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一】由千人選修變六萬考生的核心科 緣何「彈」起?
剛剛過去的文憑試放榜,有狀元力撐通識教育科的重要性。時間回到幾個月前,有媒體放風指政府有意改革通識科,甚至有意變動其必修科地位。一向以來,通識科的存廢備受爭議,也是部分政治人物用以爭取支持的工具。十多年前,三三四新高中學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取代原有的三二二三學制。伴隨着新高中教改而來的,是首次列為必修科的通識教育科。通識教育從高考年代僅得不多於3%學生選修,晉身為人人必修必考,與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並列的核心科目。通識教育科一直是三三四學制的風眼。十多年前,通識科緣何會成為新學制的四大核心科目之一?今天的爭議聲是針對通識科的本身,還是這十多年來的「異化」發展?
早前有媒體報道,教育局有意對通識科改革開綠燈,包括將通識由核心科轉為選修科、只修不考、將七級評分改為只設「及格」和「不及格」,等等。翻查媒體報道,自通識科推行以來,批評聲音從未停止過,有評論指科目課程內容過於政治化,令學生思想趨於激進;亦有人指科目推行十多年有「異化」傾向,令學生淪為只着重考試技巧的答題機器。
支持與反對一方各自表述,為通識科存廢吵得面紅耳赤,偏向爭拗科目所延伸的政治影響,卻非認真討論最直接受科目影響的師生所面對的問題。且讓我們由2005/06年新高中教改的目標,回看通識科成為新高中必修核心科目之一的原意,或許會為坊間對通識科的檢討方向,帶來多少啟發。
為何通識教育科在2005年的教改中成為必修科?翻查2005年由教育統籌局發出的《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學制——投資香港未來的行動方案》報告書,文件提到教改「有助提升所有學生的語文及數學能力,擴闊他們的知識基礎,而且在批判性思考、獨立學習和人際技巧方面的能力,均會得到改善;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接受德育、公民教育、體育及藝術範疇的其他學習經歷」。通識教育科在新高中課程擔當一個獨特的角色,能幫助學生理解不同學科的概念和知識,從多角度看事物,以及研究未能被某單一學科所涵蓋的議題,例如個人成長和中國文化。
所有寫在上面的(課程指引目的)都是真的,你可以認為(它)是『真心膠』,但當時無人認為通識科不應該去做,因為(通識科)可配合到教育改革提倡的終生學習精神及願景。
擔任過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通識教育委員會主席的趙永佳,曾在接受其他媒體訪問時說過,通識教育由開初時已盛載了太多期望,「所有寫在上面的(課程指引目的)都是真的,你可以認為(它)是『真心膠』,但當時無人認為通識科不應該去做,因為(通識科)可配合到教育改革提倡的終生學習精神及願景。問題是,設計課程時有很多事情想放進課程內,但並沒有考量到學生及老師的盛載能力,所以過去幾年不停修正。」
2006年,香港教育學院曾就「中學教師對新高中學制意見」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教師支持三三四新學制改革的理念,但超過四成教師不同意通識教育科成為核心科目。現為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講座教授的趙永佳多次強調,在討論通識科列為新高中必修科時,沒有人質疑過其目標,當時的爭拗僅圍繞着對新事物的恐懼,「我不覺得四成是一個大數目,因為是全新的學科,將其列為新高中的必修科目,全世界都沒有(出現過)。當時有這些質疑是很正常的,大家會有意見,有anxiety(焦慮)……(懷疑它是否應該列為必修科?)是,所有事物,尤其是當那件事物是創新的,有不同意見是很正常的。」
泛民建制立場 十年互易
在趙永佳口中,通識科的「原罪」是「創新」,縱觀全世界的高中學制,無前車可鑑,由舊學制轉到新學制,要重新獲得的除了國際社會對學制的認證,還有人們對學制的信心。前通識科教師周老師經歷高考與文憑試兩個學制,他也同意,當時整個香港大環境對通識科這新事物不熟悉,特別是老一輩,不明白通識教育所提倡的訓練思考能力在廿一世紀的社會有什麼幫助。
