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徐家傑談古今泰拳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星期四,在九龍區一所尋常的體育館乒乓球室內,數十個學生紛至沓來。場內分群結隊,有練兵器的、泰拳的、拳擊的,熙熙攘攘,然而上下專心一致,靜候場內教練們指示。

這個自1988年三十年以來,逢周二、四晚上舉行的泰拳及拳擊訓練班,訓練出了52個拳擊冠軍。而打造這所香港拳壇傳奇之地,便是曾任香港廉政先鋒及香港拳擊總會主席的徐家傑。

撰文:賴家俊
攝影:梁煒陽

徐家傑(左)與徒孫朱敬聰。(梁煒陽 攝)

徐家傑,又號坤青,是香港泰拳及拳擊界的傳奇人物。曾任回歸前香港廉政公署執行副處長、搏擊運動節目主持人、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得主、泰拳史研究者及講師,更是中國區首個華人先後獲得兩次泰拳界最高榮譽「金環宗師」資格,小編可以說不論是否武術圈人,也一定聽過徐家傑的名號。

知之非艱,行之為艱。
 

受訪者提供圖片。

徐家傑父親是民國精武體育會學生,很早已主張男孩兒要學武。徐自16歲起師從華裔泰拳師黃伍初(阿猜),阿猜回國後師隨宗師方野。然而在退下台前多年來,仍然屢獲泰拳和拳擊界的殊榮,除了他積極推廣泰拳和拳擊外,還有不遺餘力培訓新人。此外,他多年來走遍神州及南亞多地,開拓泰拳文化研究,並回饋學界,將40年研究成果400頁英文教材損獻泰國官方體育總局泰拳學院,筆耕不輟。

泰拳發源地在雲南
現在泰拳其中一個源流說法,是泰拳宗祖為乃克儂東,他在1767年大城王朝滅亡後,於緬甸以戰俘身份,在緬甸皇室所辦的緬甸拳對泰拳的賽事上力壓群雄,而獲緬甸王釋放。

徐家傑如數家珍,分享他多年研究泰拳歷史心得。(梁煒陽 攝)

然而,由於泰國那邊的文獻多年來多亡於兵燹大火,故徐家傑考查其他國家文獻,實地考察,於早年撰《武泰源流考》,認為泰拳應更早源於中國西南一帶少數族的武藝,而打趣說最初傳播可能與求偶有關。

「雖然我未走訪過四川雲南一帶的陡峻山區,但據我對其他少數族的拜訪,雲南傣族等族因為不可同部落通婚,加上附近治安不靖,所以青年憑著一身傳統武藝離開自己住區,翻山越嶺去鄰寨求偶,很多時在其他部落的宗廟前表演武藝,慢慢不同的族間有武術交流。」

當然,中國西南部有不少少數族,這些部族幾千年來曾先後立夜郎(濮人所立)、南詔等國,公元762年乘著大酋混等統一滇西撣泰族群,武風在雄霸西南的南詔遂一時鼎盛。加上國與國之間的戰亂,令到部分人口不斷南移至現今南亞一帶,戰亂過程也讓泰拳去蕪存菁。徐家傑結論表示:「泰拳源於雲南大理,發展在泰國。」

港台節目《功夫傳奇》有關泰拳一集,開首便由徐家傑帶攝制隊往傣族採訪。

泰國地理揉雜各處武術
我們現在所見的泰拳主要是擂台搏擊運動泰拳,但正如《武備志》之前也提及過,泰拳在當地不同地域各有差別,如在東北的Korat,和在南方的Chaiya已有不同風格。徐家傑表示,正由於泰國位於南亞中樞,所以東南西北各地,均吸取了鄰近其他武術特點。

「例如南泰拳Chaiya,你會覺得他的跳躍感的動作很像對岸馬拉一帶的Silat。1767年大城王朝滅於緬甸後,鄭信(編案:祖藉廣東華僑,即達信大帝)再領兵打回暹羅,鄭信攻打緬甸麾下其中一位將領音譯即漢字「滿」,我懷疑他是早年清廷打南明時戰敗,不敢回國的滿族將領後裔,這位「滿」後來官拜南方地區守長,並推動泰拳,讓Chaiya除了有Silat的痕跡外,亦有些滿人摔跤牴角的遺風。」
 

柬埔寨的鬥獅拳也是南亞拳系一大宗,原來也與泰拳有文化關係。

「又例如曾雄霸南亞的吳哥王朝(編按:今柬埔寨),其實曾經分裂為陸真臘和水真臘。北邊近山陸真臘又稱文單,是撣人地區(編按:撣族自稱傣,撣為現在緬族對該族稱呼),其實即是泰國人地區,這些東部山區涉及現在泰東出區一帶,亦即Korat拳地區。」

聽畢徐家傑的分析,讓小編明白為何現在南亞拳系源流時有爭論,因為當地涉及的民族甚為複雜,國與國間的版圖若以當代民族國家的分法來討論,當然難有結論。

元祖泰拳也有地戰
很多人以為南亞只有Silat和鬥獅拳有地戰,徐家傑卻表示古泰拳也有地戰寢技。只是古泰拳(元傣拳)很早便受到軍事泰拳(錚傣)影響,而軍事系統那方面不主張打地戰。

「士兵倒在地上便很危險,敵人可能隨時長矛一插便會讓你斃命!」

軍事泰拳的影響外,元傣拳後來也變成宮廷擂台泰拳(我們現在所說的古泰拳),融入了摔跤,影響了古泰拳未有在地技發展。古泰拳技藝已走向翻飛騰躍、多姿多彩,並且吸納了不少中國武術,例如由元朝時傳入的摔跤等。摔跤在泰國被古泰拳融入,泰拳也轉型成了宮廷武術,成為我們現在見到的古泰拳。博學多聞的徐家傑還表示,電影《安娜與國王》當中女教師的原型人物Anna Harriette Leonowens的個人傳記,便載有她在宮廷中見到古泰拳和摔跤的比試。

而武術是一個演化過程,中間隨著歷史演變而不斷變化。例如現代泰拳走體育競技路線,擂台泰拳也比古代宮廷擂台泰拳更講安全措施,用以保護運動員。

徐家傑(左)其中一位弟子吳秉泰(中)剛奪得WBC拳王金腰帶。(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香港學古泰拳
在香港要學古泰拳,徐家傑表示也可跟段位來一路考上去。在泰國古泰拳最高級別是19級(徐為第18級),他可在香港頒發第12級或以下位階,但因為港人工作繁忙,所以現在他也已將香港這邊的位階簡化為6級,學員先由簡單的招式學起,然後進階學一組組的招式。

總結自己學武心得,徐家傑以「解肢釋體、困智攻心」八字概括。解肢,即是解構對手的招式動作,判斷如何反應;釋體,即釋放自己身體,讓身體自由自在。困智,縛人心智以令對手不能思考;攻心,即破其鬥志,攻其軍心,讓他喪失鬥志。

最後,徐家傑率領學員,為我們講解古今泰拳分別和示範一些泰拳招式。

以下分別向讀者示範古今泰拳步法比較、古今泰拳踢腿方法比較和數個古泰拳招式。

徐家傑泰拳研究,部分可參考這網頁:
http://www.fmta.org.hk/chi/MuayThaiHisto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