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技術:內股

撰文:梁浩珩
出版:更新:

武備志此前跟大家分享過柔道受身的方式,也講解過幾招柔道的摔技,今日武備志將會為大家帶來另一招常見的柔道技術——內股;此招轉身掃往對方大腿內側,驟眼看似腰技,但其實屬於足技,關鍵在於把握時機掃取受方大腿內側。使用此招的選手很多,不過想將之練成得意技其實需要大量的練習,另外內股在MMA中亦能使用,只是控制受方的方法需要有些調整。本文將會為大家介紹內股的具體動作,並引用一些實際搏擊比賽例子。

 

動作分析

圖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o6O6Jx

內股會雙手釣起受方,同時轉身用腳掃往受方大腿內側,使其失足往前摔倒,下文以右手執襟為例,具體做法流程如下:

右腳踏前往受方雙腳之間,左腳往後擺以準備轉身,同時右手往上方釣起,左手以往斜前方牽引,雙手用力破勢左腳踏在受方左腳前方,將臀部盡量接近受方髖關節,保持對受方的控制,雙膝微曲雙手繼續往前牽引,上身至臀部緊貼受方,右腳提起往受方左腳內側掃起,將受方摔於身前

 

掃往受方另一隻腳的內側雖然可行,不過較難將人直接挑起,反而需要不斷抬腿又或用另一隻腳彈跳,才能將人摔倒,應用方式近似彈腰,多數是使用內股未能成功使用的變化式。

以上的動作分析只是內股的最基本做法,不過在搏擊比賽中可能因應情況作出各種變化,下文將會繼續向大家解釋柔道有道袍下的內股變化式,以及在MMA比賽中的使用情況。

 

柔道中的應用和變化

上圖可見的正是柔道比賽中十分常見的變化式,關鍵在於執襟手的手肘角度。

 

在基本的內股使用方式中,執襟手(上圖中取方左手)在破勢時應該在受方雙手之間,手從下方往上釣起,手肘仍是指向地面,不過在比賽中常有手肘朝天的情況,上圖即是一例。

(取方是攻擊者,受方是被攻擊者)

圖中白方選手:

先以出足掃打開攻擊範圍,為內股作準備;其後使用內股時執襟手手肘朝天,與基本內股不同,此法可以加強對受方的控制,尤其如圖中白方使用內股時本來與藍方的距離較遠,很難成功摔倒對方,而白方採用手肘往天的方式,不僅在破勢時可以釣起藍方,更重要的是施術途中仍能控制藍方的頭部以及上半身,結果順利將藍方拉近、扭倒、摔在地上。

這種變化式在比賽中很常見,尤其當選手執後襟或抓取受方背部時多用此方式增強控制。

上圖中取方同樣先以出足掃擾亂受方,然後把握機會抓到後襟,正如上段所述,取方手肘朝天地牽引受方,不過可惜未能直接摔倒受方,所以取方繼續保持上身的控制,左腳不斷以跳步的方式挪往左邊,這是為了受方進一步失平衡,而取方的右腳能掃得更高,最終成功將受方摔倒在地。

 

此處為大家介紹一個比較特別的步法,但確實可以在搏擊比賽中使用。基本的內股使用方法應該是以一腳踏前,另一腳迴轉踩地再轉身掃腳,不過上圖是一種簡化的步法,只需一步即能使出內股,在使用前需要先使受方前後腿站立,並保留有一定空間,而關鍵在於踏步的一剎已經把握好位置並扭轉腳踝,與受方一腳並行,另一隻腳則直接掃往受方大腿內側。此法雖然較出其不意,不過較難掌握自己的重心,也較易被人反擊,所以使用時要多加小心。

 

MMA應用
上文講述了柔道中使用內股的一些變化式和特別方法,但內股在MMA中又會如何呈現呢?其實只要掌握好內股的精髓,在MMA無道袍情況下作出適量改變即可,接下來將會引用比賽例子說明其使用方法。

因為在MMA比賽中無道袍,所以需要改用Whizzer(Overhook的一種)或是Underhook的方式,而使用Whizzer的情況頗為常見。Whizzer就有如柔道執後襟一樣,可以採用手肘朝天的方式控制對手,而且控制力更強,對手較難容易掙脫,而在MMA比賽纏鬥時走動較大,如上圖般黑色選手借用白方的衝力,加上以Whizzer牽引,成功將白方摔在地上;而在MMA比賽中亦常會自己隨之着地,力求保持上位優勢。

此處可以看到一個頗為常見的連絡技——大外刈接內股。圖中黑色選手本來想用大外刈摔紅方,不過紅方站穩陣腳而未能成功,但與此同時,在追擊途中使紅方打開了雙腳的空間,黑色選手成功把握好這個機會,放棄使用大外刈,重整旗鼓後再以右腳掃往紅方左腳內側,成功以內股摔倒對手。

 

上圖將雙手環抱對方,所以使用內股的方法亦有所轉變。因為取方環抱着受方,雙方的距離較接近,不易使出內股,所以取方在受方站起時已經將左腳置於受方右腳前,然後隨着旋轉慢慢挑起左腳,取方右腳跳步是為了爭取更多空間以挑高左腳,同時令受方更難保持平衡,最終取方成功摔倒對手,更已經壓倒在受方身上。

 

總結

內股在柔道中是很常用的招式,而在MMA中的出場率不低,不過此招式並不易成功使用,對於破勢、取位的時機把握上要求很高,而且需要根據情況作出不同變化,本文雖然已經提出了幾種變化式,但在瞬息萬變的搏擊比賽中確實需要選手對內股有較深的了解,才能作出合適反應,大家務必多加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