槊|曾於漢末稱霸一時的騎兵利器 為何及至宋朝卻步入沒落?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宋.蘇軾《前赤壁賦》詩云:「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形容意氣風發的樣子。《三國演義》:「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以「奪槊三條」作為戰功之一。到底「槊」所為何物?今天武備志跟大家一說究竟 。

成於漢末的重型騎槍

《說文解字》:「槊,矛也。」《釋名》:「矟,矛長丈八尺曰矟,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殺也。」《通俗文》:「矛長丈八謂之槊。」簡單而言,槊就是發展自漢末的重型騎矛。它是重裝騎兵的常備兵器,發展自一般騎兵矛。

在漢代以後的魏晉時期,出現了實用馬鐙。最早的馬鐙文物,出土於遼寧,估計年代為公元3世紀中旬或4世紀初。馬鐙可以讓騎手雙腳提供穩定有力的支撐,使騎手能更有力、更靈活地施展馬上兵器,尤其可以讓騎手在高速衝擊敵人時,不用擔心被擊中敵人的力量反震自己。在還未發明馬鐙的時候,騎兵只能靠上肢的力量揮動、刺出兵器,而在衝刺時亦不能借助馬匹的衝力。而馬鐙的出現,正正為重型騎兵兵器提供一個良好的契機。

根據典籍記載,對於槊的長度有所定制,騎兵所用的丈八長矛才稱為槊。若按照《釋名》一書成書時代的長度計算,一丈八即等如今日的498.6厘米(一漢丈=277厘米)。槊的造型較為簡潔,它基本是由槊柄及槊首組成,槊首長達50-84厘米,外形活像一柄長劍般。有時在刃的根部,會加上留情結,防止衝鋒時刺穿敵人,無法拔除。

略長的鐵刃可以提高兩刃的殺傷力,而且能增加刺擊的動能。而且由於馬槊多用於重騎兵衝擊,所以對槊柄的強度很高,故多特選優質木材。加上對手同樣人馬皆披重甲,所以對槊首的材質形狀亦有一定要求。除了選用更好的鋼材,槊刃做得狹長修直,後期更出現多棱的破甲椎形矛頭。

三年打造、價值不菲 隋唐使槊猛將如雲

南朝梁簡文帝做《馬槊譜序》:「馬槊為用, 雖非古法,近代相傳,稍以成藝。」槊稱得上「藝」,不單指其使用方法,更在於其製作方法。槊桿不像步矛般以木桿製成,而是取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中間工序繁複,歷時長達三年,並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所以漢唐以來,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誌,或是只有身價不菲的重騎兵才能承擔。但一柄製造成功的槊,集輕、韌、結實於一身, 武將可直接借馬力衝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甚至用刀砍上去,槊桿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槊因此跟西方重型騎槍不同,並不會因衝刺而斷裂,不是一次性的兵器。

敦煌莫高窟保存了一幅南北時期的壁畫《五百強盜成佛圖》,當中便抽繪了騎兵使用馬槊的情況。(圖片擷取自:https://bit.ly/31VG8YG)

敦煌莫高窟保存了一幅南北時期的壁畫《五百強盜成佛圖》,畫中便描繪了西魏時期甲騎的戰鬥場面。畫中的甲騎分執馬槊的中段和尾端,在衝擊過程中斜向下扎刺,表現了南北朝重騎兵使用馬槊衝擊步兵的技法。

隨著東漢末年出現的馬甲具裝日漸普及,厚重的馬鎧給騎兵的坐騎提供良好的防護,遠距離兵器(如弓弩)對騎兵的威脅大減,迫使步兵捨棄其他遠距離兵器,轉以長矛陣列與之對抗。由於這一時期的馬槊地位超然,更令步兵用長矛常常被反過來稱為「步槊」。

在隋末唐初馬槊稱雄的時代,湧現出大量使槊的高手猛將,當中卻不得不提隋末唐初名將——尉遲恭(敬德)。傳說尉遲恭不單使得一手好槊,更擅長避開敵人的馬槊,甚至奪槊還刺。有傳他曾與同為馬槊高手的唐高祖第四子齊王李元吉比試,卻輕易取勝,更數度奪下元吉手中的馬槊。根據史書記載,其他名將如程咬金、秦琼、單雄等都是一等一的使槊高手。

及至宋朝卻步入沒落

再鋒利的槊,也避不過遭時代淘汰。(圖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xnj5V6)

可是威風一時的槊在宋朝左右便慢慢步向衰落。一來因為宋朝失去產馬的產地,難以編成強大的騎兵部隊,槊這種強大的騎士武器,失去使用者。二來馬槊製作成本高昂,不宜作為制式兵器,難以滿足「以步制騎」、步兵為主力的兵器需求。三來重裝騎兵欠缺速度,容易被陣式矛兵攻略,騎兵種類轉趨輕裝,重型兵器無用武之地。

武圖App2

包括香港在內,現時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武術愛好者,嘗試重塑大槍技法。他們的不少技法,便是取材自《手臂錄》。點擊圖片,觀看香港八極拳協會盧韋斯師傅的示範】

+8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節」嗎?點擊圖片觀看說明:

+4

你一定好奇的「印度八大兵器」,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