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MMA教練男子拍片涉嫌非禮 教練該如何避免過份親密接觸
網上熱傳一些截圖,內容為一位自稱「香港混合武術(The MMA of Hong Kong)」教練的男子在訓練時與女學員有過分接觸。在截圖流出後,不少搏擊界人士都認為圖中所謂的招式拆解並不妥當。在此,我們從幾個方面說說認為有問題的地方。
「香港混合武術(The MMA of Hong Kong)」?
雖然專頁已經移除,但熱傳的截圖源於一個香港混合武術(The MMA of Hong Kong)的專頁,而涉事的男士則自稱為該會的教練。
首先在香港,雖然沒有真正官方的翻譯,但MMA (Mixed Martial Arts) 的中文翻譯較常用的為「綜合格鬥」,而這個翻譯已經用了十多年。
當然叫混合武術亦沒有問題,但按於香港的MMA圈工作了十年多的拳賽舉辦人林先生所說,他未曾聽說過這個組織,亦未在業餘或職業MMA比賽中見過這位教練。而嘗試在網上搜尋,也沒有這位教練曾參與相關工作的資料,所以很可能只是名字上用了「MMA」三個英文字母,實際內容則沒有太大關係。
MMA綜合格鬥在這十年內發展急速,成為一個流行趨勢,不但網上視頻極多,也有不少的衍生電影作品。不過雖然MMA綜合格鬥看似沒有規則,但實際上技術相當之繁複,並非學過幾樣的武術就能夠稱自己為MMA系統。而一般只從影視作品認識MMA的人很容易就把MMA技術誤解為隨便近距離扭抱打在一起,而忽略了每個動作都是有攻擊或防守意義。
*延伸閲讀:街頭打架並非MMA
緊抱就是巴西柔術?
事情在周末開始於網上熱傳,先後由幾位搏擊教練和藝人鄧穎芝分別轉貼了該專頁的鏈接及其擺放的影片和照片截圖,並認為該教練的教學方法及拍攝手法極之不妥,有非禮之嫌。事後涉事教練將專頁上的影片及相片移除。但事件已經開始廣泛流傳。
涉事專頁曾在關閉後一度重開,並由教練拍片回應片中參與的只是演員,並非學員,是他僱用來示範技術的。他又指他示範的是「巴西柔術」,所以有相片中那些緊抱的動作。他表示鄧穎芝的指控讓他成為了受害者,並指鄧穎芝並不懂什麼是巴西柔術,該上網看看什麼是巴西柔術再說話。不過該影片很快又再次隨專頁的關閉而被移除。(實際上鄧穎芝曾學習巴西柔術和泰拳)
而在事件發酵後,不少綜合格鬥界及巴西柔術界的教練都表示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人,並在看過網上流傳的相片和影片後都表示當中的技術並非巴西柔術。部份教練認為涉事教練的手和身體擺位都並不合適,也並非如涉事教練般所指的無可避免接觸,質疑這位教練實際的資格。
師資問題
武術與搏擊運動教練沒有一個統一規管,如醫生、律師那樣的資格證明,但不同項目亦各種的認可資格,可以從教練的師承、往績、參與時間,去判定教練的水準。
武術與搏擊運動,尤其是防身術,除了動作本身有一定危險性,因為是教導面對危機時的技術,就更加需要專業的指導和練習。隨便教導他人,不單是對學習者不負責,亦可能令學習者在真正面對危險時作出錯判,從而受傷甚至有生命危險。
按他在2018年1月的照片中看到,他為一跆拳道會的色帶學員,但該會已發聲明表示該教練與該會已經毫無關係。
而如上述,香港的MMA綜合格鬥業界及巴西柔術界多位資深人士都表示不認識涉事教練,令這位教練的師資成疑。
教練該有的避忌
無可否認,有一些搏擊訓練會出現纏抱的動作,如柔道、巴西柔術、摔跤等這種情況更十分常見。但從流傳的照片中看到,涉事教練手放的位置極不合適,而身體亦不自然的貼近女學員。單就照片和流傳的影片來說就惹來很大的非禮疑團。
Fitt Pub MMA/Kickboxing教練伍步暉認為在搏擊運動,尤其MMA及柔道和巴西柔術等擒抱類的運動中有身體接觸是無可避免,當教練的就唯有以專業判斷去適當地處理。
伍教練表示假如只是調整身體姿勢,可以避免接觸就要避免接觸,盡量用口頭指示。若果真的要接觸的話,要先告訴學生,並能夠使用工具像手靶或拳套等就最佳。
如真的需要直接接觸,要先溝通好,並只用手指頭輕碰而非整隻手掌觸碰。另外也要避免太敏感的位置,例如若要更正如何扭腰發力的話,觸碰的位置會是碰肩膀以及盆骨和腰,而非臀部和胸部等並非發力點的部位。
伍教練重申,就算是擒抱技,一些敏感的位置其實也不會被觸碰到,因爲要控制的位置應該是能夠阻止對手發力的部位,如後頸、肩膀和盆骨等。例如抓襟的動作照道理不會接觸到胸脯,而是把手放在鎖骨對上。他會在學員互相對練習前講解技術上實際控制的位置,以技巧角度向學生講解哪些位置該觸碰,哪些不該觸碰。
同學們也該提高警覺哪些位置不該被碰到。如果真的被碰到,可向對手及教練查詢動作是否錯誤。假如查詢後仍未能改變情況,就該直接告訴教練並要求更換練習對手。伍教練表示有時侯因爲學員身高和經驗與練習對手不同而導致不小心的觸碰,因此教練也要根據學生的經驗適當地配對學生。
假如是教授如自衛術和防狼術等團體班,而無可避免會接觸到敏感部位的話,就必須分開男女各一組配搭。但若真的出現男女混合的情況,就需要一些裝備像手靶和多層對摺的厚毛巾等去阻擋,避免敏感部位被直接觸碰。
假如是小班教學而練習中有機會接觸到敏感部位的話,就儘可能有第三者在場,最好是與被接觸者是同樣性別。更好的就是在閉路電視能夠拍攝到的位置練習,讓大家都有個保障。如發現有問題,輕微的話就該立即警惕,嚴重的話就需要要求該學員離開甚至需要報警處理。
學員應有的警覺
伍教練認為學員本身也要盡責任去保護自己,例如注意自己的練習裝束是否合適,若發現到裝束容易惹來不必要的目光就該轉換。另外,學員也需要知道自己的課程該包括什麼樣的動作,確保練習時不會受到不必要的額外觸碰。學員也該保持戒心並用基本知識去判斷和衡量練習情況,假如覺得不妥就必須立即停止練習,而最好就是與認識的朋友一同參與課堂。
伍教練最後表示,在職業賽中雖然經常會看到不少的女職業拳手與男教練對練,但要注意他們已經一同訓練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彼此已經有信心也非常了解對方,在目標一致下就自然少了一點尷尬。
業界聲音
就今次事件,香港職業綜合格鬥賽事主辦單位JUST MMA尊武綜合格鬥CEO歐家文就表示感到痛心和憤怒。
這事件讓人非常憤怒,我們更擔心此事件中的受害女子們。這種不幸事件亦影響了到我們所有運動員和參與者在本土MMA運動中一同辛辛苦苦建立的良好形象。
【資料圖片】
延伸閲讀:
【MMA 規例】綜合格鬥不是無限制格鬥 插眼踢襠外的違規動作
【MMA】McGregor 肩撞並非新技術 多個用途或成未來新寵
【Twister】不是扭扭樂:摔跤常見的降服技 為何在MMA十分罕見
【Pancrase簡史 】25年來從摔角至MMA 開掌打擊成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