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驗身.​三】運輸署驗身續牌多漏洞 改革只聞樓梯響

撰文:李耀宗
出版:更新:

香港至今未有訂立職業司機強制退休年齡,法例規定,年滿70歲或以上的車牌持有人必須每隔一至三年續牌,並遞交由註冊醫生所簽署的「體格檢驗證明書」予運輸署審批。然而,有關文件設計上過於粗疏,又未有制訂強制檢查項目,就連最基本的血壓和血糖測試都欠奉;加上證明書僅要求醫生以口頭對答填寫,甚為「求其」,令人擔憂上述機制能否保證司機適宜繼續駕駛。

法例規定,年滿70歲或以上的駕駛執照持有人必須每隔一至三年續牌,並遞交「體格檢驗證明書」予運輸署審批。(李耀宗攝)

現時《道路交通(駕駛執照)規例》規定,年滿70歲或以上的商用或民用車輛駕駛執照持有人必須每隔一至三年續牌,並遞交由註冊醫生所填寫及簽署的「體格檢驗證明書」予運輸署審批,證明自身體格適宜駕駛。。

前文提過,60歲是司機交通意外機率大幅增高的分水嶺,目前本港有多達111.3萬名駕駛執照持有人年齡是60至69歲,而70歲或以上者則不足22萬人,兩者相差多達五倍;惟運輸署僅要求人數較少的70歲或以上司機定期驗身續牌,卻未有要求人數較多的60至69歲司機接受檢查,變相產生大量具潛在健康風險的「漏網之魚」。

運輸署現時僅要求70歲人士定期驗身續牌,把人數明顯較多的60至69歲者變成「漏網之魚」。(資料圖片/黃寶瑩攝)

此外,運輸署制訂了一系列「建議可參照檢查範圍」,包括視力、聽力、精神狀態、協調能力、骨骼及肌肉系統等,以供負責簽發證明書的醫生評估續牌申請人的身體狀况。不過,證明書既沒有表明醫生是否需要持有內科、老人科等專科執業資格,又沒有規定醫生必須依循當局建議範圍進行檢查,甚至指醫生有權決定採用任何「其他合適的檢查」方式,實在過於寬鬆。

有不願具名的年長職業司機向《香港01》記者表示,要求醫生簽發證明書續牌其實「比想像中容易得多」:「只要帶同證明書,隨便找個西醫說我要做檢查續領車牌,他們便會『自動波』幫你量血壓、問你有沒有正在吃高血壓藥或糖尿藥,再回答幾條基本問題就可以了,整個過程都用不了15分鐘。」

該名司機手腳患有輕微類風濕關節炎、駕車時不時感到麻痺無力,屬運輸署參照範圍中其中一項檢查事項;但根據司機所言,負責體檢的醫生既未有檢查其手腳關節活動能力,亦沒有查問和記錄他的病歷、工時、工作年資和駕駛車種等細節,令人擔憂上述機制能否有效保證司機適宜繼續駕駛。

佘達明過去曾公開批評,現行長者司機續牌體檢機制過於粗疏。(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事實上,就連最基本的血壓和血糖測試,運輸署均未有將其列為長者司機續牌體檢的強制檢查項目。香港醫學會會董、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過去亦曾公開批評,證明書設計過於粗疏,大多單靠醫生與申請人口頭對答填寫,「只須在表格上剔、剔、剔」,未必能夠如實反映申請人的健康狀况。

現時僅有專營巴士車長,獲公司安排逐年驗身。(資料圖片)

僅巴士設定期驗身

除了官方體檢續牌外,本港部份商用車營辦商亦會為轄下司機安排定期驗身。例如專營巴士車長(包括全職和兼職)每年必須通過由公司醫生進行的身體檢查,才能從事駕駛工作,其中九巴更在2007年起規定,50歲或以上車長須每年接受肺部X光、血尿檢驗、視力及聽力測試等檢驗,年屆60歲者更須接受心電圖檢查,若發現體格不理想,將獲安排內部調職或提早退休。

不過,的士、小巴和貨車業界卻未有硬性規定年長司機必須定期接受體檢。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分會主任杜燊棠表示,的士車行一般不會為司機安排身體檢查,僅會靠肉眼觀察其外觀和精神狀況,若認為大致沒有問題,便會繼續聘用,「原則上車行只是將的士租予司機,不是正式僱傭關係,很自然他們不會特意花錢為司機安排體檢,唯有靠司機自動自覺去做。」

杜燊棠表示,的士車行一般不會為司機安排身體檢查,僅靠肉眼觀察其健康狀況。(歐嘉樂攝)

參考本地多所私家醫院的僱員體檢計劃,一般均會涵蓋全血脂分析、肝臟超聲波掃描、甲狀腺檢查等專項檢查,視乎項目多寡,收費水平為1,000元至1,500元不等,對收入微薄的職業司機而言,負擔頗大。杜燊棠指,不少司機認為體檢費用過於昂貴,寧願自行購買中成藥調理身體,到病發時才驚覺為時已晚,「我曾聽說一些外表看似無病無痛的同工,有天開工心臟病發突然離世,解剖後才發現三條大動脈塞了兩條……如果能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結局可能會不一樣。」

「老實說,現在單是有人應徵司機已經是萬幸了,如果還要立法強制他們接受檢查,可能會弄巧反拙。」綠色專線小巴總商會主席蘇世雄強調,業界至今未有強制要求司機接受定期體檢,主要原因是行內長期欠缺人手,以及避免求職者反感,「現時司機大多數是長者或退休人士,就算我們願意提供(定期體檢),他們亦會害怕因健康問題而不獲聘用,或者因怕麻煩而跳槽至其他公司,加劇人手流失,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蘇世雄強調,業界至今未有強制要求司機接受定期體檢,原因是行內長期欠缺人手。(李耀宗攝)

