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現象級電影新突破 國產科幻片背後的深層次思考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農曆新年上映的《流浪地球》,成為中國又一部「現象級」電影。該片上映後,無論是從科技角度、價值觀,以及影片中所涉及的英雄情結等,都引起一場褒貶不一的爭論。拋開電影在中國電影史上的定位,《流浪地球》帶出了值得關注與探討的兩個不同維度的問題:它對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有何意義?它傳達的中國文化底色及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懷,引起了什麼反思?撰文:孟祥蓮

流浪地球已於大年初一在內地戲院上映。(VCG)

《流浪地球》改編自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由郭帆執導。故事設定於2075年,講述太陽即將毀滅,面對絕境,人類嘗試帶着地球一同逃離太陽系,歷經驚心動魄的搏擊,最終成功拯救了人類文明。這一恢弘的奇思構想被認為不遜於任何一部荷里活科幻電影,各種視覺特效更是將中國電影產業技術推向了世界一流水準。在這個意義上,《流浪地球》被稱為中國科幻電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無疑是名副其實。

截至上周六(2月16日)下午,《流浪地球》在內地的票房已達35億元人民幣,在北美同樣取得不俗成績。據票房統計網站Box Office Mojo數據,《流浪地球》全美首周票房168.5萬美元,排名第13。

《流浪地球》劇照。(網絡圖片)

突破與里程碑式的存在

受經濟與文化軟實力等的掣肘,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一直為行業內外詬病。從整個產業角度來說,中國電影仍遠不及荷里活電影的製作水平,《流浪地球》的製作成本約3.2億元人民幣,約4,700萬美元,與荷里活科幻電影動輒數億美元成本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然而,今次《流浪地球》的成功,為中國電影開啟了一道大門,不但為電影產業的升級發展注入充足信心,更可能為內地電影市場引來大規模的投資。加上近來中國電影總票房屢創新高,有望超越北美地區,成為全球最大電影票房市場,可見,中國科幻電影在未來要趕上荷里活的製作水平,並非只是夢話。

一百年來,荷里活的電影市場實力為全球之冠。相對其他電影工業,荷里活憑藉效率與精密分工、大手筆的投資、高要求的美學風格,以及電影相關產業與廠商高度集中的產業聚落,成為電影界的世界中心,美國亦成為全球電影產業的主導者。

(視覺中國)

隨着近年中國崛起,以及中美兩邊市場規模與文化影響力的改變,未來中國在全球電影產業格局中將擁有更大優勢。內地與香港在電影產業格局的轉換,可作借鏡。

綜觀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電影業的發展歷程,港台電影和荷里活電影可說是推動當代內地電影消費市場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內地電影產業的啟蒙者。這些文化產品既改變了內地觀眾的藝術審美格調,又滿足了內地電影消費市場的井噴式需求,更引發了「鯰魚效應」(引入強者,激發弱者變強),給內地電影創作帶來新的動力和啟發,刺激內地電影從業員出產更多好的電影,為提升中國電影市場的品質帶來積極作用。

北京電影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18)》資料顯示,全球電影票房在近十年來持續增長,2008至2017年全球電影票房複合增長率為4.3%,作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的北美地區增長基本停滯;第二大市場中國則以約30%的平均增長速度領跑全球市場,反映出中國電影產業崛起的希望。

截至2月16日下午,《流浪地球》在內地的票房已達35億元人民幣。(網絡圖片)

近年來,內地影院和銀幕數量保持較高增速,院線規模不斷壯大,佈局更為均衡,電影市場呈現良性發展。不過,單是院線數量提升並不足夠,只有與先進的工業和技術能力相配合,才能推動中國從電影大國發展成為電影強國。

荷里活電影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競爭力,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是背後有龐大的美國本土市場支撐,令商家敢於投放巨額金錢,研發或引入各種先進技術,製作諸如科幻電影等各類題材。正因為能撐得起巨額成本,於是有一齣又一齣製作精良的電影出現,繼而在全球市場所向披靡,成為美國文化輸出和軟實力的象徵。

故此,中國若要成為電影強國,本土市場的發展便成為重中之重。內地擁有龐大的人口,並向着全球最大電影市場的位置邁進,這些都是電影產業得以良好發展的優勢,亦是中國能躋身電影強國的底氣,而專注於內地本土市場,服務好內地觀眾,便成為內地電影人的首要目標,《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早前接受採訪時便表示,「先服務中國觀眾。」

男主角吳京曾主演民族主義色彩甚濃的《戰狼》系列,令電影蒙上了一層不言而喻的民族主義和中國崛起的昂揚情緒。(網絡圖片)

