钂鈀|戚繼光酷似三叉戟的抗倭利器 後來成為朝鮮王朝軍士兵器
當大家觀看韓國古裝劇時,不時會見到官廷守衛手執類似「三叉戟」的兵器站在宮門。到底這種兵器所為何物,有什麼特色呢?其實那是「钂鈀」(又稱「鎲鈀」、「鐺鈀」)。
▍不是三叉戟,而是「钂鈀」
之前電影《水行俠》上演時,武備志曾提及過希臘水神波塞冬的象徵兵器「三叉戟」。現實中,其實它是古羅馬低級角鬥士「網鬥士」所用的兵器。
想知更多可參看:【水行俠】神兵三叉戟 現實並非尊貴武器?
雖然朝鮮士兵手持的兵器跟「三叉戟」有幾分相似,不過其實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種兵器,名為「钂鈀」(又稱「鎲鈀」、「鐺鈀」)。
▍源於明代《劍經》,成於《紀效新書》
钂鈀最早見於明代將軍俞大猷所著的《劍經》,成書於嘉靖三十五年(1557)。雖以《劍經》為名,但其實書中以傳授棍術為主。書中其中一部份內容,把棍術手法應用至其他兵器上,當中便有提到「钂鈀」:
用棍如讀《四書》,鉤、刀、槍、鈀,如各習一經。《四書》既明,六經之理亦明矣。 若能棍,則各利器之法,從此得矣。
其後,抗倭名將戚繼光參考《劍經》的內容,把钂鈀引入其《紀效新書》的陣法中,與盾刀、狼筅、長槍等形成著名的「鴛鴦陣」。它活用了不同兵器的特性,互相補足掩護,以陣法剋制倭寇。
例如,狼筅以枝節作纏繞防守,卻不能殺敵;長槍能靈活刺殺對手,卻懼對方欺近;而钂鈀則處於側翼掩護攻防的作用,它的中刺能攻敵,橫股能夠架格對方兵器。
甚至在另一本著名兵書《武備志》中,亦可以見到钂鈀的身影。在《武備要略》中,它配合北方少林棍法展示出來。可見钂鈀這種不起眼的兵器,自此在軍旅史上佔一席位。
但是钂鈀到底是怎樣流入朝鮮王朝的士兵手中呢?
廷伸閱讀:
【戚繼光.紀效新書】戚家軍團練兵紀實 中國最早的徒手軍事武術
兵書.武備要略|承接戚繼光《紀效新書》 被清室焚毀的造反禁書
▍豐臣大軍入侵 促成朝鮮軍事改革
自古以來,朝鮮半島便多次遭受外敵入侵,蒙古在十三世紀時的入侵更對朝鮮造成相當嚴重的破壞。在13世紀中期,蒙古帝國勢力日漸衰弱,但朝鮮半島並沒有因此而走向太平。因為接踵而來的,卻是日本鎌倉幕府瓦解帶來的海上威脅。
可是,自李氏王朝在1392年統一朝鮮,便採取「重文輕武」的治國方針,雖則令文化藝術獲得飛躍性的進展,卻也使朝鮮軍事長期積弱。但朝鮮王朝勢想不到,這會為朝鮮帶來另一次危機。
在1592年8月,豐臣秀吉為首的日本軍團對朝鮮半島發動大規模的入侵,在短短數月之內便占領大部份朝鮮半島,包括今天的首爾和平壤。朝鮮節節潰敗,只好向宗主國明朝求救。明朝隨即派兵支援朝鮮。經歷長達6年的抗戰後,朝鮮王朝終於在明朝協助下擊退日軍。
經歷壬辰倭亂後的朝鮮王朝不得不正視荒廢軍事武藝的嚴重問題,馬上蒐集散落各地的武術資料,並參考明代兵書《紀效新書》、《武備志》等,編寫成《武藝圖譜通志》,重新建構朝鮮的軍事結構。
钂鈀亦因此成為朝鮮軍士的常用兵器之一。
▍钂鈀的形制
根據《武備志》記載,钂鈀長七尺六寸(明尺,即全長243.2厘米),重五斤(明斤,即總重約3公斤)。鈀頭為三股鐵刃,柄為木製。柄底粗一寸(即3.2厘米),然後向外伸出漸漸變幼,柄太幼則不夠堅韌,用力打擊時鈀頭可能會因柄曲而觸地。
鈀頭分成中央「正鋒」及兩側「橫股」,兩者長度非常講究,因為若中鋒太長、兩橫太短,則不能架拿對方兵器;若中鋒太短則不可深刺敵人。所以中鋒比橫股突出兩寸,而且兩刃開鋒。
在製法方面,早期钂鈀的「正鋒」「橫股」是以釘子組合而成,因此不時在作戰中脫落。早期的钂鈀便改成「一體鍛成」,使鈀頭變得非常穩固。
▍钂鈀的用法
钂鈀手法與棍法相似,以「正鋒」刺擊,以「橫股」擋格、格拿、掣肘對方兵器為主。
雖然钂鈀長2.4米,但與當時動輒4-5米的長槍相比,它只能算是「短」兵器。加上雙手握持之下,其實钂鈀的攻擊距離只有不過1米多。因此钂鈀在使用時非常講究「距離」及「速進」。
假如對方長槍靈活進擊,礙於長度差距,再高明的鈀手亦只能不斷擋格。假如想貿然進攻,又會很容易被長槍刺擊持鈀手。即使想以鈀擋格,槍手亦只需及時縮回避開,便可再行刺擊。
所以正如《紀效新書》所言,「短兵利在速進,終難接長持久,即為所乘。」。鈀手只能藉擋格瞬間突入,連擊長槍迫使槍手脫手,「一入長兵之內,則惟我短兵縱橫,長兵如赤手同矣」。
除了近戰外,钂鈀亦用於遠程攻擊之中。據《武備志》所述,钂鈀橫股平平,可以用來架設「火箭」(火藥箭矢)而不用另設支架。「鴛鴦陣」中的兩名钂鈀兵會配備30支火箭,在接戰前以火箭射擊敵人,然後才以钂鈀與對手短兵相接。
【包括香港在內,現時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武術愛好者,嘗試重塑大槍技法。他們的不少技法,便是取材自《手臂錄》。點擊圖片,觀看香港八極拳協會盧韋斯師傅的示範】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節」嗎?點擊圖片觀看說明:
你一定好奇的「印度八大兵器」,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