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雜談.紮馬|馬步過低只會磨損膝蓋 靜中求動才是紮馬關鍵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傳統武術,尤其是中國武術,特別講求馬步的鍛煉。幾乎每個流派的技術,都是由一個特定的馬步展開。期後受影視作品渲染,許多人都以為必須蹲得愈低、愈久,才能鍛煉出馬步的功夫。但其實過低的馬步,只會為習者帶來損害。而馬步的意義也不在於長短,更重要是身體的力量能夠上下貫穿,讓日後的每招每式,都能發揮出應有的質量。
文章作者:貍奴
【武備志】編輯團隊校對

延伸閱讀

國術雜談.內家拳|勉強放鬆只會更加緊張 鬆緊平衡才是生勁之道

國術雜談.形意拳|崩拳要點並非直來直往 重心運用才是力量所在

如何解釋「力由地起」?

當問及馬步的具體功能時,「力由地起」這個攏統說法,至今依然是常見的答案。廣義來講,它的基本原則固然沒錯,但如何深化演繹卻往往出現偏差。若果簡單認為,只要馬步夠穩,出拳的力量自然會結實。那顯然地是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馬步本身就不是一個穩定的結構。不論是南方的四平馬、拑羊馬,還是內家拳的渾元樁、三體樁等,只要有人往缺少重心腳的方向用力一推,除非雙方事先套好招,否則即便是經驗再老到的師傅,都很容易被推離重心。

相較之下,一般的搏擊架甚至站立步,更容易在外力的推撞下保持平衡。因為它們容許了移動的可能,習者可以透過調整身體,來維持重心。而靜態的馬步,卻只能停留在同一個位置。就算有轉馬的技巧,變動的方式也相當有限。

簡言之,以馬步來追求身架的穩定性,從來都是緣木求魚。而馬步這種固定的鍛煉方式,亦不能直接過渡到互動的搏擊情況。它的真正意涵,應當是跟套路相類似,主要在於提升習者的身體能力,好讓他們之後再透過相應的訓練,完成搏擊練習的轉化。這個過程,筆者認為就是傳統武術常言的「靜中求動」。

高低適宜 勿損膝蓋

所謂「靜中求動」,是指在保持外形固定的同時,習者要明確感受到下肢的力量,能夠傳遞至上半身,如同金字塔般撐起整個人。要做到這點,大腿固然是關鍵之一,但卻不能坐得過低及過久,將所有力量全盤往下沉。

事實上,膝關節及踝關節的生理設計,只能負責力量的傳遞。不可過份受力之餘,亦不能多作扭動。但許多傳統武術習者在坐馬或練習套路時,卻將膝蓋坐得太低,令膝尖超過腳尖,造成勞損。某些人亦會將尾椎坐低於膝蓋,讓膝蓋承受過大壓力。

要真正做到力量上下貫穿,首先就要戒除上述的壞習慣,確保膝尖不過腳尖、尾椎不過膝蓋。如果大腿肌肉未能適應負重,便索性坐高少許,不要為了磨煉大腿肌力,而犠牲整個馬步的工整。

馬步要出功夫,並不一定蹲得愈低愈好。最重要是全身上下能夠連貫配合,做到真正的「腰馬合一」。圖為洪拳宗師林世榮的拳照。(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WMQDaV)

全身配合 上下貫穿

當調校好雙腳的角度後,就要在其他部位逐一功夫。當然,不同類型的馬步,標準自然不一。每個流派和師傅的側重點亦各不相同。但某些基本的原則,筆者認為還是相通的。例如臀部不能外蹶,要往內收斂,使尾椎垂直。腰部同樣要挺直,但不能僵直,要有一種拉伸挺拔的張力。肩胛骨要有夾脊之意,令到肋骨微微張開,卻又未到挺胸的狀態。頭要往上領起,令頸椎與尾椎能夠形成槓桿,將下肢的力量貫穿而上。

當做好上述的要求之後,整個馬步就不再是單純的固定狀態,亦不是一味向下沉。而是有一種向上支撐的動感,彷彿兩腿所負擔的重量,是不斷往上身傳遞。只要自己稍不專注,整個架構好像就會全盤坍塌。這份特殊的感覺,某程上即是所謂的「整勁」。其實整勁並非內家拳的專利,只要力量能夠上下相連,便已經符合整勁的內涵。以下這條由意拳伍智恒師傅示範的站樁片段,雖然其鍛煉內容未必與他人相通,但卻頗為扼要地闡明上述有關馬步的各項要點,值得大家參考:

有了整勁的基礎後,再持續坐馬鍛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習者的身體質素。當然,正如上面所述,馬步終究只是一種靜態鍛煉,跟互動的搏擊練習依然存在極大距離。故此單純有了馬步的整勁並不足夠,還要學習各種發力方式,繼而在搏擊中運用出來。

馬步鍛煉在搏擊方面的好處在於,習者能夠更加熟習身體各處力量的運用。比起直接由發力入手,可以更容易發揮出身體的質量,減少肌力損耗。日後過渡到搏擊訓練時,便能事半功倍。筆者個人認為,這點亦是傳統武術在當下的搏擊運動中,應當深化發展的一項優勢。此處待日後有更確切的感受以後,會跟大家再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