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數據】運輸署實時消息有等於無 數據價值難以發揮

撰文:陳澔琳
出版:更新:

香港雖然地方不大,但地理環境多山及縱橫交錯的小路,加上不同的交通工具又各有優勢,例如巴士價廉路線多,地鐵班次頻密不塞車,小巴則能到達偏遠人稀的地方,要真正便利市民,以最智慧的途徑到達目的地,交通應用程式便需要很高質素的數據才能辦到。實時交通資訊平台Citymapper香港總經理蘇頌禮形容,世界各地的數據開放已達到成熟與高質素並重,當香港仍停留在發布交通工具路線、車站位置和價錢等時,海外先進城市已連下個周末的路線調動也一清二楚,連靜態數據也能有變化,香港實在望塵莫及。不論是已預知的活動而實施特別交通及運輸安排,還是突發的天災應變,運輸署仍是停留以十多頁文字為主的公告公布改道詳情及公共運輸服務的最新安排,追不上時代要求。

【開放數據】政府沒提供營辦商拒開放 香港智慧出行路遙遠

開放數據要量、質、時兼備,才能產生最大的使用價值。出行程式開發者掌握交通工具數據愈多,愈能協助乘客應付突發狀況。(資料圖片/鄧倩螢攝)

蘇頌禮舉例說,去年9月超級颱風「山竹」襲港,翌日市民想上班卻束手無策,運輸署雖有實時更新交通情況,卻以大段文字交代,而且當天不停有交通恢復行駛,市民根本難以消化內容及追蹤最新變化,但如運輸署能以數據形式發放,市民便可直接在應用程式輸入起點及終點,可供使用的路徑或交通工具便一目了然。他深信,將分析數據交由電腦代勞,總比起要市民自行閱讀更快捷、更全面。

以人為本的城市

改善香港市民的交通體驗,設計出以人為本的應用程式,改善交通辦法,一直是蘇頌禮想做的。自2007年蘋果首部智能手機面世,手機應用程式便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像其中一個主流操作系統應用程式平台Google Play Store,截至2017年底,便有360萬個程式,當電話首頁版面只容得下廿多個應用程式,若想在競爭異常激型的市場佔一席位,程式開發者便需要不停鑽研創新功能、保持質素。開放城市數據正能鼓勵各式各樣的程式,用不同方法演繹出數據的價值,促進競爭,「大家各自用自己方法去競爭,得益的是城市。多人用才會一直進步,一直去改善。」Citymapper功能不時升級,在過去一年間程式已加入票價比較和港鐵路綫實時車務情況的新功能。蘇頌禮說,以往一直與港鐵保持接觸,籌劃多時終有成果,取得對方的實時車務數據。

近年港鐵事故或信號故障情況屢見不鮮,去年10月更於繁忙時段發生荃灣綫、觀塘綫、港島綫及將軍澳綫四線故障,交通嚴重癱瘓,市民上班大受影響。「當有事故發生時,市民需要想辦法利用其他途徑前往目的地。因Citymapper支援多種交通工具,當港鐵行車出現阻滯,我們可立即協助用家尋找替代方案,提醒用家使用其他接駁辦法如小巴、巴士。」

雖然現時許多交通工具也有自己的獨立應用程式,但幫助市民善用不同交通工具去到目的地,需要融會不同的交通工具數據。Citymapper過往只能通知用戶哪條路線出現事故,現在則能更仔細告之哪一段路(站與站之間)暫停服務,蘇頌禮舉例說,如事故範圍是黃埔至油麻地站,程式除了可為用戶安排其他公共運輸路線外,也能協助用戶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跨過事故範圍後,再繼續乘坐觀塘線,「我們可以更準確幫助使用者選擇不同交通工具,甚至之後再乘坐港鐵,因為它可能只是某一段路有事故,但列車仍在其他路線提供服務。」他說,這反映交通數據有不同的層次,當企業能發放這些數據,應用程式開發商便可因應當時需要,有效地幫助市民去目的地。

蘇頌禮指出,開放數據是智慧城市一個很重要的環節,而交通是最易令人眾感受到智慧城市的精髓。 (鄧倩螢攝)

截至去年2月底,各政府部門流動應用程式的數目為106個,每個應用程式的開發及維護成本,可由部門的內部資源調配或額外撥款開發,如運輸署於去年中花了46萬元推出「香港出行易」,提供路線搜尋、公共交通、駕駛資訊及交通快訊等,市民及駕駛者可方便快捷搜尋出行路線、交通費、停車場位置等。蘇頌禮說,政府自行開發應用程式是好事。他強調:「當數據開放,所衍生不同的應用程式能幫到城市(運作),而投放於開放數據的資源遠低於收回來的效益。」

運輸署於2018年中推出「香港出行易」。(陳百灝攝)

香港的開放數據成績表,在交通數據方面仍未盡人意。蘇頌禮指出,在是次的開放數據計劃裏,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始終只是一個統籌及技術部門,未必對交通數據的質素及開放程度有透徹的理解,儘管各政策局及部門的網站和「資料一線通」網站已設立專用的意見欄,讓公眾可隨時就年度開放數據計劃及數據應用提出意見及建議,他仍期望當局能安排熟悉交通數據的專門人員與業界多交流,理清業界需要,而非籠統地提供意見表格便草草了事。他以澳洲最大城市悉尼為例,所屬的新南威爾士交通運輸部(Transport NSW)設立了審批交通資訊平台的隊伍:應用程式若達至某一水平,便可成為當局認可的程式,各程式代表可在通訊軟件群組中與當局職員聯絡,除了日常的交流外,當其中一方發現數據出錯或技術問題,可立即通知各方補救,而當局也會一年四次舉行視像會議,先讓開發者知悉來季的開放數據,及早預備界面,如近日當局開放了實時火車及地鐵各車廂的人數數據,方便乘客預先避開擠擁車廂,而數據甫開放後,便有四個應用程式能立即開通相關功能,協調度高。

蘇頌禮說:「開放數據是智慧城市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平時市民不是那麼容易體會到智慧城市,而交通是比較容易讓市民感受智慧城市究竟是什麼一回事。」只是,香港離智慧城市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延伸閱讀:【開放數據】政府沒提供營辦商拒開放 香港智慧出行路遙遠【開放數據】欠缺優質數據 智慧城市只是空談

上文節錄自第14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月28日),《數據開放慢層次低 智慧出行路漫漫》。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相關文章:【大數據.二】企業賺錢基於用戶數據 學者倡數據產權保大眾權利【智慧城市】香港追不上世界科技發展 吳文華:先改變公務員思維【智慧城市】香港5G發展「龜速」 智慧城市成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