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迪】全接觸「麻鷹捉雞仔」 內含擒抱踢技元素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圖片來源:Richard Heathcote/Getty Images

相信大家都知道「麻鷹捉雞仔」是甚麼,甚至都曾經親身玩過。但原來當「麻鷹捉雞仔」成為正式運動時,不單強度非常大,甚至可以包含摔抱踢技。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卡巴迪。
 

簡介

傳說卡巴迪起源自4000多年前,是印度最古老的遊戲之一。在古印度著名梵文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描述了勇士Abhimanyu(班度族Pandava王國繼承人)與敵對陣營俱盧族(Cauravas)之間的戰鬥。他設法滲透了俱盧族的七重防守,但因為不知道出路而死亡。

卡巴迪基本上是一個在平坦和柔軟地面上玩的團隊遊戲,需要高度技術及力量,並結合了摔跤和欖球的特點。據認為,卡巴迪發明是為了發展個人的攻防反應,包括個人對群體攻擊,以及團體對個人攻擊的反應。

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期間,卡巴迪由印度隊作出表演及介紹,使之在國際上首次曝光。1938年,卡巴迪比賽是於加爾各答的印度運動會上初次推出。1950年,全印度卡巴迪聯盟(AIKF)成立並製定了規則。在1979年,卡巴迪被引進日本。1980年,第一屆亞洲卡巴迪錦標賽舉行,印度在決賽中擊敗孟加拉國,成為冠軍。比賽中的其他隊伍分別是尼泊爾,馬來西亞和日本。1982年,卡巴迪成為第九屆亞運會的表演項目。1990年,卡巴迪正式成為北京亞運會的常規比賽項目,當時有七個國家參與這項賽事。

 

卡巴迪的比賽場地
 

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w68Btw

卡巴迪的場地範圍為17-20米乘18-20米的軟蓆平面,比賽區域為長13米闊10米。Mid Line將比賽區域一分為二,每隊各自待在自己的半場中。Baulk Line與Mid Line相距3.75米。「襲擊者」必須在每次進攻中,越過Baulk Line,否則會被判「出局」(Eliminated)。Bonus Line與Baulk Line相距1米。Lobby必須在攻守雙方進行身體對抗時越過才可進入,否則會被判「出局」。

 

比賽方式

卡巴迪的比賽分成上下半場,每節20分鐘(女子賽為15分鐘),中間休息5分鐘。每隊人數為12人,其中7人在場中比賽,其餘5人在後備席中待機。比賽採取輪流攻守制,進攻方每次派1名隊員進入對方半場發動攻擊,是為「襲擊者」(raider),其餘攻方隊員則留在自己半場待機。而守方全隊則在己方半場進行防守。「襲擊者」每次進攻時限為30秒。「襲擊者」在進入對方半場時,必須持續呼喊口號「卡巴迪」(Kabaddi)。進攻者在敵方半場內中斷口號,則會被判「出局」。被判「出局」的隊員將不能在場中作賽,除非「襲擊者」觸碰守方得分或敵隊有成員被判「出局」。任何得分均可令己方「出局」隊員將可返回賽場作賽(Revived)。在比賽時間完結後,按照兩隊攻守所得的分數,分出勝負。

 

得分方法
 

攻方可以如此獲得分數:

當守方有6名或以上隊員在場上時,「襲擊者」必須單腳踏在End Line與Bonus Line 之間,同時另一隻腳在Baulk Line與Mid Line之間凌空,可得1分。
 「襲擊者」以手、腳主動觸碰至少一名守方隊員後,並越過Mid Line或以手觸碰己方場地,可以得分。所得分數為對方被觸碰隊員的數量,而被觸碰的守方隊員將被判「出局」。


守方可以如此獲得分數:

守方成功攔截「襲擊者」或令其出界,讓其無法返回己方場地,則可得分,同時令該「襲擊者」出局。
 當進攻方場中最後一名隊員充當「襲擊者」時被守方攔截,攻方所有隊員都被判「出局」,守方可因"All Out"而獲得額外2分。然後攻方7名隊員可重新入場作賽。

 

所用技巧與武術有何關係? 
 

正如文初所說,卡巴迪結合了摔跤的技術元素,尤其在攔截「襲擊者」時,單腿抱摔、雙腿抱摔、腳踝握、擒抱、各種抓握技術都會出現。而當「襲擊者」倒下後,防守者亦會以各種地面控制技術,防止「襲擊者」反抗回己方場區。

 

圖片來自:Mark Dadswell/Getty Images

此外,在「襲擊者」進攻時,他不限於以手觸碰守方隊員,觸碰式的腳踩及腳踢亦被容許,因此會見到一些卡巴迪玩家在施展踢技。在躲避守方時,「襲擊者」有時更會施展跳躍翻越、受身著地的動作,跟武術的受身有異曲同工之妙。


 

最後由於卡巴迪規例有點複雜,歡迎讀者觀看以下簡介片段,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