《流浪地球》的成功,說明內地電影可以把目光重點放在內地觀眾之上,而不需要在劇情和觀念上遷就外國觀眾口味,這亦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意義所在。

中國文化的底色及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懷貫穿了《流浪地球》的劇情,這是電影產業之外,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維度。

「流浪」核心之人文關懷

尊重生命可謂《流浪地球》的基本價值取向。在電影裏,流浪地球計劃要延續100代人的構想,便是將人類繁衍置於文明延續的核心環節。「我們還有孩子,孩子還有孩子,總有一天貝加爾湖會解凍的」、「沒有人類的文明,不叫人類文明」……這些打動人心的對白,把這價值取向表露無遺。

事實上,「流浪」與對人類歸宿的探討,一直是劉慈欣科幻作品的主題。所謂「流浪地球」,實際上是一個經改造的地球,它從太陽系的子宮出生;它要解救地球上的所有人,所以讓地球整體流浪。這與荷里活科幻電影中,人類離開地球去太空建立家園有着明顯的文化區別。

河南鄭州一家餐廳,貼上了《流浪地球》的海報。(視覺中國)

在《流浪地球》中,人類把地球改造成星際飛行器來逃離災難──帶着地球去流浪,這樣的設定普遍被認為更加貼合中國人對家鄉和故土的眷戀,而建設無數地下城和發動機的宏大工程與引爆木星的壯舉,也折射着中國神話中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等傳說。電影主角劉培強(吳京飾)最後駕駛太空站撞擊木星,更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中捨生取義的精神。

另一方面,影片也關注了地球的生態災難臨近,並意識到只有全體人類跨越國家、民族、宗教等界線通力合作,才有可能應對災難。在這種意義的支撐下,電影中宣導了一種具感染力、激勵人心的價值觀,寄託了讓中國的人文關懷成為托起人類文明的重要底色的希望。在這個方向上,《流浪地球》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上海一家電影院內,觀眾在《流浪地球》海報前。(視覺中國)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科學文化專家江曉原曾這樣評價《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對人類何去何從的關懷:當眾多的科幻小說家都在反科學主義綱領下寫作時,劉慈欣依然抱有老式的信念,即相信科技能帶來光明。電影與小說呼應,以「家」的概念溝通「人」與「類」。

藉由這部電影,或許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將人與人的問題放置在更廣闊的人類與宇宙關係之下,引發更高層次的人文關懷與哲學思考:在涉及人類終極命運時,應如何生存、自救、他救,以及如何把人類社會的人際關係、倫理等應用到其他星系,並從整體上保存人類文明的薪火相傳。

《流浪地球》不僅在內地眾聲喧嘩,引起激烈討論,也引起外國媒體關注。韓國《東亞日報》認為,《流浪地球》體現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也標誌着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而這與中國科技實力發展有密切關係。

《流浪地球》電影劇照

《流浪地球》討論之討論

內地觀眾對於《流浪地球》的評論趨於兩極,一端認為是中國電影發展的里程碑,另一端批評影片依舊在消費民族主義情緒的「紅利」。更因為男主角吳京曾主演民族主義色彩甚濃的《戰狼》系列,令電影蒙上了一層不言而喻的民族主義和中國崛起的昂揚情緒。

誠然,影片中包含英雄主義的情結,也有關於中國文化的輸出,加上吳京出現在熒幕裏,對深諳中國電影和意識形態的批評者而言,爭論幾乎難以避免。事實上,在內地近年頻繁出現因一部電影而撕裂輿論的現象,「粉」與「黑」總是鬥得不亦樂乎。所謂「愛之深,責之切」,諸多爭議的背後,何嘗不是反映了觀眾與中國電影從業者,對國產電影品質提高的熱切期待?

《戰狼2》電影劇照(視覺中國)

《流浪地球》的故事架構和科幻邏輯等確實存在問題,但綜合其對中國電影產業的意義,以及在科幻領域的突破來看,把《流浪地球》視為中國電影的里程碑,載入中國電影的史冊,無可爭議。電影終究只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客觀上會附着民族價值觀,但本質上不是宣傳武器。抱這種態度批評的人該問問自己,是否受固有思維所囿,未能持平看待電影本身。

上文節錄自第150期《香港01》周報(2019年2月18日)《現象級電影新突破 《流浪地球》背後的深層次思考》。

相關文章:【流浪地球】從中美貿易戰看國產科幻片 背後訊息應如何解讀?【流浪地球】科幻片都要有中國特色? 愛國還須正視電影質素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