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擂台鬥士倒豎拇指不是挑釁 而是示意這個殘忍指令
最近連登討論區發起了名畫命名比賽,掀起大家關注傳世名畫熱潮。《武備志》編輯團隊亦加入「戰團」,選了數幅與武術文化相關的名畫,二次創作了新名稱賦與新意,未知各位讀者會有其他心水嗎?
1. 二創名稱:夠膽落場打過!
這幅由Jean-Leon Gerome(1824-1904)創作的《Pollice Verso》(1872),現存美國鳳凰城菲尼克斯藝術館。在這畫中,一個羅馬角鬥士(Gladiator)一手執盾,一手握劍,威風凜凜地站在競技場中央,腳下是戰敗者的無力掙扎;前排看臺上的貴族們,已經迫不及待地一致做出了拇指向下的舉動,畫作名稱Pollice Verso的拉丁語原意便是「大拇指向下」。
古羅馬角鬥士主要來源自奴隸、戰俘或逃犯,地位本已低微,而角鬥士多會扮演羅馬帝國曾遇過的敵人,例如追擊角鬥士(Secutor)會使用類似高盧士兵的重裝甲,配以短劍、匕首等。競技場的角鬥中,如果觀眾拇指向下,戰勝者就會把戰敗者殺死,如果觀眾拇指朝上,戰勝者就會饒恕戰敗者。這是一種殘忍刺激的遊戲,僅在羅馬大競技場一個場地,500年裡累計死亡約70萬人。2000年荷里活拍攝了電影《帝國驕雄》,以角鬥士為主角的靈感正是由此而來。
【延伸閱讀】
【三叉戟】由海神波塞冬到魔鬼象徵 古羅馬角鬥中就已使用的武器
2.二創名稱:做我隻兵
這幅由維多利亞時代畫家Edmund Blair Leighton(1852-1922)創作的《The Accolade》(1901),常見譯名為《榮譽》或《冊封儀式》。畫中用刀劍的利刃觸放在受封人的肩膀上,是在典禮上授予有功的騎士、遊俠和武士的一種方式和過程。Edmund Blair Leighton很多作品蜚聲世界,為人們留下了一個鮮活的中世紀,尤其是精美絕倫的騎士題材的作品成為世所公認的精品。
3.二創名稱:葉師傅!入佢中路!
這個街頭打鬥情景節選自明代仇英(1494-1552)本《清明上河圖》。自宋代以後,民間開始流行摔跤,相撲比賽常見於宮廷或外交酬賓宴會作壓軸表演,相撲更成為官民都愛看的競技項目。南宋時更定期匯集全國武林高手,在杭州護國寺南高峰舉行「露台爭交」,為中國最早記載以摔跤為主的武術擂台,亦因此在宋代出現中國第一本論相撲/摔跤的專著,署名調露子著作的《角力記》。在這個仇英版的《清明上河圖》中,繪有兩個壯漢打交互扯頭髮,另一邊亦有講究規矩,在旁圍觀的群眾。
【延伸閱讀】
【Meme】美國隊長「迷因」古代版 《清明上河圖》見庶民武鬥文化
4.二創名稱:開哂!(猜枚)
這個常見於電玩遊戲的浮世繪名畫,是出自江戶時代浮世繪畫家東洲齋寫樂(生卒年不詳)名作《三代目大谷鬼次之江戶兵衛》(三代目大谷鬼次の江戸兵衛)。東洲齋寫樂擅長大首繪人物肖像,這幅畫的主人翁不是武士而是歌舞伎,畫中男子是飾演有暴力行為的男僕人。東洲齋寫樂利用四分之三的畫面,透過人物澎鬆的頭髮、張開的雙手以及眼神、嘴角等神情將其本性表露出來。與早期繪製人物的浮世繪畫家不同,東洲齋寫樂並不將人物的描繪理想化,以符合社會的期待,反而是誇大了面部的特徵。後來在電玩遊戲《街頭霸王》中,相撲手本田的場景便以這浮世繪畫為背景,而本田造型雙手十指大開以示備戰,也是靈感來看這幅名畫。
5.二創名稱:練完拳的更衣室
畫師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用了十五年時間,於1814年完成的名畫《Leónidas en las Termópilas》( 《雷奧尼達在溫泉關》)。畫面人物圍繞雷奧尼達而作各種活動,雷奧尼達是斯巴達國王,於西元前480年,率三百勇士抵抗波斯人的侵略,因捍衛溫泉關而英勇犧牲。
斯巴達是歷史上著名驍勇擅戰的民族,城邦也以軍事化編制從少培育戰士,整個城市可以說以建設軍事強國為目標。「國家至上,軍事第一」,斯巴達小孩自小由雙親撫養,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小孩不愛哭、不挑食、不吵鬧、不怕黑、不怕孤獨的習慣。到7歲起他們會離開所謂「家庭」,接受正式教育到30歲。而在斯巴達征服麥西尼亞人後,就迫令他們成為黑勞士奴隸,這些奴隸負責經濟生產活動,因此斯巴達公民不用從事任何經濟生產,可以專心兵事。
【延伸閱讀】
【三叉戟】由海神波塞冬到魔鬼象徵 古羅馬角鬥中就已使用的武器
重溫李小龍十大經典金句︰【點擊圖片放大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