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傳統兵器(一):Otta和Urumi(柔劍)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中國傳統的「十八般兵器」大家就聽得多。不知大家對其他國家的傳統兵器又認識多少呢?之前我們介紹過印度的傳統武術卡拉里帕亞特,不如我們就順勢跟大家介紹一下印度的傳統兵器吧。今次介紹的主角是——Otta和Urumi(柔劍)。

 

Otta

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qE9nro

Otta是一種S形的木製兵器,外型模仿象牙而成,是卡拉里帕亞特的特殊兵器。有說它與卡拉里醫學中的馬馬點(Marma)(類似穴道) 及身體弱點的理論相關。Otta長約18至20英寸,兵器盡處有一個圓形鈍頭用以點擊馬馬點。Otta搏擊(otta payattu)的重點是鍛鍊短距離搏擊和壓制技巧。有說法指,Otta演練的動作是人們觀察大象和獅子打鬥所得,以兩種動物的步法和姿態而成。

 

在印度神話中,奎師那(Krishna,印度諸神之一)在跟康薩(Kamsa,博伽王朝最邪惡的君王)對決時,便使用上了大象象牙。在這場對決中,雙方都試圖用不同的武器殺死對方。最後奎師那放棄大象的象牙,轉為攻擊康薩的馬馬點,成功對其造成傷害。有說後人便因這個傳說,以柚木制成具大象象牙形狀的Otta。另外有另一說法認為,Otta是一種神聖的武器。因為傳說中,印度教中的智慧之神——象神(Ganesha)所折斷的右邊象牙,便是Otta的由來。

 

在卡拉里帕亞特中,Otta屬於中高級的兵器,師傅並不會隨便教授給學生,只有那些訓練有素,技術精湛,忠誠守信的人才能學習。所以有"Kalari"只會在進入金屬武器教學前,將Otta教授給高級學生。在Otta搏擊中,人們可以觀察到卡拉里帕亞特的精髓,揉合了身體活動(Mei Payattu)和木制武器的操控技巧。

 

Urumi (柔劍)

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qEtENk

Urumi,中文稱為「柔劍」,顧名思義是一種軟性的劍型兵器。它其實跟金屬長鞭非常相似,但柔劍由一條或以上(最多可多達30條)的開鋒金屬簿片集合制成,既能造成抽擊的創傷,亦能造成切割損傷。在卡拉里帕亞特中,Urumi一般配合盾牌使用。

柔劍發明於印度的孔雀皇朝。有關"Urumi"一字源自喀拉拉邦北部。在南方地區,柔劍一般稱為"Chuttuval",由"Chuttu"(旋轉)和"Val"(劍)二字組成。在另一種印度南方語言坦米爾語中,柔劍被稱為"Surul Katti"(捲劍)、"Surul Blade"(捲刃)或"Surul Pattakatti"。

在中世紀的印度,只有訓練有素的拉傑普特(Rajput)戰士才能使用這種鞭狀劍練習,因為子劍需要高度的身體協調、集中和敏捷。 雖然它不能切割裝甲,但是它能輕易重創輕裝甲的敵人。

柔劍的長度跟使用者的身高相若,一般介乎122-168厘米間,以方便習者纏繞攜帶在腰間,手柄像傳統的劍一樣掛在身側。其使用方法跟鐵鞭相似,但需求的力度較小,因為鐵片結合離心力便足以造成傷害。與其他軟武器一樣,柔劍習者需要學習如何透過每一次揮動,來控制刀片移動的軌跡及角度。如果使用得當的話,用者能以柔劍長距離旋轉優勢,同時對抗與多名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