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2017】《鐵拐俠盜》60’s香港小說奇俠強勢回歸

撰文:鍾世傑
出版:更新:

《鐵拐俠盜》呂偉良,一個60年代相當出名的香港原創小說角色,他曾是《武俠世界》週刊台柱,單行本寫了170本,更拍過電視劇!作者馬雲(本名李世輝)的兒子正是港漫讀者對他又愛又恨的李中興,因有投資者希望年輕時迷過的英雄人物重現江湖,故出錢搞reboot,明言兒時最討厭看字只看公仔書的阿興,應爸爸要求協力構思新故事、搞宣傳,人到中年才第一次認真看老爸的代表作,感受到其重量。

《新著 鐵拐俠盜》插畫(戴慶賢繪)
《鐵拐俠盜》新舊版合照。(鍾世傑攝)

電台廣播劇、報紙連載是通俗武打小說,是60年代香港市民一大娛樂。

當年的小說作者為搵食都寫得很快,《鐵拐俠盜》在《武俠世界》一星期寫畢一個單元,單行本在69年賣$2.5,寫了170多本。

後來佳視跟無線同時招手拍劇集,當年如果選了TVB,《鐵拐俠盜》會否紅到今時今日?

2017年版《鐵拐俠盜》故事創作  李中興

李中興認為《鐵》原版另一特色是馬雲的優秀描述力,故事常會飛到不同國家冒險,讀書認為他寫出了各地風土人情,有如去了旅行,多了一重趣味。(鍾世傑 攝)

港產007+夜魔俠?
馬雲1950年左右來港定居,因不通英語學業不理想,遇然投稿《麗的呼聲日報》被取用,當時稿費只有1元,但滿足感無敵,後被主編賞識介紹入報社,閒時創作廣播劇及偵探小說,後長期為羅斌先生主編的《武俠世界》雜誌供稿,代表作正是《鐵拐俠盜》,主角呂偉良是名私家偵探,右腳不良於行,但另一方面卻擁有一身武功,加上機智急才抗敵。當年流行《007》電影,呂偉良的拐杖也像占士邦的道具暗藏高科技功能,更有點像《夜魔俠》那支神奇盲人杆Billy Club,而李中興也認為《鐵》的武打寫得好:

「他打鬥場面寫得生動,看文字已經想像到打鬥時的連續動作,當時的確有人問他是否有武打底子、為何不寫武俠,他自少多病,真的拜黃飛鴻徒孫朱愚齋學武健身,但他就認為自己會寫打鬥,但不擅處理江湖武林等題材,所以一直不試。」

《鐵拐俠盜》深受《武俠世界》讀者喜愛,每星期要寫一個單元,不久後就會印製單行本再發售,馬雲更成功要求總編羅斌先生加稿費一倍。後無線和佳視上門要求改篇拍劇,馬雲最後選了佳視,但因擋期問題,找不到當時的人氣花旦米雪擔演,最終並不算成功,後佳視更倒閉了,無法令《鐵拐俠盜》更加入屋,相當可惜。

跟《鐵拐俠盜》有關的60年代書刊(點圖放大)

+1
戴慶賢負責製作封面,人設,插畫以及角色設計。(鍾世傑 攝)

創作團隊力阻李中興「玩太得狼」
插畫方面由戴慶賢先生負責,他在99年開始加入天下,負責多本雜誌的封面稿,自己也出過個人作品。他95年已開始用電腦做稿,風格有異於大部份港漫畫家,別樹一格。戴慶賢說舊版《鐵拐俠盜》的封面彩稿在當年來說很精彩,但他認為新版要吸納新讀者,建立一個角色IP去發展其他跨媒體創作,所以不能刻意模仿舊書風格。畫風決定了,但負責故事的是李中興,大家都知他主理的武打漫畫真是甚麼橋段也敢玩,那故事會否又走回港式打書套路?戴慶賢說:

「李中興曾經想到好誇張,鐵拐俠盜前世是鐵拐李,要在歐洲諸神手上救出一班中國神明,但作者阿生和我都認為太神化、太港漫,最終沒有全數被採用,最後的橋段會寫實一點。」

此時李中興就自爆,其實再早一個草案,拿爸爸筆名來玩,故事中出現馬雲(阿里巴巴那個),還有Steve Jobs出場……喂,其實寫出來可能很好玩呢,為何放棄呀!個人感想,現在美國漫畫大部份都是reboot 60年代創作的老漫畫,但因為幾十年來不斷有新血負責改寫,內容都追得上時代,但香港方面的reboot從是零零散散,所以記者相當感興趣,李中興等人能夠成功將歷史超過50年的小說角色重新包裝,搞出些名堂嗎!本文動筆原意也是希望多一點人認識這個小說角色,也算做個紀錄。比較擔心定位問題,究竟想賣給年輕人還是舊讀者?單靠一本書很難帶動舊角色,有沒有其他單位想搞遊戲、動畫、漫畫呢?

《新著 鐵拐俠盜》原價$168(書展期間八折) 香港書展青雲工作室攤位:1C-A35

+8
邱福龍為《新著 鐵拐俠盜》繪畫的紀念畫板,將刊載於書刊序言上。
《新著 鐵拐俠盜》原價$168(書展期間八折) 香港書展青雲工作室攤位:1C-A35