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研究指北段城牆監控人民 推翻主流軍事佈防說
六月份劍橋大學考古學部發表以色列考古學家Gideon Shelach-Lavi研究,文中透過考古研究測量,認為中國萬里長城北段的建築目的,並非為了抵禦外敵,而是用來監視人民的行動。這次研究結果,顛覆過往歷史學成說,認為建於遼、金時代的長城北段,去到明朝均為防禦漠北蒙古騎兵重要軍事設施。
萬里長城的修築分階段完成,總長21,196公里(由甘肅嘉裕關到遼寧丹東虎山),由公元前3世紀統一中國的秦皇朝連接戰國時代北方各國原有的城牆而建成,在北魏、遼和金朝等北方統一的政權,都有鞏固和擴建長城部份。
現在萬里長城成型於明代,為明朝從洪武至萬曆帝二百多年間,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8851.8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完整長城,長城大部份都建於巍峨險峻的地勢,農業文明透過地理位置優勢和城牆的保護,達到有效佈防兵員,利用長城作查探情報、通訊信息、運輸兵力和動員兵力的作用,發揮農業文明步兵對抗胡族騎兵的優勢。
長城提高步兵對抗騎兵能力
按照傳統觀點,由於長城以南農業文明產馬不及漠北,騎兵動員能力南方一直不如北方,那麼面對北方機動力強、體型佔優的騎兵來襲,農業文明主的步兵,除了改良軍事武器對抗外,便是透過長城這制高點來克敵制勝。
在冷兵器年代,單兵狀態下步兵對戰騎兵,單對單下步兵在重量和速度都處於極度劣勢,透過弓箭射程爭取距離優勢,不見得能勝過騎兵機動能力。在漢武帝時代,漢朝騎兵能夠能把匈奴騎兵趕至中亞甚或歐洲,很主力源於漢軍的鐵器兵器比匈奴的青銅兵器有更高強度,武器技術亦以漢軍優勝。
但這種依賴金屬技術明顯差異的優勢,在11-13世紀已大幅收窄,漠北蒙古諸族在透過多年貿易交流學習後,冷兵器鑄造技術亦已大幅進步。
長城能夠發揮農業文明軍事優勢有幾方面,重點是發揮城牆制高點所帶來的情報蒐集和兵器投擲優勢。首先,長城的鞏固度不利漠北騎兵衝刺,讓步兵減少了兩軍重量上的差異。其二,長城高懸的制高點,有效讓城牆衛軍洞察騎兵走勢,亦可以制高射擊或投石,由上以下的攻擊優勢相對敵軍由下而上發射武器命中率為高。最後,長城通過建築佈局來實現集體協同效應,騎兵若不走坡地改走平地,便會遇到長城的烽火台或關城,讓步兵在上能比牆下敵人有更好動員能力,作更多面攻擊。
另外,亦有論者指,長城防衛涉及戍守制度、與附近要塞、城鎮間的通信及物流動員、日常屯戌軍事訓練等,涉及大量科層架構組織,有利孕育更縝密軍事組織,這都有利發揮兵員協同效應,對抗相對缺乏組織的漠北騎兵。
擴展遼金帝國影響力
可是是次研究,考古人員首次完全勘測長達740公里的萬里長城北段後,他們的發現顛覆了過去想法。這段萬里長城通常被稱為「成吉思汗牆」(The Wall of Genghis Khan/在今蒙古國、俄國及內蒙邊境),在11和13世紀間興建。領導這項長達2年研究的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教授Gideon Shelach-Lavi和由以色列、蒙古以及美國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無人機、高解析度衛星影像以及傳統的考古技術,勘測了萬里長城,並找到手工藝品,協助確定年代。
但研究團隊發現,大部份在蒙古的萬里長城北段,高度相對低,而且接近道路,位於平原低地,顯示不具備軍事功能。研究團隊相信,這段北段長城用途,應該是擴展遼和金朝帝國(907-1125)的影響力。
Gideon Shelach-Lavi表示:「在我們的研究之前,大部份人認為萬里長城的目的是阻擋成吉思汗(1162-1227)的軍隊。我們的結論是,這段的功能比較是監視或阻止人民和牲口的行動(編案:遼、金時期北境有很多遊牧民),也許是為了徵稅。」
參考來源:Cambridge Core
延伸閲讀:
【劍擊.網形面罩】18世紀已見雛形 致命悲劇後開始獲得世界重視
【吳殳.手臂錄】兼收大槍、單刀、狼筅 奠定中國三百年兵器武藝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節」嗎?點擊圖片觀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