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三】媒體自甘墮落還是我們選擇墮落?
上文提及,新聞的報導方式與角度會對大眾判斷造成極大影響,也讓媒體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下稱《我們》)的劇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只求獨家搶快不求真實、誇大不實的標題、替特定對象造神、充滿意識形態及立場的報道、辛辣刺激的誘導式提問,甚至「堵麥」(以麥克風圍堵)問豬「為什麼要跳車」……近年來種種超乎常理的脫軌行徑,使台灣媒體在民眾心中失去監督與促進社會進步的功能,反而淪為製造社會動盪的亂源。【《我們與惡的距離》專訪報道系列之三】
承接上文:【我們與惡的距離 ‧ 二】拒以煽情作賣點 劇組克制追求真實客觀
根據《天下雜誌》2016年5月做的民調,台灣民眾對「記者」的不信任度高達58.3%,在十種職業類別中排名倒數第二,媒體的社會形象可謂跌落谷底,「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也成為網絡上耳熟能詳的調侃。儘管多數民眾對於媒體為了迎合市場需求搶快、失真感到不滿,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每天仍會收看電視、瀏覽社交平台,新聞資訊很輕易地進入了客廳、電腦及手機,單方面的餵食着想傳遞給人們的資訊,並在無形中影響着你我的判斷與言行。
2017年3月1日,台北市發生一宗陳姓模特兒在地下室遭姦殺命案。程姓兇嫌被捕後向警方供稱是與女友、也是陳女閨密的梁女合謀犯案。消息一經流出,台灣媒體便開始一連串繪聲繪影的「系列報道」:訪問梁女身邊的親朋好友對她的評價、翻閱梁女過往在社交媒體的貼文,尋找梁女的「犯案動機」及「冷血心機」的證據,彷彿親臨現場般模擬犯案過程。一時間,「當酒女被按讚曝光動殺機」、「蛇蠍女為錢設局閨密」、「男友性侵梁女冷血幫照明」、「冷血閨密犯案後還PO文裝傻」等文字充斥新聞版面,在梁女被收押的短短幾天內,她與男友合謀殺閨密的形象深植人心,大批網友湧進梁女的Facebook攻擊與辱罵。
諷刺的是,五天後地檢署經過交叉比對,確認閉路電視翻拍的影片並非梁女本人,翻看其住宅大廈閉路電視後亦發現,梁女於案發當天沒有離開家門。案情無預警逆轉,梁女的Facebook出現「逃難潮」,網友怕惹官司,紛紛在共約三萬則評論底下搜尋自己的留言並刪除。還有網友急着上論壇求救,表示「我有留言,但我不知道怎麼找留言,兩萬多筆留言,找不到自己的。我想趕快刪除我的留言!救救我!好不好!」新聞媒體則恍若局外人,繼續以「案情大逆轉!網友集體崩潰」等方式報道民眾反應。
事實上,媒體以帶有主觀判斷的字眼進行報道早已不是新聞,舉凡被車撞死的年輕男性都是「孝子」,女性都是「正妹」,撞死人的都是「富少」;犯罪嫌疑人面無表情是殘酷,微笑是冷血,生氣是不知悔改,道歉「有用嗎」?為了吸引讀者點擊,媒體擬標題時總思考如何挑起大眾的情緒與敏感神經,進而對該則報道產生憤怒、同情、傷心等共鳴。
無論如何呼籲媒體自制,現實是,這樣的報道確實獲得了更好的收視及點擊率。
新聞豢養了我們 或我們就愛這口味?
「有些人說我們在鞭(撻)媒體,但我們其實一直在劇中幫媒體說話,我們帶觀眾來到新聞台看到媒體的樣子,從中看到媒體人的掙扎跟難受。他們也不想、但又必須這樣報。」林君陽解釋,現在的氛圍下批評媒體很簡單,很多事情都可怪在媒體頭上,但他不想批評媒體,而是帶觀眾進入職場去了解,媒體作出這些判斷背後都有它的原因,如果你站在那個位子,你可能也會下類似的決定,每個人都有他的為難之處。
在劇中,賈靜雯飾演的新聞副總監在媒體委員會上被批評沒盡到第四權責任時如此回應:「最好的建議就是用遙控器,不喜歡看就關掉不要看,不要有了點擊率,有了收視率,還來批評我們媒體無腦,這種批評不會改變媒體的即時文化,只會讓我們精神更錯亂。」
這段話或許恰恰呈現了新聞媒體的無奈,究竟是「觀眾就愛看這樣的新聞才這樣做」,還是「新聞這樣做才豢養了如此口味的觀眾」?台灣僅僅有2,300萬人口,卻有12家24小時新聞台激烈競爭市場,是想着如何做出質量兼具的報道、提供觀眾正確有用的資訊,還是在最快的時間獲得收視及點擊率?這或許是每個媒體人都難以解答的疑問。
一個更好的媒體環境或氛圍,絕非媒體人自身的事,點擊的人、留言的人、投放廣告的客戶,在這由「我們」組成的世界,或許你我都讓那「惡」又更滋長了一點。即便如此,林君陽仍期望媒體在如此困境與為難的過程中,多做一些平衡的報道、多建設一些烏托邦該有的模樣,幫助只能依靠新聞作出判斷的觀眾建立多一些相對寬容的態度。
林君陽表示,「每一則網絡新聞中,你大概能直接看到三、四則留言,當中很大機率有一則就是你想說的話。留言通常都有正反兩方,有些人會覺得饒過這家人吧,有些人會覺得為什麼要體恤他們?我們在每集開頭的新聞帶到網友的留言,就是去提醒觀眾,如果我看到這個新聞,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言論?」
林君陽表示,每個人在柴米油鹽的生活中奔波,在閒暇之際讀了一則新聞、有了一個評論,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們》片頭的設計,就是希望藉由這種日常的行為讓觀眾有代入感,讓觀眾在評論之前能多想一下,是不是還有其他角度?如果每個人都能再多想一下,事情被辯證出真實樣貌的機率就會更高一些,也更有機會對我們還不理解的事情有更多的思考。
請繼續閱讀:【我們與惡的距離 ‧ 四】標籤與對立 我們希望活在怎樣的世界?
上文節錄自第16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5月14日)《《我們與惡的距離》引發思考如何從理解中重生》
相關文章:【我們與惡的距離 ‧ 一】善惡難分界 活在灰色世界的「我們」【我們與惡的距離 ‧ 二】拒以煽情作賣點 劇組克制追求真實客觀【我們與惡的距離.四】標籤與對立 我們希望活在怎樣的世界?【我們與惡的距離】演員與角色共嘗的痛苦與掙扎(上)【我們與惡的距離】演員與角色共嘗的痛苦與掙扎 (下)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