蘇世雄又強調,雖然業界未有為司機安排驗身,但政府亦有採取其他措施確保司機健康,包括透過商會向司機會員派發免費驗身券,絕非如外界批評般「零保障」。不過他承認,上述措施對職業司機欠缺吸引力,原因是驗身券上所指定的驗身地點和時間均是隨機安排,「司機工作日夜顛倒,比較難遷就,覺得麻煩自然就不願意去做。」

作為自2009年開始舉辦「至fit安全駕駛大行動」的其中一環,運輸署每年提供約2,100張免費身體測試優惠券,鼓勵職業司機自行到醫療機構接受檢查;可是相比一般正規身體檢查,有關測試僅包括體重、腰圍、彎腰平衡和血壓等基本項目,或未能準確反映司機實際健康狀況,再者全港職業司機人數數以百萬計,單憑如此稀少的免費檢查名額,難以滿足職業司機的驗身需要。

運輸署自2009年開始舉辦「至fit安全駕駛大行動」,提供免費身體測試優惠券予職業司機,但成效一直備受質疑。(運輸署圖片)

學者倡全面改革 強化體檢安全網

近年多宗交通意外成因或與職業司機健康欠佳有關,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曾於2013年提議檢討體檢制度,例如把駕駛執照持有人驗身續牌年齡下調至60歲、強制要求所有持商用車牌者每年驗身等;然而,有關建議在駕駛人士和業界狠評「擾民」下,最終不獲通過,僅能要求專營巴士營辦商為車長安排年檢,而的士、小巴和貨車則遲遲未有跟進改革。

時任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曾於2013年提議,強制要求所有持商用車牌者每年驗身。(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時任立法會議員鄭家富、李鳳英亦曾於2010年先後動議,研究立法強制要求所有職業司機定期檢查身體,並由醫院管理局等公營醫療部門為職業司機提供驗身服務。可是運房局其後回覆指,修訂法例會一併影響眾多並非從事司機行業的商用車輛駕駛執照持有人,牽連甚大,加上涉及職業司機健康問題的交通意外只佔極少數,反映續牌安排「行之有效」,故認為暫無需要討論修例,使職業司機驗身制度改革拖延至今。

然而,在本港老年人口將於二十年內大增一倍、社會適齡勞動力減少下,未來將有大量長者和退休人士投身勞動市場,其中運輸行業入行門檻較低,更成為熱門就業選擇,但若行內惡劣工作條件不改,屆時銀髮職業司機因健康問題增加車禍的風險勢將更大,絕非社會大眾所樂見。

李子芬促運輸署盡快將認知能力測試,列入長者司機續牌驗身項目範圍。(李耀宗攝)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護理學講座教授、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副所長李子芬認為,政府對修例懸而不決多年,只以免費檢查等短期措施小修小補,或反映有關當局對銀髮司機車禍問題的深層次原因不求甚解,「本港至今都沒有一個由交通當局領頭的大型研究,從醫學和統計角度剖析司機年齡、老化程度、駕駛能力和車禍機率之間的關係,導致政策方針往往未能符合現實需求,或者搔不着癢處。」

在人口老化更嚴重的日本,早於2009年已將認知能力測試納入長者司機的續牌體檢要求,目前是確認申請人的手眼協調、空間距離感和短期記憶力,足以應付駕駛需要。

可是,運輸署至今仍未將認知能力列入長者司機續牌體檢建議範圍,李子芬認為是有所欠缺,「這些都是確保司機駕駛安全的關鍵,例如如何運用油門和煞車掣操作車輛、準確判斷與前方車輛距離、正確遵守交通規則等,缺一不可」,促當局盡快將認知能力列為重點檢查項目,務求與國際標準看齊。

日本當局近年規定年老司機續牌時,必須通過模疑駕駛測試,以確保其認知能力適合駕駛。(日本國土交通省圖片)

「這樣做絕非有意標籤長者司機,而是讓他們能夠及早關注自身身體狀況,從而及早尋求醫療協助,保護自己之餘,亦能惠及他人。」李子芬強調,單憑現有長者續牌驗身和免費體檢制度,並不足以保障銀髮職業司機健康,政府當務之急是研究如何鼓勵從業員善用醫療券等現有福利、加強其自願驗身的誘因,以及與業界商討行之有效的在職驗身方案,才能提升驗身制度的「安全網」功能,保障司機、乘客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安全。

面對人口老化浪潮,本港現行對銀髮司機的落後驗身要求,明顯不足以為本港道路交通安全把關。要拆除這顆銀髮司機「馬路炸彈」,更有效的做法是透過一個健全的體檢制度,讓他們更早得知自身健康狀況和盡快尋求醫療協助,從而協助本港數以萬計的銀髮司機保持適合駕駛的良好體魄,再輔以循序漸進改善行業勞動條件,才是減少意外發生的不二法門。

繼續閱讀:【司機驗身.一】銀髮司機成馬路炸彈 車禍宗數五年升3倍【司機驗身.​二】運輸業勞動條件惡劣 從業員過勞致隱疾纏身【司機驗身.​四】政府資助體檢零進展 原因竟然係......【司機驗身.​五】資助體檢屬基本保障 政府不應等閒視之

上文節錄自第167期《香港01》周報(2019年6月17日)《驗身續牌效用如虛設 銀髮職業司機成「馬路炸彈」》。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