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2024|過去不去,未來已來——楊潔勉:加強戰略展現中國氣派
「國際社會正處於『過去不去,未來已來』的新舊交替時期,面臨何去何從的歷史性抉擇。」11月23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舉辦百川論壇「第四屆中國外部環境的變化與評估:中國與全球大國關系」2024研討會,著名國際關係學者、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咨詢委員會主任楊潔勉就《中國大國外交和大國關係格局:歷史軌跡回顧和未來方向探尋》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從歷史的長周期來看,冷戰的世界兩極不是常態。」楊潔勉表示,近代以來歐洲也曾出現長期競相結盟互鬥、世界「多強爭霸」的格局,後來冷戰時期的真正兩極狀態的時間也僅僅是十多年而已。對於未來的大國關係,楊潔勉認為,世界會呈現出「兩國兩方」的趨勢——「兩國」指的是美國與中國,「兩方」指的是全球西方/北方與全球南方。他強調,「全球東方」是西方國家的一種「話語陷阱」,目的是為了將俄羅斯、朝鮮、伊朗和中國綁定在一起,我們一定要避免陷入到這個陷阱之中。
「未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大國,會逐步的趨向相對平衡。」楊潔勉指出,從時代進步的視角看,發展中大國的「群體性崛起」更具有迎接更加公正的世界體系的重要意義。此外,區域組織將來可能會成為重要的部分,在國際關係和全球事務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東升西降」是趨勢,「東弱西強」是現實——在作戰略判斷和戰略布局時,勿將趨勢等同於現實。楊潔勉提醒,趨勢體現長期大勢,是有階段性的,不斷地循序漸進。比如歐美總體趨勢是在「走下坡」,但過程會比較長。因此,我們要用望遠鏡,把「歷史性轉折」的過程拉長,這樣才能對「高低起伏」有更加客觀的判斷、歷史的自覺和戰略的信心。
楊潔勉指出,研究國際問題,使命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要「用歷史分析現實,以未來改變當前」。尤其是當下國際社會正處於「過去不去,未來已來」的新舊交替時期,正面臨何去何從的歷史性抉擇。中國需要更加重視戰略思維和頂層設計,思考作為大國的中國應該如何去做,好好展現「中國氣派」與「中國風格」。
原文刊載於微信公眾號「大灣區評論」,《香港01》獲授權轉載,並重擬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