「一開始是泛民不喜歡,反而是建制力推,其實當時建制不推又怎會有這個科目出現呢?這是歷史弔詭之處,當時反對的人現在支持,當時支持的現在有部分人出來反對。」趙永佳憶述通識科的發展進程,聽起來有點諷刺可笑,也有點令人費解。
很多人以為只有建制派會批評通識教育科,其實不然。被視為親泛民的教協也曾於2004年發表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逾八成受訪老師贊成引入通識教育,但六成人指應列為選修科,贊成列必修科的不足兩成。時任教協會長張文光也公開反對通識科必修必考,認為該科不是百寶袋,而教師的培訓和裝備又不足,倉促在2008年全面實施不可行。
本身是教協理事的陳曦彤沒有親身經歷過當年的爭議,但他坦言通識科是「千辛萬苦花十年功夫去做……由零開始傾,現在是背負了過去十多年的努力,(科目)成功並獲國際認證,為何要推倒它呢?那是說不通的」。
今時今日,泛民主派議員力保通識科,力指科目造就有獨立思想的新一代,令社會更為美好;另一邊廂,建制派連環發炮,從否定通識科的意義到倡議只修不考。在戰場中,不僅有建制派議員出來抨擊通識教育科,還有大學校長、智庫組織,以及通識教育推手、前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等人。羅范椒芬曾經批評通識科「異化」,偏向研究政治議題。
對於「異化論」,看着通識科「大」的趙永佳又有何感?他頓了一頓說:「這是由於與他們開頭所希望通識能夠做到的不同。有些人認為是洗腦科,現在當然不是。我不會用這個角度去看,我們當初就知道(通識科)是新生事物,一直以來是向着它的目標去做。我不會在它身上套固定期望。」
他以STEM教育(即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合稱)為例,以前香港不重視,但近年社會講得多了,也就開始有人討論將創新科技教育的元素加入通識科課程內。他強調,一個如此新的課程,不能一成不變,需要隨着時代而有所轉變,但均是向着科目的原有目標進發。
檢討方向須去政治化 回歸專業討論
談到坊間近日因通識科改革,又再掀起的熾熱討論,趙永佳直指:「有些issue(問題)原本不是issue,有些是distracting(轉移焦點)……社會上有不同意見,需要專業社群去回應,要有證據的」。他以行動證明這一句話,帶頭做過幾次研究,一一擊破外界對通識教育的各種誤解,諸如讀通識科令學生思想趨向激進?家境較為貧窮的學生讀通識科比家境富裕的較「輸蝕」?
不止趙永佳一人,受訪的幾位通識科老師在訪問過程中,也常常提到「專業」二字。在他們口中的專業,是有節有理、回歸學術本身而非扯到政治層面的討論。陳曦彤是90後通識科老師,說起話來總讓人感受到他有火, 有着身為教育工作者的一腔熱血,對部分反對通識科的論點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不少人質疑通識科的必修科地位,陳曦彤對這種想法不以為然,「這件事在新高中一推行的時候已定下,如果取消,是將整個新高中、整個(學制的)國際認證『一嘢撬起』。」國際對三三四學制的認證部分原因是通識科的存在,如果去掉通識科也就失去了新高中學制的某些元素。相反,社會若要檢討通識科,應從教學方法等入手,而非挑戰其必修科的地位。
說到專業討論,便關連到教育局、考評局與課程發展議會三方的通識檢討工作。回望2013年及2015年通識科初期、中期檢討,當中均對課程內容有所刪減,如個人成長中的社會參與及對獨立專題探究的內容、模式調整(上表)。然而,檢討結果一出,引來質疑指檢討工作屬小修小改,無助改善該科既有問題。
趙永佳承認,這是沒有辦法之中的辦法。「我們之前的中期檢討,做不到很大幅度的改動,因為一改要牽涉到很多學校、老師,要有充分的公眾諮詢,整個檢討只有一年多,所以做不了很大的改動。而今次如果真的要改,要做公眾諮詢。當時我們覺得不夠時間去做檢討,所以你說小修小補,是真的,因為沒有辦法。如果在業界、專業社群裏面沒有共識,你勉強去做是不可以的,效果一定不理想。時間是一個問題,諮詢是一個問題,專業討論都不足,例如:我們是否應該找學者檢視一下課程呢?這是另一項工作。」
上文節錄自第121期《香港01》周報(2018年7月23日)《課程檢討上路 頻現雜音 通識科如何回歸初心》。
01周報【通識教育】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