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Apple新AirPods或移至越南生產 避中美貿易戰外另有盤算
有傳Apple已開始測試在越南生產新一代AirPods,全因Apple有意加快計劃開展中國以外其他地區的「多元」電子消費器生產線。此舉是為了避開中美貿易戰,因應美國對中國貨品提高入口關稅帶來的生產成本上升及加價壓力而作出的戰略部署;但Apple還可能有更長遠的考慮,其中之一是削減AirPods對中國生產線的依賴?
《日經亞洲評論》(Nikken Asian Review)引述兩名知情人士透露指,Apple主要合約製造商之一、中國公司「GoerTek」在今年夏天將開始在其越南北部的音響工廠測試最新一代AirPods製作工序的彈性(the resilience of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是次試行,將標誌着Apple首次在中國境外生產備受果迷歡迎的自家真無線耳機AirPods。2016年推出以來,AirPods是Apple發展最快的產品,2017年銷量已有2000萬,去年更達到3500萬,佔真無線耳機市場近七成份額。
報導又指,Apple正要求零部件供應商支持GoerTek越南北部廠房的試作生產,即使初期只有少量新AirPods在此投產。「(Apple)要求(零部件)供應商在試產階段保持價格不變;但一旦增加產量,就會重新評估價格,」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又補充:「初期產量是有限的,但如果所有製造工序順利,(Apple)便很容易提升產能。」
Apple的有線耳機EarPods向來在越南生產;AirPods到目前為止卻是由Inventec,Luxshare-ICT和GoerTek等公司在中國生產。故此今次新AirPods於越南試產意義重大。這個部署也因引證了6月到報導,指Apple要求包括GoerTek在內的主要製造商,考慮將其產能15%至30%從中國轉移至東南亞的可能性。
如果新AirPods在越南的生產線試行結果順利,Apple有可能正式轉向大規模生產。競爭對手如Samsung三星、Huawei華為、Sony、Google以及傳統音響品牌如Jabra和Bose都相繼推出真無線耳機。Counterpoint稱預計無線耳機的全球出貨量到2020年會增加至1.29億對,對比2018年的4,800萬對的數字,增長驚人。
無線耳機市場競爭雖然越趨激烈,但「個餅」也越做越大;加上AirPods在真無線耳機市場佔有率已超過六成,強勁增長趨勢令Apple有機會加快開闢多樣化生產線,進一步提升出貨量。
台灣經濟研究院供應鏈分析師Chiu Shih-fang認為,Apple可能採取「中國加一」策略,在中國境外逐漸增加產量,例如將半製成品運到外地組裝,而不會一開始便大減中國產量。蘋果近20年成功賺取巨大利潤,除有賴開發產品的創意,也建基於中國願意提供低成本的廠房、基建、能源和勞動力,可靠地支援着Apple的製造基地。
Apple的中國生產線根基深厚,早於Tim Cook上任行政總裁前建立。考慮到能在短時間內動員數以十萬計的中國技工及組件,Apple短期內很難全面撤出。然而越來越多不明朗因素正影響着Apple等科技或消費性電子產品公司。這些公司正考慮部署在東南亞增設廠房,以削減產品對中國境內生產線的依賴。
國際政治經濟局勢是其一因素。中美貿易戰使北京跟華府關係緊張,特朗普在5月向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加徵25%新關稅,令Apple需要重新評估對中國廠房的依賴。經濟結構因素是其二,中國的低出生率、不斷上升的勞動力成本,也為中國製Apple產品帶來加價壓力。
越南成為不少科技公司所選擇的新興生產基地,全賴其地理位置鄰近中國,供應鏈較完整,方便半製成品的物流。當地現時提供隨時比中國低成本、卻同樣高技能的勞動力。只是有分析指,有跡象顯示越南也面臨勞動力短缺和工資上升等潛在問題;加上特朗普於上月G20峰會威脅對越南加徵關稅,看來又會動搖Apple在內不少公司在當地開闢多元化生產線的信心。
Apple計劃在2019年底發布具防水功能的AirPods 3,前兩代AirPods不具備專利的防水或防塵功能,是一大躍進。2019年3月,Apple推出了由H1晶片驅動的AirPods 2,用家不用再叫「喂Siri」來啟用耳機。4月時,著名Apple分析師郭明錤引用「4Q19 – 1Q20」時間表,指出Apple計劃最早於2019年第四季推出兩款全新型號的AirPods。
其中一款是現有型號的更新版,價格可望維持於159美元(Lightning版,約港幣1,240元)和199美元(無線版,約港幣1,552元)的水位。而另一款將具有全新外形和尺寸,也會以更高定價發售。現時觀望,此兩款新機型的部份批貨可能在越南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