眼中,社企某程度上能防貧及滅貧,既具社會安全網所缺乏的經濟效益,同時亦可減省社會成本及增加社會資本,是扶貧助弱的理想模式。但商界有批評聲音指社企倚靠政府的補貼,造成不公平競爭,而且營運業績不佳,滅貧成果不彰。這方面紀治興另有見解,他認為對於政府而言,社企賺錢與否並非最重要的考慮因素,重點在於能夠生存,繼而聘用一些弱勢社群,「社企賺錢當然是最好的,但你蝕得起又可以生存,其實窮人也有得益。」

2013年,豐盛社企學會學會為民政事務總署的「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及社會福利署「創業展才能」計劃計算社會投資回報 ,如以平均社企營運年期中位數9.3年計算,社企獲一元投放,便有4.46元回報效益,讓錢直接從企業手中流向弱勢,比起綜援的社會效益更大。紀治興認為,綜援每年經常開支逾200億元,逾22萬受助人,過半為年老、永久性殘障、長期病患人士,餘下的是有工作能力但沒有市場競爭力,如需要照顧小孩的單親母親、殘疾人士等,他們有工作意慾卻有心無力,「約有一半人是可以工作的,但很需要老闆遷就,而社企正是擔任此角色。」

繼續閱讀:【社會企業.二】讓創新意念改變社會 「賺到盡」生態礙融資

關於社會企業系列報道:【社會企業.三】披上道德外衣 社企是盤好生意?【社會企業.四】解決社會問題 不能單靠社企

上文節錄自第17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7月22日)《在商業經營中實踐社會使命 社企是門好生意?》。

《香港01》周報其他文章:【青年困境】沒有父幹如何向上流? 香港的「窮忙」悲歌【青年之苦】當權精英虛偽離地 年輕人之怒爆發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