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歷史‧身體‧國家》:從理解「和平」看用武文化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一些視為恒常甚至真理的習慣或價值,可能是歷史不斷建構的產物。以個人日常生活所遇為例,我們會以時薪計算工資、學校對學生的作息要求、每個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但有他的公民權利與義務等。這次介紹已故歷史教授黃金麟的身體三部曲之一:《歷史‧身體‧國家》一書,談談書中如何論述近代國民尚武文化的建構,進而探討武力與和平的關係。
《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一書是黃金麟教授發布的第一本歷史著作。本書共分為五章:第一章〈身體與政治〉;第二章〈軍國民、新民與公民的身體—身體的國家化生成〉;第三章〈禮法鬥爭下的中國身體—法權身體的誕生〉;第四章〈鐘點時間與身體〉,以及第五章〈游移的身體與空間的身體建構〉。這本以「身體」為討論中心的著作想 要 回 答 三 個 提問。
其一,我們的身體究竟經歷了什麼樣的歷史變化,才有現今的樣子?其二,這種身體的發展狀態,隱含了麼樣的歷史特定性與危險性?最後, 它能否被當成是一種普遍、永恆的身體模式來看待?以身體的國家化、法權化、時間化、與空間化發展,探討近代以來「身體」的發展,和一些行為、理念是如何建構的。
▍參考傅柯《規訓與懲罰》
黃金麟這書在方法論上明言有參考法國著名學者傅柯於1975年出版的《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傅柯這本書探討在西方歷史中,「暴力」、「法律」、「真理」及「正義」間的權力關係。傅柯在書中提出,指出由古代到現代,統治者在對待違反規犯的囚犯上,由暴力酷刑施加囚犯上,到近代人道主義改革而推行監獄監禁取代身體酷刑,並透過法律條文將治理暴力論述化。傅柯以監獄的誕生及其發展的文化與暴力,揭示出一種特殊權力的技藝發展,其各時代規範的懲罰既是司法正義的,也是權力政治的。我們可以看出,雖然近代刑罰已盡力減少對身體的暴力,使囚犯的苦痛降低,可是「不管是否有苦痛,司法正義仍對身體緊追不捨」(Justice pursues the body beyond all possible pain)。
在黃著第二章中,作者探討了個人身體,由從屬於家庭走向從屬於國家的現象。作者從一些清末民初的刊物對「模範學生」的討論,探討中國如何走上規訓身體的論述。即社會論述、國家及其附屬機構等於何建構我們身體價值判斷。作者主要透過蔡鍔於1902年提倡軍國民運動、梁啟超等人於1902發起的新民討論,以及於1923-29年間的公民教育運動等,來展開他的討論。
例如第二章〈軍國民教育與身體〉中指出,近代軍國民運動、新民與公民運動對身體的要求,大大迴異於傳統儒家修身價值和道家賤武靜柔的主張。例如在軍國民運動中,面對晚清以來中國一連串戰敗國恥,外侮入侵,中國幾乎被瓜分而只是苟且生存的局面,蔡鍔及梁啟超等軍政界和知識分子,不斷主張國民「尚武」為中國解救自身危亡的唯一方法。有異於晚清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強兵不是硬科技的問題,還要求直接訴求於人民身體和精神的改造,最終目的是「全民皆兵」,軍事化國民身體、精神和生活方式。
【點擊圖片觀看資料】
▍民初軍國民教育儲備戰人才
而要達成改造,可通過學校、社會與家庭三方面進行。例如學校教育重視體育活動,舉凡行軍、射擊、劍擊、游泳和登山活動,都依年齡讓學生學習,還要學生學習軍事知識,教育他們服兵役為義務,學習名將傳記等;而社會方面,樹立勇士銅像、紀念國恥節日、獎勵劍擊、柔術、相撲等搏擊活動,透過新聞、藝術和文學等提升人民愛國意識;家庭方面,主張優生學政策,使兒童能在體格和獨立能力上有良好開端。這些由時人提倡的方法,在二十世紀初大部份成為制度化融入了人民生活中,例如1911年成立的中央教育會,即表示體操、拳法、刀法、槍法和游泳等運動,都應成為今後教育重點,亦試圖將學校設定成為尚武愛國的教育場所。
在這裡,宋代以來重文輕武的風氣,因國族生存問題開始扭轉,學武再次得到鼓勵和頌揚,只要是關乎國家存亡和對抗外侮,學武衛國是值得嘉許和鼓勵的。而民國相對太平年代(其實內亂連年,不過外侵卻明顯比晚清少了) ,為了預備外力隨時進逼,在平日更要鼓勵國人習武尚武,準備將來隨時一戰。
當然,作為《武備志》的文章,本文只抽取書中其中涉及用武的維度加以介紹,書中黃金麟還用了其他例證來證明近代化公權力和民間如何互動,建構「身體」。例如以五四運動等為例,大量示威、遊行、請願和演講等,眾多人為國事的聚集,使原本普通的物理空間諸如街頭、廣場、變成為權力角逐的政治空間。黃金麟進一步指出,學生上街頭遊行得到允許又經常受到鎮壓,這種矛盾表明空間轉換與身體行動在近代中國社會中的有限性。(1)
▍瞭解何為和平有助弭平衝突
筆者在大學時代其中一位老師曾講授有關「戰爭與和平」的課題,說及近代以來在研究戰爭史時,更強調研究和平,因為國際間衝突往往發生於大家對和平的層次了解不同(2)。
我們如何定義和平,和平是戰爭尚未爆發狀態?和平含有對暴力使用的批判?和平是指沒有身體暴力?企圖透過非暴力方法解決衝突?老師曾以中國人傳統常說的「太平」作喻,在意識上雖然「太平」是對理想狀態的論述,但卻常隱含亂後之治的意思,透過消滅對方來解決衝突,一統天下。這種和平觀,以目的來將手段合理化,可能反過來滋生攻略取向,不能說是具有積極意義上的和平。(3)
總結而言,一個社會的用武文化自然有其歷史發展所建構,但在探討學武文化時,我們如何理解何謂和平,又會影響我們對用武的理解,這課題值得武者進一步覃思。
參考資料
(1)http://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085-200404040.pdf
(2)、(3)曾瑞龍《經略幽燕:宋遼戰爭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