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射】唐代傳入朝鮮的片箭 反草船借箭 兼具遠射一箭多射能力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武備志曾經介紹過世界各地的弓,有日本和弓、韓國角弓、英國長弓等。今次則分享一種在古代東西方都曾名動一時的另類弓箭輔助工具——筒射、片箭。

筒射後來更成為朝鮮李氏王朝的成名武器——片箭,在韓國電影《弓箭之戰》中便曾亮相。片初男主角正正在即場製作筒射的箭管,以狙擊追兵。

▍筒射的起源:

筒射,在東方又名為「片箭」、「鞭箭」、「邊箭」。在土耳其名為"Majra",在古拜占庭稱為"Solenarion"。簡單來說,它是加上導箭筒(Tong-ah)作輔助,以弓發射短箭的技法。

有說法指出,筒射最初見於隋唐與突厥征戰期間。突厥士兵拾到唐軍射出的弩箭後,卻因為弩箭長度較短,無法單憑普通弓射出。於是突厥人制作出普通箭矢長度的導管,再把弩箭放在其中,讓普通弓箭亦能發射弩箭。但至今並沒有確切證據去支持這種說法。

延伸閱讀︰

和弓|日本獨有的上長下短巨弓 武士「騎射三物」不可或缺

【英格蘭長弓】重挫法國軍隊的弓箭傳說 威力足以穿透金屬板甲

▍西方世界的筒射:

(圖片來自:https://en.wikipedia.org)

在西方世界中,關於「筒射」的記載最早見於公元582 - 602年的拜占庭軍事書"Strategikon of Maurice"。書中提及一種名為"Solenarion"的木製輔助工具,是輕裝步兵的常設配備之一,亦會帶備弓及長短箭矢,並描述為「威力頗強,並以弓射出遠距離箭矢」。從書中的描述來看,它跟「筒射」的功能吻合。

而在後來的軍事書,如"The Problemata of the Emperor Leo VI the Wise"(886–912)、"The Tactica of Leo VI"(895-908)、"Sylloge Tacticorum"(公元十世紀)中,亦不斷提及"Solenarion"並作出補充,如:「與箭頭大小相同的木塊,形狀像蘆葦一樣從中間分開」、「有用於戰爭中,能把短箭矢(書中稱為"mice")射得遠、速度快、箭身短,令對方難以迴避。」

另一方面,或許因為受到突厥人、拜占庭影響的關係,在土耳其傳統弓術中亦有一種跟「筒射」相似的工具,名為"Majra"。它的外形、原理、作用跟「筒射」幾乎一模一樣。至今,Majra 與另一種弓箭輔助工具 Siper 仍在土耳其弓術中流傳。

延伸閱讀︰

【弓箭】德國YouTuber古法製造連射弓 一般人也可六秒發四箭

【弓術】當箭射光以後 弓真的可以當近戰兵器使用嗎?

▍東方世界中的「筒射」:始於大唐,成於金元,傳入朝鮮

東方關於筒射的記載,最早見於宋歐陽修的《新唐書》(1060年)。當中描述唐朝的「武舉制度」時,「其制,有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馬槍、翹關、負重、身材之選。」

又見《新唐書·劉巨容傳》:「浙西突陣將王郢反,攻明州,巨容以筒箭射郢死(877年)。」當中「筒箭」有二說,一說是類似袖箭的暗器,一說是與「筒射」同。到底哪個說法才對呢?

宋人胡三省在《通鑑釋文辯誤》中解釋「筒箭」時,便作出了詳細的描述:

唐制武舉有筒射,今軍中亦有之。筒射之箭長纔尺餘,剖筒之半,長與常弓所用箭等。留二三寸不剖為筈,以傅弦内箭,筒中注箭弦上,筒旁為竅,穿小绳繫于腕,彀弓既發,豁筒向手背,激矢射敵,中者洞貫,所謂筒箭也。
宋胡三省《通鑑釋文辯誤》

若上文屬實的話,則「筒射」在長安二年(702年)前便已流行,甚至成為武舉考試項目之一。而在武舉中考核「暗箭」,似乎亦不甚合理。及後,「筒射」一直沿用,在《武備志》、《籌海圖編》等兵書中亦見到它的身影,或稱「鞭箭」,或稱「邊箭」,及後更傳入古代朝鮮之中,稱為「片箭」。

在1413年的《朝鮮王朝實錄・太祖實錄》中,朝鮮李氏王朝的開國君主便是「片箭」的高手,能夠在射向城上的士兵,七十發皆中面。因此,李氏王朝對「片箭」推祟備至,成為朝鮮軍隊的重要軍備之一。

▍筒射的優點和缺點:

說了這麼久,到底以好好的普通弓箭不用,而要加上箭管來射箭呢?

短箭箭速比一般箭快。(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s://youtu.be/zJELZ0vYvV8)

首先,因為以箭管為引導,筒射能夠發射的箭矢較一般弓箭短,變相重量較輕。換言之,若以同樣磅數的弓來發射的話,短箭的箭速更快,射距更遠,亦更難被敵人發現箭蹤。對於弓騎而言,筒射更能彌補騎弓射程較短的不足。

正如《籌海圖編》所言,弓兵能夠借助長短箭的特性,先以短箭長距離打擊對手,當對方接近後再以長箭應付。亦因為筒射是發射短箭的關係,即使箭矢被敵人拾取,假如沒有箭管的話便無法反射我方。

此外,在弓矢不足的情況下,弓手能夠裁短一般弓矢,以製造更多短箭矢。在《金史》〈強伸傳〉便提及金哀宗末期,金軍死守鄭州之役中,城內守軍器械消耗殆盡,只好「以錢為鏃,得(蒙古)大兵一箭截而為四,以筒、鞭發之」。以「一箭」變成「四箭」,減低箭矢成本。

不過,筒射亦有其不足之處,例如連射速度較一般慢、箭矢威力下降無法射穿裝甲、箭羽損耗快等。還有由於弓箭輕的關係,弓體會承受更多發射時的力量,可能會縮短弓的壽命。而且使用箭管需要一定技巧,不諳者可能令箭矢在發射途中脫離管道,誤傷自己。

參考資料:逸佚居,從筒射到保定箭手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節」嗎?點擊圖片觀看說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