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舞獅|節慶必備驅邪僻鬼 不止講求下盤曾是武館主要收入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每逢春節,舞龍舞獅是少不了的必備慶祝環節。傳統所說「舞龍舞獅」為泛稱,實指舞龍、北獅、南獅、麒麟、貔貅 。南獅的每個動作都是屬於佻皮活潑,讓人感覺真的有獅王威風;北獅舞法搖頭晃腦,跑起來用腳踢屁股,較為可愛。當中香港以舞南獅較常見,今日我們便談談南獅與武術關係。

▍舞獅的表情步法

舞獅在漢代佛教傳入中國後開始出現,本來不限於新年。其源流為古代農村瘟疫蔓延,人們認為舞獅可以驅邪僻鬼,希望藉鑼鼓之聲勢及獅之威猛驅走病魔。而相傳農曆正月燒爆竹打鑼鼓聲響,可以驅除惡鬼,因此兩種傳統在農曆新年合而為一,以助喜慶。

舞獅分鑼、鼓、鈸、頭和尾五個部份。獅身配合代表牠發聲的鑼、鼓、鈸三種樂器聲響,擺動頭尾,配合腰馬步法,舞獅有采青滾地堂等動作,動作也較靈活輕盈,花樣多,舞者透過步法和控制獅頭來表達喜、怒、哀、樂、動、靜、驚、疑、探等表情。動作如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迎寳、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過山、上樓臺等等。舞法是走起來像要找食物探索走步,要讓人感覺到霸氣,動作也較生動活潑,因此南獅也有「醒獅」之稱。

+2

不同於麒麟有蹄無爪不設上樁動作,獅子因長爪子,舞獅表演會有跳躍上樁動作。據查,早期節慶舞獅仍以「採地青」為主,只有比武才用「梅花樁」對陣。

八十年代開始舞獅表演有以四條支柱為雛形梅花樁,舞者注重腰馬合、獅型配合和威勢,現在普遍見以站高樁和採地青來區分傳統和新派醒獅。新派舞獅着重難度,要求高樁上跳動並保持平衡,對樁功有更高難度,更危卻更具觀賞性;而傳統舞獅重點在練舞者向善,強身健體,不強調危險動作。傳統舞獅着重在地上舞採地青,跟觀眾距離近,要表現出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等表情,重點要顯出獅王威猛與剛勁。

▍舞獅是武館主要收入

南獅種類有兩種:一為佛山獅,此類型創自廣東佛山縣,其外形口大高身,步法闊大;另一種為鶴山獅,此類型創自廣東鶴山縣,其外形較扁身,嘴較長。由於醒獅講求腰馬步法,身體協調平衡,亦可強身健體,練氣練腰,因此順利成章成為各大小武館教授內容,當中尤以佛山獅,由洪拳、蔡李佛、洪佛、龍形等硬橋硬馬的南拳武者所舞。

據學者彭志銘所說,早年不少天台武館學拳不收錢,武館師傅靠籌組自己舞獅班底,於花炮會等盛會表演,作為武館主要收入。到後來才有一些脫離武館系統,專負責慶典或新春賀年表演的舞獅團體出現。傳統武館會要求學員先學功夫才學舞獅,好讓學員先打下堅實馬步,在操控沉重獅身之餘,有足夠下肢力量控制馬步。

+1

醒獅表演流程多數以這幾個步驟為主。首先,鑼鼓聲響,以表示獅子聲音,傳統舞獅者先真人亮相,打一套南拳開拳禮,俗稱「開樁」,現在香港寸金尺土,醒獅亦多於商店開張表演,故多改為名流商賈為獅頭點晴開光而省卻拳禮;然後醒獅開始表演舞步,另一表演者會頭戴「大頭佛」,手執大葵扇引領獅子登場,舞獅者會以南拳步馬,控制獅身,配合大頭佛引領表演,造出「睜眼」、「舔身」等維肖維妙動作。醒獅表演有幾種不同套路,當中以「採青」最常見而派生出不同變化,但離不開起、承、轉、會過程,在「採青」中讓醒獅造出具故事性動作。出獅時,若果遇上不同武館同臺演出或競技,大家同是舞造型相似的南獅,而同源南拳馬步相似,便會出獅旗分辨各獅所屬武館。

【形意拳共分有十二形,不曉得大家能否盡數?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7

八種太極發勁方式,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